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轰炸机(1 / 9)
2.1 “伊里亚穆罗梅茨”:“长翅膀的魔鬼”
提起轰炸机,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天空中黑压压的机群呼啸而过,地面上惊悚的路人在刺耳的警报声中仓皇而逃,倾泻如雨的炸弹引发出串串火球,车辆、房屋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确,轰炸机可谓是“长翅膀的魔鬼”。它没有侦察机的高端神秘,没有歼击机的轻盈灵巧,也没有运输机的温和实用,有的只是惊人的破坏力,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雷霆万钧和惊恐疮痍。然而,它却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空军率先发展的王牌杀手锏。
早期空中投弹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人们还没来得及将其用于日常生活,战争便以更快的速度将这种新生事物的潜能挖掘出来。
飞机首先在侦察方面施展出军用价值。相比传统的骑兵巡逻队和游击人员,飞机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敌军数量、方向、建筑工事等重要情报。看到敌方的人员和车辆就在自己脚下,空中的飞行员难免会涌起一种直接进攻的冲动,最原始朴素的方法就是扔下手榴弹和炸药包。早在1911年,意大利人就从“鸽”式单翼机上对利比亚地区的土耳其军队投掷了“西佩利”式榴弹,后来又从“法尔芒”型双翼机上投放了160千克的鱼雷。虽然这只是象征性的空袭,但其潜在的军事价值被立刻发掘出来,意大利人甚至开始尝试夜间投弹。
显然,从空中袭击比从地面艰苦攻入要便捷有效得多。地面上的作战部队面对这种飞来横祸,除了逃命,几乎毫无对策。一名土耳其随军记者评论道:“这次战争清楚地表明,空中航行提供了一种可怕的破坏手段。这种新式武器预示着当代战略战术的革命。”很快,飞机的载弹量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远,投放越来越准确,性能越来越精良。轰炸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机种,专门用来直接飞入敌方领地进行突袭。
魔鬼出世
率先在轰炸机方面有所突破的是俄国。俄国坚信轰炸用的飞艇很快就要被飞机取代,便很快开始着手研制轰炸机。
1913年11月,俄国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架巨型轰炸机,称为“伊里亚穆罗梅茨”,这是《俄罗斯勇士之歌》的主人公、俄罗斯大地卫士的名字。相比过去原始的飞艇或改装的小飞机,专为轰炸任务量身定做的“伊里亚穆罗梅茨”在飞行距离、载弹能力、投放精度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该机长22米,翼展31米,配有4台发动机,最大飞行重量7吨,可载弹800千克,最大时速137千米,升限4000米,航程540千米,可装载4~8人,配有8挺机枪以及炸弹仓、轰炸瞄准具、领航仪、电动投弹器等先进的轰炸导航设备。
1914年12月,俄国组建了世上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飞船大队”。该大队在1915年2月15日轰炸了波兰境内的德军目标,开创了战争史上战略轰炸的先河。在1914~1918年,俄国共制造了73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执行了422次轰炸任务,投弹2000余枚,深入敌人后方100多千米的腹地进行轰炸,给敌人造成了严重损失,并同时执行了照相侦察任务,为地面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而在整个战争中,自己仅损失2架,其中一架成功迫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伊里亚穆罗梅茨”改为民用运输飞机。
随着一战的爆发,各国都相继认识到轰炸机的巨大威力并争相研制。法国、英国、德国等军事强国纷纷组建轰炸机部队。1915年1月,法国第一轰炸机大队轰炸了德国弗赖堡火车站,5月又轰炸了德国的毒气工厂和研究所。而从1915年1月到1918年8月,德国对英国进行了长达3年半的持续轰炸……在战争环境下,发展轰炸机成为大势所趋。
初出茅庐的轰炸机还没有专门设计的瞄准用具,仅在低空飞行依靠目视进行投弹,所以针对特定军事目标的命中率非常有限。例如,1915年4~6月,英军对德国的轰炸有近30%都是针对铁路运输目标,但成功率却仅为2%。如此低的成功率不仅影响了轰炸效率,更是为平民带来了巨大误伤。凶猛的炸弹向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无数民居变成断壁残垣,无辜的百姓陷入了极度恐慌。残酷的战争事实证明了,轰炸机比其他任何一种军用飞机都要凶猛恐怖,无可争议地成为“长翅膀的魔鬼”。
轰炸机的特殊之处
人们可能觉得,轰炸机无非就是往地上投炸弹的飞机,并不需要特别设计。其实不然。理论上,所有飞机都能投弹,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无法胜任战场上的轰炸任务。
与其他飞机相比,轰炸机首先要身躯庞大,不仅能够装载更多的弹药,还需要携带充足的燃油保证深入敌方腹地长航程飞行。现代轰炸机还配有空中受油装置来进一步增加航程。几十年来,轰炸机的发展过程也是航程和载弹量的增长过程。今天的远程轰炸机航程超过8000千米,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30吨,俨然是一座“空中堡垒”。
为了保证袭击的准确性,轰炸机还需要配备低空飞行所需的地形跟踪系统以及轰炸专用瞄准器具,包括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或夜间执行任务时使用的微光夜视仪、前视红外观察仪等设备。
另外,体大量重的轰炸机往往是敌方首选攻击目标,但它还需要进行低空突防来提高命中精度,因此,轰炸机执行任务时多有歼击机机群伴随护航,而且自身也要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配有机炮、火箭、空空导弹、电子干扰系统等武器装备,最新轰炸机更是通过隐身性能大幅提升了自身的隐蔽性。
2.2 “哥达”:战略轰炸机的先驱
上文讲到,在第一架固定翼飞机诞生10多年后,各国就开始将飞机应用到军事领域,轰炸机也应运而生。初期的轰炸机主要用于轰炸敌方阵地和支援地面作战,航程较短,载弹量较小,基本算是轻型战术轰炸机。但随着一战战事进展和对飞机潜力的深度挖掘,交战国越来越希望能直接越过前线去袭击敌方本土,这就像“伊里亚穆罗梅茨”一样长航程、高载弹量的大家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齐柏林”飞艇
相比1906年才上天的固定翼飞机,人类早在1784年就成功试飞了飞艇。顾名思义,飞艇就是氢气球(或氦气球)加控制设备。到了一战初期,飞艇技术已较为成熟,而飞机性能则相对稚嫩,德国大量使用飞艇对英国实施轰炸,其中最著名的型号便是“齐柏林”飞艇。
“齐柏林”飞艇由德国著名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研制,身形美观巨大,由支撑骨架和防水布蒙皮组成,内部有多个气囊,可搭载数吨重的人员、物资或弹药,留空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被广泛用于民用运输和军事侦察与轰炸,在1910年至一战爆发前,共运送了约3.5万名乘客。
从1914年8月开始,“齐柏林”飞艇开始轰炸比利时、巴黎等地,1915年开始轰炸英国本土。此时,歼击机技术仍处于萌芽状态,尤其缺乏夜航能力。“齐柏林”飞艇可以趁着夜色大摇大摆地造访英国,还利用地面灯光进行导航,战果颇丰,唯一的克星就是风暴天气。根据后来的英国材料,“齐柏林”飞艇共轰炸英国51次,投下5806枚炸弹,重约200吨,炸死557人,炸伤1358人,在英国造成了极大恐慌,并牵制了英国的军事力量。
然而,随着固定翼歼击机和防空火力的快速发展,飞艇速度慢、体积大、易被击中的劣势日益显现,而且英国人发明了穿甲弹、爆破弹、燃烧弹共用的方式,飞艇遇到了致命杀手。到了1916年,“齐柏林”飞艇的战损超过了德军的承受程度,不得不转向固定翼轰炸机。最终,所制造的89艘“齐柏林”飞艇中有80艘毁于一战。
从此以后,飞艇虽然很少出现于战场,但仍以其留空时间长、噪音低、污染小、载荷重等优势活跃于民用领域。1929年8月,长236米的巨型“齐柏林”飞艇满载乘客和补给进行了一次长达21天的环球之旅,成为民用飞艇史上的顶峰。
“哥达”上阵
从1915年开始,德国哥达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并相继推出了“哥达”1“、哥达”3型,但在“齐柏林”飞艇的光环下“,哥达”因性能一直不够成熟而未被广泛使用。直至1916年,身躯肥大、行动缓慢的“齐伯林”飞艇在英国的机枪扫射、战斗机拦截以及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遭受重创,表现良好的“哥达”4型和“哥达”5型才成为德军轰炸英国本土的主力,被大量装备一线部队。
“哥达”4型长11.9米,高4.3米,翼展23.7米,虽然不及“伊里亚穆罗梅茨”和二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但比当时的战斗机已经大出好几圈。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6吨,可载弹500千克,升限达到6500米(在挂弹时,多采用2500米高度飞行),最大飞行时速148千米,可持续飞行3小时45分钟。“哥达”5型基本参数相当,只是载弹量提升到550千克,性能更加稳定。
“哥达”的诸多元素设计得非常巧妙。例如,它采用双发双翼的木质机体结构,两台活塞式发动机位于上下机翼之间的靠近机身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台发动机停车后推力不对称的问题,而且螺旋桨叶位于发动机后方,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前方视野。飞机可巧妙地分为外侧机翼、机身前中部(带有机翼中央部分和发动机舱)和机身后部3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由1节平板车厢运载,3节车厢便可运输一架完整飞机,大大方便了生产和运送。
战略轰炸的先行者 ↑返回顶部↑
提起轰炸机,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天空中黑压压的机群呼啸而过,地面上惊悚的路人在刺耳的警报声中仓皇而逃,倾泻如雨的炸弹引发出串串火球,车辆、房屋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确,轰炸机可谓是“长翅膀的魔鬼”。它没有侦察机的高端神秘,没有歼击机的轻盈灵巧,也没有运输机的温和实用,有的只是惊人的破坏力,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雷霆万钧和惊恐疮痍。然而,它却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空军率先发展的王牌杀手锏。
早期空中投弹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人们还没来得及将其用于日常生活,战争便以更快的速度将这种新生事物的潜能挖掘出来。
飞机首先在侦察方面施展出军用价值。相比传统的骑兵巡逻队和游击人员,飞机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敌军数量、方向、建筑工事等重要情报。看到敌方的人员和车辆就在自己脚下,空中的飞行员难免会涌起一种直接进攻的冲动,最原始朴素的方法就是扔下手榴弹和炸药包。早在1911年,意大利人就从“鸽”式单翼机上对利比亚地区的土耳其军队投掷了“西佩利”式榴弹,后来又从“法尔芒”型双翼机上投放了160千克的鱼雷。虽然这只是象征性的空袭,但其潜在的军事价值被立刻发掘出来,意大利人甚至开始尝试夜间投弹。
显然,从空中袭击比从地面艰苦攻入要便捷有效得多。地面上的作战部队面对这种飞来横祸,除了逃命,几乎毫无对策。一名土耳其随军记者评论道:“这次战争清楚地表明,空中航行提供了一种可怕的破坏手段。这种新式武器预示着当代战略战术的革命。”很快,飞机的载弹量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远,投放越来越准确,性能越来越精良。轰炸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机种,专门用来直接飞入敌方领地进行突袭。
魔鬼出世
率先在轰炸机方面有所突破的是俄国。俄国坚信轰炸用的飞艇很快就要被飞机取代,便很快开始着手研制轰炸机。
1913年11月,俄国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架巨型轰炸机,称为“伊里亚穆罗梅茨”,这是《俄罗斯勇士之歌》的主人公、俄罗斯大地卫士的名字。相比过去原始的飞艇或改装的小飞机,专为轰炸任务量身定做的“伊里亚穆罗梅茨”在飞行距离、载弹能力、投放精度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该机长22米,翼展31米,配有4台发动机,最大飞行重量7吨,可载弹800千克,最大时速137千米,升限4000米,航程540千米,可装载4~8人,配有8挺机枪以及炸弹仓、轰炸瞄准具、领航仪、电动投弹器等先进的轰炸导航设备。
1914年12月,俄国组建了世上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飞船大队”。该大队在1915年2月15日轰炸了波兰境内的德军目标,开创了战争史上战略轰炸的先河。在1914~1918年,俄国共制造了73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执行了422次轰炸任务,投弹2000余枚,深入敌人后方100多千米的腹地进行轰炸,给敌人造成了严重损失,并同时执行了照相侦察任务,为地面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而在整个战争中,自己仅损失2架,其中一架成功迫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伊里亚穆罗梅茨”改为民用运输飞机。
随着一战的爆发,各国都相继认识到轰炸机的巨大威力并争相研制。法国、英国、德国等军事强国纷纷组建轰炸机部队。1915年1月,法国第一轰炸机大队轰炸了德国弗赖堡火车站,5月又轰炸了德国的毒气工厂和研究所。而从1915年1月到1918年8月,德国对英国进行了长达3年半的持续轰炸……在战争环境下,发展轰炸机成为大势所趋。
初出茅庐的轰炸机还没有专门设计的瞄准用具,仅在低空飞行依靠目视进行投弹,所以针对特定军事目标的命中率非常有限。例如,1915年4~6月,英军对德国的轰炸有近30%都是针对铁路运输目标,但成功率却仅为2%。如此低的成功率不仅影响了轰炸效率,更是为平民带来了巨大误伤。凶猛的炸弹向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无数民居变成断壁残垣,无辜的百姓陷入了极度恐慌。残酷的战争事实证明了,轰炸机比其他任何一种军用飞机都要凶猛恐怖,无可争议地成为“长翅膀的魔鬼”。
轰炸机的特殊之处
人们可能觉得,轰炸机无非就是往地上投炸弹的飞机,并不需要特别设计。其实不然。理论上,所有飞机都能投弹,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无法胜任战场上的轰炸任务。
与其他飞机相比,轰炸机首先要身躯庞大,不仅能够装载更多的弹药,还需要携带充足的燃油保证深入敌方腹地长航程飞行。现代轰炸机还配有空中受油装置来进一步增加航程。几十年来,轰炸机的发展过程也是航程和载弹量的增长过程。今天的远程轰炸机航程超过8000千米,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30吨,俨然是一座“空中堡垒”。
为了保证袭击的准确性,轰炸机还需要配备低空飞行所需的地形跟踪系统以及轰炸专用瞄准器具,包括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或夜间执行任务时使用的微光夜视仪、前视红外观察仪等设备。
另外,体大量重的轰炸机往往是敌方首选攻击目标,但它还需要进行低空突防来提高命中精度,因此,轰炸机执行任务时多有歼击机机群伴随护航,而且自身也要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配有机炮、火箭、空空导弹、电子干扰系统等武器装备,最新轰炸机更是通过隐身性能大幅提升了自身的隐蔽性。
2.2 “哥达”:战略轰炸机的先驱
上文讲到,在第一架固定翼飞机诞生10多年后,各国就开始将飞机应用到军事领域,轰炸机也应运而生。初期的轰炸机主要用于轰炸敌方阵地和支援地面作战,航程较短,载弹量较小,基本算是轻型战术轰炸机。但随着一战战事进展和对飞机潜力的深度挖掘,交战国越来越希望能直接越过前线去袭击敌方本土,这就像“伊里亚穆罗梅茨”一样长航程、高载弹量的大家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齐柏林”飞艇
相比1906年才上天的固定翼飞机,人类早在1784年就成功试飞了飞艇。顾名思义,飞艇就是氢气球(或氦气球)加控制设备。到了一战初期,飞艇技术已较为成熟,而飞机性能则相对稚嫩,德国大量使用飞艇对英国实施轰炸,其中最著名的型号便是“齐柏林”飞艇。
“齐柏林”飞艇由德国著名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研制,身形美观巨大,由支撑骨架和防水布蒙皮组成,内部有多个气囊,可搭载数吨重的人员、物资或弹药,留空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被广泛用于民用运输和军事侦察与轰炸,在1910年至一战爆发前,共运送了约3.5万名乘客。
从1914年8月开始,“齐柏林”飞艇开始轰炸比利时、巴黎等地,1915年开始轰炸英国本土。此时,歼击机技术仍处于萌芽状态,尤其缺乏夜航能力。“齐柏林”飞艇可以趁着夜色大摇大摆地造访英国,还利用地面灯光进行导航,战果颇丰,唯一的克星就是风暴天气。根据后来的英国材料,“齐柏林”飞艇共轰炸英国51次,投下5806枚炸弹,重约200吨,炸死557人,炸伤1358人,在英国造成了极大恐慌,并牵制了英国的军事力量。
然而,随着固定翼歼击机和防空火力的快速发展,飞艇速度慢、体积大、易被击中的劣势日益显现,而且英国人发明了穿甲弹、爆破弹、燃烧弹共用的方式,飞艇遇到了致命杀手。到了1916年,“齐柏林”飞艇的战损超过了德军的承受程度,不得不转向固定翼轰炸机。最终,所制造的89艘“齐柏林”飞艇中有80艘毁于一战。
从此以后,飞艇虽然很少出现于战场,但仍以其留空时间长、噪音低、污染小、载荷重等优势活跃于民用领域。1929年8月,长236米的巨型“齐柏林”飞艇满载乘客和补给进行了一次长达21天的环球之旅,成为民用飞艇史上的顶峰。
“哥达”上阵
从1915年开始,德国哥达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并相继推出了“哥达”1“、哥达”3型,但在“齐柏林”飞艇的光环下“,哥达”因性能一直不够成熟而未被广泛使用。直至1916年,身躯肥大、行动缓慢的“齐伯林”飞艇在英国的机枪扫射、战斗机拦截以及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遭受重创,表现良好的“哥达”4型和“哥达”5型才成为德军轰炸英国本土的主力,被大量装备一线部队。
“哥达”4型长11.9米,高4.3米,翼展23.7米,虽然不及“伊里亚穆罗梅茨”和二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但比当时的战斗机已经大出好几圈。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6吨,可载弹500千克,升限达到6500米(在挂弹时,多采用2500米高度飞行),最大飞行时速148千米,可持续飞行3小时45分钟。“哥达”5型基本参数相当,只是载弹量提升到550千克,性能更加稳定。
“哥达”的诸多元素设计得非常巧妙。例如,它采用双发双翼的木质机体结构,两台活塞式发动机位于上下机翼之间的靠近机身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台发动机停车后推力不对称的问题,而且螺旋桨叶位于发动机后方,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前方视野。飞机可巧妙地分为外侧机翼、机身前中部(带有机翼中央部分和发动机舱)和机身后部3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由1节平板车厢运载,3节车厢便可运输一架完整飞机,大大方便了生产和运送。
战略轰炸的先行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