第4章 运输机(5 / 10)
wc-130专业军事气象型加装了整合式气象侦察系统、红外线海面温度测量系统等各种气象装备,包括wc-130a、wc-130b、wc-130e、wc-130h等机型,分别由相应的c-130基础型改进而来,是西方使用最广泛的专业军事气象飞机。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为了瘫痪越南共产党在“胡志明小道”的行动,决定对其实施人工增雨,行动代号“popeye”。为了掌握中南半岛的大气环境状态,美军从1966年就在泰国进行测试。到了1967年3月,3架wc-130a轮番对“胡志明小道”实施人工增雨,使该区域经常发生暴雨、山洪暴发等灾难,导致桥梁、堤坝被毁坏。新加盟的wc-130j预计服役到2030年,而wc-130j机队也被称为“飓风猎人”部队。
mc-130是特种作战型飞机,又称“战斗爪”。mc-130装有能进行夜视、地形跟踪、空中受油、电子干扰、人员回收、红外探测、电子对抗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装备,并可将特种部队秘密运到敌人后方。美国空军使用mc-130在世界各处执行特种部队渗透撤离、特种作战支援、空中侦察、地空救援等秘密行动,埃及、德国和日本等国特种作战部队也配有该机。
ac-130是在越南战争早期为了快速集中火力攻击小目标而改造的武装攻击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武装运输机,绰号“幽灵”。与其他攻击机相比,ac-130无疑是一只巨型“空中杀手”。ac-130尤其适用于在夜间进攻来支援隔离地区防御所,型号包括ac-130a、ac-130h、ac-130u等,主要是加装了机枪、航炮、激光目标指示器、红外目标探测系统、搜索灯等攻击性武器和目标探测火控系统。运输机由于体型较大,很容易受到防空火力的毁伤,但在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ac-130对机场的要求比轰炸机低,火力又远高于攻击机,作战效率非常高。
1968~1969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由于越南多数城市防空火力薄弱,原本生存能力较差的ac-130并未遭到严重攻击,反而给北越军队造成了很大损伤,摧毁了超过1万辆各种车型。在1983年10月美国占领格林纳达期间、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的行动、1991年海湾战争、1993年索马里战争和波黑战争中,ac-130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0月15日晚,美国两架ac-130利用侧向设计火炮打击了塔利班在坎大哈的一个司令部,为美国地面部队作战行动吹响了前奏。
hc-130是由c-130改进而来的空中搜索救援型。其中较为先进的是hc-130h,该机配有多种救援用具,如救生筏和氢气球。用于水上救援时,氢气球充气浮在空中,下吊一条152米长的绳索,当hc-130接近气球后,折叠在机身下的2个4.42米长尖齿向前伸出,构成v形钳,夹住绳索,将绳索另一端的人员或武器拖出水面,然后气球脱开,救援对象被绞车提升入飞机。这个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单次回收重量高达227千克。除了日常救援,hc-130还用于航天方面。它的机身上方是一个大型球面观察窗,里面装有与“双子座”航天飞机共同使用的重返大气层库克电动跟踪系统。4架美国空军的hc-130h还被改装为jhc-130h型,用于回收宇航用密闭小舱。
信息战型
ec-130是一种高度机密的信息战飞机。该机机身各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天线,有的长达数百米,在冷战期间主要在柏林走廊实施监听。其中,美国海军使用的ec-130g装有甚低频无线电,可向航行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通信服务。美国空军的ec-130e绰号“突击队独奏曲”,能使用“铆钉骑士”系统以任何频率进行语音广播或电视直播,从而对敌实施进行强大的心理战。如果说干扰军事通信是作战行为,那么使用正常广播的频率则是一种合法行为,曾使数百万敌军主动放下武器,因此,ec-130e又被称为“大规模说服性武器”。
ec-130中最著名的型号是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以后发展的ec-130h,其机尾处庞大的天线阵可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压制敌方指挥控制系统、导航设备及无线电通信。在1989年的巴拿马战争中,ec-130h破坏了巴拿马国民警卫队指挥官的通信,使其无法集中机动兵力实施有效进攻;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ec-130h的压制大大削弱了伊拉克巴格达总部与科威特前线部队之间的通信能力,使伊军司令部向野战部队下达的大量命令不得不依靠人力传递;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后来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中,ec-130h也有效地破坏了敌方的指挥通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ec-130h的完美表现,美军对其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甚至可以随时打断敌方通信。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ec-130h带着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破译专家来到伊拉克上空,不仅有效压制了伊拉克的通信,而且获得了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在战争最初6个月,ec-130h便飞行了220架次,累计飞行2000多个小时,总计对伊军各种无线电信号进行了6000次干扰。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军都保证至少一架ec-130h在空中执勤。
长寿机
c-130家族不仅“多子多孙”,而且服役期长,是运输机家族的“大寿星”。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012年5月24日报道,美国空军刚刚退役了最后一架c-130e型运输机,其将在博物馆展出。在最近几年退役的c-130e中,很多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加入部队,服役超过45年,飞行超过30000小时,至少经历了6次翻新,而加拿大的几架c-130e飞行已经超过了50000小时。c-130的性能优异和经久耐用可见一斑。
更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由c-130h改进而来的南极考察探险专用型lc-130r飞机上。1971年12月,一架在南极洲麦克默多基地服役了12年之久的lc-130r在起飞时螺旋桨脱落,击中发动机和机身,飞机迫降,10名机组人员在3天后被成功营救,但这架lc-130r被遗弃在南极,埋藏在冰雪之中。17年后,也就是1989年,美国科学基金会需要一架lc-130r,制造新机的成本为3000万美元,富有想象力的飞机制造商发现修复当年那架南极洲的弃机只需要1000万美元,于是一个特别小组赶到南极,将这架lc-130r挖出。经过简单修整之后,它居然奇迹般地飞了起来,最终,该机回到美国,2002年2月被完全修复。
总而言之,c-130的“百变长寿”打败了同吨位的各种运输机,使得以军事装备先进而著称的美国到今天依旧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而不是研发替换机型取而代之,这棵运输机家族的“不老松”注定成为运输界的传奇而续写辉煌。
4.8 c-5“银河”:谱写斋月传奇
1960年时,美国空军使用的主要运输机要么已接近寿命尾声,要么机舱宽度有限,无法携带大体积重型武器装备,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大型战略运输机,由此诞生了美国空军现役最大的运输机c-5,绰号“银河”,意为像银河一样在空中“恒久永远”地飞行。
巨量载重
1964年3月,美国空军正式发出设计新型战略运输机的设计需求,包括货舱宽度5.3米,前后直通,可执行空投任务,可载重50吨飞行9900千米或载重100吨飞行4860千米,最大载重时起飞距离不超过2424米,空机起飞距离不超过1212米。1965年9月,原洛克希德公司战胜了波音、道格拉斯公司,赢得了生产合约。c-5于1968年6月首次试飞,1970年6月开始交付。
c-5长75.3米,高19.8米,翼展64.9米,相当于6层楼的高度,3节火车车厢的长度。该机空重170吨,仅油漆就用了1.2吨。机翼下方吊挂4台长达8米的涡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重达3.5吨,进气口直径超过2.6米,每分钟吐下约38吨的空气,输出功率相当于800辆普通汽车或12个火车头。c-5共有12个机翼内置油箱,总燃油量近20万升,接近一架c-130的最大载重,可以装满6.5个美国常规铁路油槽车。满载的c-5可飞行4000千米,几乎可以从美国东海岸直接飞到西海岸。
c-5主货舱长36.9米,宽5.7米,高4.1米,容积985立方米,载重高达120吨,几乎可以装载美军的全部战斗装备,包括坦克、导弹及发射装置、架桥设备等大重量大尺寸设备,如2辆m1坦克,或16辆0.8吨载重卡车,或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或1枚“潘兴”导弹及发射车辆,或重达74吨的移动栈桥,或36个标准集装货盘(2.24米x2.67米);如果用于运兵,c-5可容纳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虽然c-5身躯庞大,但它的行动却颇为灵活。它满载时可在2300米的距离内起飞,在1493米的距离内降落。起落架机轮共有28个,可以有效分散机身的重力,使飞机能在战地土跑道上起降,极大提高了其战场适用性。此外,c-5前起落架可向后收起,使飞机向前“下跪”,从而使货舱的地板与汽车高度相当;除了尾部的货桥式舱门,驾驶舱下面的机头罩还能向上打开,成为可装卸货物的前货舱门,使货仓头尾直通;地板上装有大量小滚棒,重型货物可在上面进行推动,这些都大大方便了货物装卸。
c-5先后共生产了100余架,全部用于军事领域,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空中机动能力。1997年的研究表明,使用25年的c-5机身仍有80%的寿命,因此,美军计划将c-5都改进为更加现代化、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的c-5m“超级银河”运输机,计划使用到2040年。首架c-5m已于2002年12月试飞上天。可以预见,巨大的c-5m必将在未来如“银河”般继续闪耀。
空运补给战
1973年10月正值伊斯兰教中重要的“斋戒月”,而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引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阿以斋月战争”。
战争伊始,受到双线夹击的以色列损失惨重,而欧洲国家拒绝对其进行援助,以色列不得不求救于美国。那时,危在旦夕的以色列完全无法接受海上运输的速度,而美国的后勤基地也没有通往以色列的公路和铁路,空运成为唯一的选择,行动代号“镍草”。1973年10月13日,尼克松总统下达命令后9小时,第一架载有87.7吨物资的c-5运输机已整装待发,准备飞往以色列。当时,美国的运输机还缺乏空中加油装备,因此必须找到一个中途可降落加油的机场。欧洲国家大多担心阿拉伯国家的抵制而拒绝提供机场,甚至不允许美国运输机飞越他们的领空,最后,只有葡萄牙同意提供拉日什机场作为美国运输机的前进基地。
接下来,c-5等美国运输机飞行了567个架次,沿着敌方阿拉伯国家和拒绝其使用领空的欧洲国家之间的狭窄航线,在美军第六舰队与以色列的战斗机共同护航下,向以色列运送了2.2万吨装备和物资。在10月24日战争双方停火前,美国支援的所有装备都来自空运。这些装备到达后立接卸载至排队等候的卡车上,然后运往以色列各地。许多最急需的装备(如反坦克武器、火炮弹药、坦克等)抵达机场后的几个小时内就投入了战斗。“镍草”行动迅速补充了以色列的初期损失,使以色列起死回生,被评价为“救了以色列一命的行动”。
在此期间,c-5出动架次仅为总量的1/4,但运输重量却占到50%,有29架次运送的是以色列最需要的m-60和m-48坦克,此外还空运了陆军155毫米榴弹炮、ch-53直升机等大型装备。虽然c-5才交付3年,但在首个测试场上却交出了圆满的答卷。
其实,就在c-5夜以继日地奔波时,苏联也对阿拉伯联军进行了空运补给,而且空运行动比美国还要早5天开始。尽管拥有时间优势,而且美国运输机的飞行距离是苏联的4倍,但美国的空运效率却完胜苏联。美国的c-5共飞行145架次,平均每架次运送74吨物资,总计超过1万吨;而苏联运输机共飞行了935个架次,但只运送了1.5万吨物资,平均每架次仅有16吨。除了运输机本身的性能差距,苏联的运输计划也过于原始,很多装备到达后需要重新组装,阿拉伯国家的卸载也不够高效,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军援效果。
最终,以色列赢得了战争,但美国的“镍草”行动严重激怒了阿拉伯国家,他们联合对美国实行了石油禁运,造成美国油价暴涨,导致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
搭档c-141“运输星”:搭建美军全球空运体系
c-141“运输星”是原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大型远程军用运输机,1964开始服役,是美军全球空运体系重要的一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空军主要由c-5执行洲际间远程战略空运,然后由c-141运到战场的后方基地,最后由c-130运到前线。 ↑返回顶部↑
mc-130是特种作战型飞机,又称“战斗爪”。mc-130装有能进行夜视、地形跟踪、空中受油、电子干扰、人员回收、红外探测、电子对抗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装备,并可将特种部队秘密运到敌人后方。美国空军使用mc-130在世界各处执行特种部队渗透撤离、特种作战支援、空中侦察、地空救援等秘密行动,埃及、德国和日本等国特种作战部队也配有该机。
ac-130是在越南战争早期为了快速集中火力攻击小目标而改造的武装攻击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武装运输机,绰号“幽灵”。与其他攻击机相比,ac-130无疑是一只巨型“空中杀手”。ac-130尤其适用于在夜间进攻来支援隔离地区防御所,型号包括ac-130a、ac-130h、ac-130u等,主要是加装了机枪、航炮、激光目标指示器、红外目标探测系统、搜索灯等攻击性武器和目标探测火控系统。运输机由于体型较大,很容易受到防空火力的毁伤,但在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ac-130对机场的要求比轰炸机低,火力又远高于攻击机,作战效率非常高。
1968~1969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由于越南多数城市防空火力薄弱,原本生存能力较差的ac-130并未遭到严重攻击,反而给北越军队造成了很大损伤,摧毁了超过1万辆各种车型。在1983年10月美国占领格林纳达期间、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的行动、1991年海湾战争、1993年索马里战争和波黑战争中,ac-130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0月15日晚,美国两架ac-130利用侧向设计火炮打击了塔利班在坎大哈的一个司令部,为美国地面部队作战行动吹响了前奏。
hc-130是由c-130改进而来的空中搜索救援型。其中较为先进的是hc-130h,该机配有多种救援用具,如救生筏和氢气球。用于水上救援时,氢气球充气浮在空中,下吊一条152米长的绳索,当hc-130接近气球后,折叠在机身下的2个4.42米长尖齿向前伸出,构成v形钳,夹住绳索,将绳索另一端的人员或武器拖出水面,然后气球脱开,救援对象被绞车提升入飞机。这个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单次回收重量高达227千克。除了日常救援,hc-130还用于航天方面。它的机身上方是一个大型球面观察窗,里面装有与“双子座”航天飞机共同使用的重返大气层库克电动跟踪系统。4架美国空军的hc-130h还被改装为jhc-130h型,用于回收宇航用密闭小舱。
信息战型
ec-130是一种高度机密的信息战飞机。该机机身各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天线,有的长达数百米,在冷战期间主要在柏林走廊实施监听。其中,美国海军使用的ec-130g装有甚低频无线电,可向航行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通信服务。美国空军的ec-130e绰号“突击队独奏曲”,能使用“铆钉骑士”系统以任何频率进行语音广播或电视直播,从而对敌实施进行强大的心理战。如果说干扰军事通信是作战行为,那么使用正常广播的频率则是一种合法行为,曾使数百万敌军主动放下武器,因此,ec-130e又被称为“大规模说服性武器”。
ec-130中最著名的型号是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以后发展的ec-130h,其机尾处庞大的天线阵可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压制敌方指挥控制系统、导航设备及无线电通信。在1989年的巴拿马战争中,ec-130h破坏了巴拿马国民警卫队指挥官的通信,使其无法集中机动兵力实施有效进攻;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ec-130h的压制大大削弱了伊拉克巴格达总部与科威特前线部队之间的通信能力,使伊军司令部向野战部队下达的大量命令不得不依靠人力传递;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后来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中,ec-130h也有效地破坏了敌方的指挥通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ec-130h的完美表现,美军对其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甚至可以随时打断敌方通信。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ec-130h带着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破译专家来到伊拉克上空,不仅有效压制了伊拉克的通信,而且获得了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在战争最初6个月,ec-130h便飞行了220架次,累计飞行2000多个小时,总计对伊军各种无线电信号进行了6000次干扰。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军都保证至少一架ec-130h在空中执勤。
长寿机
c-130家族不仅“多子多孙”,而且服役期长,是运输机家族的“大寿星”。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012年5月24日报道,美国空军刚刚退役了最后一架c-130e型运输机,其将在博物馆展出。在最近几年退役的c-130e中,很多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加入部队,服役超过45年,飞行超过30000小时,至少经历了6次翻新,而加拿大的几架c-130e飞行已经超过了50000小时。c-130的性能优异和经久耐用可见一斑。
更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由c-130h改进而来的南极考察探险专用型lc-130r飞机上。1971年12月,一架在南极洲麦克默多基地服役了12年之久的lc-130r在起飞时螺旋桨脱落,击中发动机和机身,飞机迫降,10名机组人员在3天后被成功营救,但这架lc-130r被遗弃在南极,埋藏在冰雪之中。17年后,也就是1989年,美国科学基金会需要一架lc-130r,制造新机的成本为3000万美元,富有想象力的飞机制造商发现修复当年那架南极洲的弃机只需要1000万美元,于是一个特别小组赶到南极,将这架lc-130r挖出。经过简单修整之后,它居然奇迹般地飞了起来,最终,该机回到美国,2002年2月被完全修复。
总而言之,c-130的“百变长寿”打败了同吨位的各种运输机,使得以军事装备先进而著称的美国到今天依旧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而不是研发替换机型取而代之,这棵运输机家族的“不老松”注定成为运输界的传奇而续写辉煌。
4.8 c-5“银河”:谱写斋月传奇
1960年时,美国空军使用的主要运输机要么已接近寿命尾声,要么机舱宽度有限,无法携带大体积重型武器装备,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大型战略运输机,由此诞生了美国空军现役最大的运输机c-5,绰号“银河”,意为像银河一样在空中“恒久永远”地飞行。
巨量载重
1964年3月,美国空军正式发出设计新型战略运输机的设计需求,包括货舱宽度5.3米,前后直通,可执行空投任务,可载重50吨飞行9900千米或载重100吨飞行4860千米,最大载重时起飞距离不超过2424米,空机起飞距离不超过1212米。1965年9月,原洛克希德公司战胜了波音、道格拉斯公司,赢得了生产合约。c-5于1968年6月首次试飞,1970年6月开始交付。
c-5长75.3米,高19.8米,翼展64.9米,相当于6层楼的高度,3节火车车厢的长度。该机空重170吨,仅油漆就用了1.2吨。机翼下方吊挂4台长达8米的涡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重达3.5吨,进气口直径超过2.6米,每分钟吐下约38吨的空气,输出功率相当于800辆普通汽车或12个火车头。c-5共有12个机翼内置油箱,总燃油量近20万升,接近一架c-130的最大载重,可以装满6.5个美国常规铁路油槽车。满载的c-5可飞行4000千米,几乎可以从美国东海岸直接飞到西海岸。
c-5主货舱长36.9米,宽5.7米,高4.1米,容积985立方米,载重高达120吨,几乎可以装载美军的全部战斗装备,包括坦克、导弹及发射装置、架桥设备等大重量大尺寸设备,如2辆m1坦克,或16辆0.8吨载重卡车,或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或1枚“潘兴”导弹及发射车辆,或重达74吨的移动栈桥,或36个标准集装货盘(2.24米x2.67米);如果用于运兵,c-5可容纳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虽然c-5身躯庞大,但它的行动却颇为灵活。它满载时可在2300米的距离内起飞,在1493米的距离内降落。起落架机轮共有28个,可以有效分散机身的重力,使飞机能在战地土跑道上起降,极大提高了其战场适用性。此外,c-5前起落架可向后收起,使飞机向前“下跪”,从而使货舱的地板与汽车高度相当;除了尾部的货桥式舱门,驾驶舱下面的机头罩还能向上打开,成为可装卸货物的前货舱门,使货仓头尾直通;地板上装有大量小滚棒,重型货物可在上面进行推动,这些都大大方便了货物装卸。
c-5先后共生产了100余架,全部用于军事领域,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空中机动能力。1997年的研究表明,使用25年的c-5机身仍有80%的寿命,因此,美军计划将c-5都改进为更加现代化、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的c-5m“超级银河”运输机,计划使用到2040年。首架c-5m已于2002年12月试飞上天。可以预见,巨大的c-5m必将在未来如“银河”般继续闪耀。
空运补给战
1973年10月正值伊斯兰教中重要的“斋戒月”,而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引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阿以斋月战争”。
战争伊始,受到双线夹击的以色列损失惨重,而欧洲国家拒绝对其进行援助,以色列不得不求救于美国。那时,危在旦夕的以色列完全无法接受海上运输的速度,而美国的后勤基地也没有通往以色列的公路和铁路,空运成为唯一的选择,行动代号“镍草”。1973年10月13日,尼克松总统下达命令后9小时,第一架载有87.7吨物资的c-5运输机已整装待发,准备飞往以色列。当时,美国的运输机还缺乏空中加油装备,因此必须找到一个中途可降落加油的机场。欧洲国家大多担心阿拉伯国家的抵制而拒绝提供机场,甚至不允许美国运输机飞越他们的领空,最后,只有葡萄牙同意提供拉日什机场作为美国运输机的前进基地。
接下来,c-5等美国运输机飞行了567个架次,沿着敌方阿拉伯国家和拒绝其使用领空的欧洲国家之间的狭窄航线,在美军第六舰队与以色列的战斗机共同护航下,向以色列运送了2.2万吨装备和物资。在10月24日战争双方停火前,美国支援的所有装备都来自空运。这些装备到达后立接卸载至排队等候的卡车上,然后运往以色列各地。许多最急需的装备(如反坦克武器、火炮弹药、坦克等)抵达机场后的几个小时内就投入了战斗。“镍草”行动迅速补充了以色列的初期损失,使以色列起死回生,被评价为“救了以色列一命的行动”。
在此期间,c-5出动架次仅为总量的1/4,但运输重量却占到50%,有29架次运送的是以色列最需要的m-60和m-48坦克,此外还空运了陆军155毫米榴弹炮、ch-53直升机等大型装备。虽然c-5才交付3年,但在首个测试场上却交出了圆满的答卷。
其实,就在c-5夜以继日地奔波时,苏联也对阿拉伯联军进行了空运补给,而且空运行动比美国还要早5天开始。尽管拥有时间优势,而且美国运输机的飞行距离是苏联的4倍,但美国的空运效率却完胜苏联。美国的c-5共飞行145架次,平均每架次运送74吨物资,总计超过1万吨;而苏联运输机共飞行了935个架次,但只运送了1.5万吨物资,平均每架次仅有16吨。除了运输机本身的性能差距,苏联的运输计划也过于原始,很多装备到达后需要重新组装,阿拉伯国家的卸载也不够高效,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军援效果。
最终,以色列赢得了战争,但美国的“镍草”行动严重激怒了阿拉伯国家,他们联合对美国实行了石油禁运,造成美国油价暴涨,导致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
搭档c-141“运输星”:搭建美军全球空运体系
c-141“运输星”是原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大型远程军用运输机,1964开始服役,是美军全球空运体系重要的一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空军主要由c-5执行洲际间远程战略空运,然后由c-141运到战场的后方基地,最后由c-130运到前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