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2 / 14)
多机混战
1916年夏末,德国空军开始采用6机大圆圈编队搜索敌机,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和反击能力。9月17日,波尔克率领着6架阿勃脱劳斯公司d-1型新式飞机进入协约国防区,以零损伤一举击落英军飞机6架。为此,法国的拉弗伯雷又进行了改进,使编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绕圆圈盘旋爬高,从而获取高度优势进行攻击,被称为“拉弗伯雷圆圈”。这一战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还在使用。
然而,1917年7月的一天,英军一个“拉弗伯雷圆圈”编队自信满满地进入到德国占领区。突然,德国8架飞机组成了4个双机编队,占据了英机编队高处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4个位置。德军飞机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一个编队退下去,另一个编队冲上来。英军顾头顾不了尾,很快损失过半。
由此可见,编队空战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灵活性,飞行员们不仅需要利用个人技术“斗勇”,还需要精诚合作来“斗智”。从此以后,零星的单机作战越来越少见,战场上空经常出现数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相互追逐的场面,飞行员的技巧、歼击机的性能都在残酷的战争威胁下不断提升,制空权也成为战争中一个关键词。
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先集中20架歼击机编队参加战斗,随后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了80架侦察机、40架歼击机和5个轰炸机大队,利用飞机的数量和性能优势夺取了制空权。法军随即也从各部队集中了120架歼击机与德军对抗,逐步夺回了空中战场。
在1918年的马恩河会战中,协约国集中了1100余架飞机与德国800余架飞机展开空战对抗,仅会战当天,法国飞机就出动了700余架次,2天后,德军就被迫由攻转守。7月19日协约国大反攻时,有400架飞机分3层进行空中支援,第一层在2000米以上高度对抗敌方歼击机,第二层在1000~2000米高度对抗敌方侦察机,第三层在1000米以下对抗敌方强击机和地面目标。可以想象,这种组织严密的大规模空中支援极大地推动了地面进攻,德军很快失败。到了9月的圣米耶尔战役,协约国更是动用了前所未有的96个航空中队多达1500架飞机。
1.3 空战传奇:“红色男爵”里希特霍芬
正如上文所述,歼击机空战是性能、智慧、勇气、战术的综合比拼。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历程,世界各航空强国的歼击机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一种先进机型在横空出世之时往往所向披靡,但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遇到性能更为优异的对手。歼击机就是这样“你追我逐”地不断发展。而在很多情况下,双方战机性能势均力敌,“人”的因素则显得非常突出,一样的歼击机在不同飞行员手中写下的故事则迥然不同。
讲到一战期间的飞行员,则不得不提到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一共击落敌机80架,是整个一战中战绩最好的飞行员。勇猛好战的里希特霍芬将自己座机涂上鲜明的深红色,被人们称为“红色男爵”。
从男爵到战士
里希特霍芬于1892年5月2日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其家族不乏名人,包括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弟)、德国首位女性社会科学家伊利丝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妹)、击落40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洛塔冯里希特霍芬(弟弟)、1989~1993年间德国驻英国大使赫尔曼冯里希特霍芬(侄孙)等。
里希特霍芬是家中长子,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但他不甘安逸,乐于冒险,11岁便进入少年军校,接着在陆军学院深造,1911年进入骑兵部队,1915年转入更富挑战性的空军,先是担任侦察员,不久后成为战斗机驾驶员,成为德军空中精锐“狩猎小队”中的一员,并在随后的空战中表现出了超群的胆识。
神勇的“空中猎人”
1916年9月17日,里希特霍芬击落了第一架敌机。这对于大多数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并不稀奇,但对于里希特霍芬却是一部传奇的开始。
此后,一架又一架敌机坠落在他的枪下,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里,战绩就超过了10架。1916年11月23日,里希特霍芬在空中巡逻,突然发现了3架英国飞机,其中一位驾驶员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拉诺霍克少校。两位对手都在利用“咬尾战术”的原理,尽力追逐敌机,到敌机后方发起进攻并躲避敌方的攻击。于是,两架飞机在空中兜起了圈,圆圈原来越小,高度越来越低。其实,此时的英国飞机在机动性和速度上要优于德机,但在纠缠的过程中,里希特霍芬发现自己的爬高性能略胜一筹,而且风向对自己有利,已经将飞机吹向德方地域,使霍克终于有了离开之意。里希特霍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终于爬到了霍克上方开始射击。一颗子弹正中霍克头部,英机随即坠地。此战使得里希特霍芬名声更震。1916年10~12月,他所在的第2狩猎小队共击落76架敌机,而自己仅损失7架。1917年1月,里希特霍芬成为第11狩猎中队指挥官。
为了防止误击,里希特霍芬将自己的战机涂上深红色,他的部下们也纷纷效仿,在空中形成了红色机群。而英军为了表示打下“红色男爵”的决心,也在自己的机鼻上涂上红色。在1917年4月的阿拉斯战役中,以里希特霍芬为代表的德国飞行员将英军的战机数量优势彻底摧毁。里希特霍芬本人击落敌机20架,所率领的中队击落敌机89架。整个4月内,英军损失了150架飞机和316名空勤人员,另有200架法国和比利时飞机被击落。此时,“红色男爵”战绩已经超过50架,可谓名震天下,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击落敌机的战果。1917年7月,里希特霍芬在战斗中负伤,此后饱受剧烈头痛的困扰。德国军方开始以此为理由将他“保护”起来,试图说服他离开战场而进入社交和军事管理的领域。然而,里希特霍芬虽然病痛在身,却依旧渴望战斗,经常找机会偷偷驾机作战,并逐渐恢复了全天战斗的状态。
神话终结
1918年4月21日上午,里希特霍芬率领9架德机以v形编队在空中巡逻,遇到了15架英国飞机。很快,德机便驱离了英机,迫使其逃离,但嗜杀成性的里希特霍芬穷追不舍。一直飞到了法国上空的英军阵地。在空中追击飞机和地面防空炮火的双重攻击下,一颗子弹从后方穿过了里希特霍芬的心脏。“红色男爵”的神话一生就此终结,年仅26岁。
虽然里希特霍芬为协约国带来了无数灾难,但他的战斗精神和成果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英国按照自己的传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家军官衣着笔挺,列队整齐,左手托帽。里希特霍芬的棺椁由6名上尉飞行员(与里希特霍芬的军衔相符)和一队驾驶员护送,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墓穴。木棺落下墓穴时,荣誉鸣枪队向天鸣枪致礼,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一架英国飞机带着里希特霍芬满盖鲜花的坟墓照片和讣告投送到德军战线后方。里希特霍芬的座机部件成为了珍贵的纪念品,发动机被捐赠到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至今仍在展示。
可以想象,里希特霍芬的牺牲令德军大为震撼。他们甚至制订了包括空中轰炸、地面进攻在内的多种方案去抢夺里希特霍芬的尸体。当然,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去实施这种疯狂的计划。1925年,里希特霍芬的遗体被运回德国,葬于维斯巴登地区的西弗瑞霍夫墓地。后来,德国为里希特霍芬修建了博物馆;1935年德国空军重建时,将第一支战斗机联队命名为“里希特霍芬”;二战后德国空军重建时,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也被命名为“里希特霍芬”,而且该序列保留至今。里希特霍芬的故事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包括1966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蓝徽特攻队》和2008年德国拍摄的电影《红色男爵—空中骑士的传奇》。
王牌飞行员
为了纪念战功卓著的空中战士,国际惯例将击落敌机数量超过5架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从此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上文提到的最先将机枪搬到空中、并促使德国发明“射击同步协调器”的法国人罗兰加洛斯。一战中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击落飞机80架,另有法国鲁内保罗丰克战绩75架,英国威廉毕晓普战绩72架,意大利佛朗西斯科巴勒可战绩34架。二战是“王牌飞行员”的时代,尤其是德国,107位德国飞行员击落敌机超过100架,其中战绩最好的埃里希哈特曼,共击落敌机352架;日本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击落94架敌机的岩本彻三,苏联是击落62架敌机的伊凡尼阔日杜布,英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马德克帕特尔,美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理查德邦格(由于经常难以判断敌机是否击落或被谁击落,历史学家还在不断修正着具体数字)。二战以后,空战规模大大缩减,新诞生的王牌飞行员也越来越少,美军在二战中曾有708位王牌飞行员,朝鲜战争中有39位,越南战争中仅3位,此后再也没有过王牌飞行员。
1.4 苏联伊-16:现代战斗机雏形
一战结束后,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争相发展各种飞机。20世纪20~30年代也是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伊-16就是在这次浪潮中诞生的一种重要机型,它的诸多设计元素被后来的活塞式战斗机甚至今天的现代战斗机所沿袭。
厚积薄发
伊-16的前身是苏联天才设计师波尔卡波夫研制的伊-3、伊-5、伊-6、伊-7、伊-9、伊-10、伊-11、伊-13、伊-15等一系列战斗机。其中,伊-3是苏联完全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战斗机,而伊-15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性能最优异的双翼战斗机,以卓越的空中机动性得到了苏联空军的长期青睐。基于这种雄厚的技术积累,波尔卡波夫于1933年研制了极具创新的伊-16战斗机。
伊-16长6.1米,高2.6米,翼展9米,空重仅有1.5吨,比二战时期的主力飞机都小一号,但其速度可达450千米/小时,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主力战机的速度高出100千米/小时左右。伊-16装有20毫米机炮和7.62毫米机枪,是最早配备机炮的战机之一。在速度和火力上占有双重优势的伊-16马上装备了苏联空军,与适于低速盘旋缠斗的伊-15搭配作战,战果卓著。
现代战机鼻祖
伊-16不仅性能优异,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它首创了多种重要设计,从中可以直接窥视到现代战斗机的身影。
首先,伊-16采取了悬臂式下单翼。在此之前,飞机大多使用双翼布局,机身两侧各伸出上下并列的两个机翼,中间用支柱和张线相连,这是因为早期飞机多用木材和蒙布制造,自重较大,加上发动机功率不足,不得不采用较大的机翼总面积来提高升力。然而,随着飞机速度的提升,两个机翼和支柱所带来的阻力越来越大,而且严重妨碍了飞行员的空中视野。美国波音公司率先在p-26战斗机上尝试了单翼,但仍需要机翼上下方与机身连接的支撑钢线来维持机身结构,依旧增加了飞行阻力。伊-16则彻底取消了这些零件,只有两个干净的机翼从机身上延伸出来,好像向两侧平直举起的双臂一样,从而大大提升了飞行速度。自此,双翼飞机也基本告别了战机舞台。 ↑返回顶部↑
1916年夏末,德国空军开始采用6机大圆圈编队搜索敌机,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和反击能力。9月17日,波尔克率领着6架阿勃脱劳斯公司d-1型新式飞机进入协约国防区,以零损伤一举击落英军飞机6架。为此,法国的拉弗伯雷又进行了改进,使编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绕圆圈盘旋爬高,从而获取高度优势进行攻击,被称为“拉弗伯雷圆圈”。这一战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还在使用。
然而,1917年7月的一天,英军一个“拉弗伯雷圆圈”编队自信满满地进入到德国占领区。突然,德国8架飞机组成了4个双机编队,占据了英机编队高处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4个位置。德军飞机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一个编队退下去,另一个编队冲上来。英军顾头顾不了尾,很快损失过半。
由此可见,编队空战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灵活性,飞行员们不仅需要利用个人技术“斗勇”,还需要精诚合作来“斗智”。从此以后,零星的单机作战越来越少见,战场上空经常出现数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相互追逐的场面,飞行员的技巧、歼击机的性能都在残酷的战争威胁下不断提升,制空权也成为战争中一个关键词。
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先集中20架歼击机编队参加战斗,随后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了80架侦察机、40架歼击机和5个轰炸机大队,利用飞机的数量和性能优势夺取了制空权。法军随即也从各部队集中了120架歼击机与德军对抗,逐步夺回了空中战场。
在1918年的马恩河会战中,协约国集中了1100余架飞机与德国800余架飞机展开空战对抗,仅会战当天,法国飞机就出动了700余架次,2天后,德军就被迫由攻转守。7月19日协约国大反攻时,有400架飞机分3层进行空中支援,第一层在2000米以上高度对抗敌方歼击机,第二层在1000~2000米高度对抗敌方侦察机,第三层在1000米以下对抗敌方强击机和地面目标。可以想象,这种组织严密的大规模空中支援极大地推动了地面进攻,德军很快失败。到了9月的圣米耶尔战役,协约国更是动用了前所未有的96个航空中队多达1500架飞机。
1.3 空战传奇:“红色男爵”里希特霍芬
正如上文所述,歼击机空战是性能、智慧、勇气、战术的综合比拼。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历程,世界各航空强国的歼击机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一种先进机型在横空出世之时往往所向披靡,但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遇到性能更为优异的对手。歼击机就是这样“你追我逐”地不断发展。而在很多情况下,双方战机性能势均力敌,“人”的因素则显得非常突出,一样的歼击机在不同飞行员手中写下的故事则迥然不同。
讲到一战期间的飞行员,则不得不提到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一共击落敌机80架,是整个一战中战绩最好的飞行员。勇猛好战的里希特霍芬将自己座机涂上鲜明的深红色,被人们称为“红色男爵”。
从男爵到战士
里希特霍芬于1892年5月2日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其家族不乏名人,包括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弟)、德国首位女性社会科学家伊利丝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妹)、击落40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洛塔冯里希特霍芬(弟弟)、1989~1993年间德国驻英国大使赫尔曼冯里希特霍芬(侄孙)等。
里希特霍芬是家中长子,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但他不甘安逸,乐于冒险,11岁便进入少年军校,接着在陆军学院深造,1911年进入骑兵部队,1915年转入更富挑战性的空军,先是担任侦察员,不久后成为战斗机驾驶员,成为德军空中精锐“狩猎小队”中的一员,并在随后的空战中表现出了超群的胆识。
神勇的“空中猎人”
1916年9月17日,里希特霍芬击落了第一架敌机。这对于大多数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并不稀奇,但对于里希特霍芬却是一部传奇的开始。
此后,一架又一架敌机坠落在他的枪下,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里,战绩就超过了10架。1916年11月23日,里希特霍芬在空中巡逻,突然发现了3架英国飞机,其中一位驾驶员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拉诺霍克少校。两位对手都在利用“咬尾战术”的原理,尽力追逐敌机,到敌机后方发起进攻并躲避敌方的攻击。于是,两架飞机在空中兜起了圈,圆圈原来越小,高度越来越低。其实,此时的英国飞机在机动性和速度上要优于德机,但在纠缠的过程中,里希特霍芬发现自己的爬高性能略胜一筹,而且风向对自己有利,已经将飞机吹向德方地域,使霍克终于有了离开之意。里希特霍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终于爬到了霍克上方开始射击。一颗子弹正中霍克头部,英机随即坠地。此战使得里希特霍芬名声更震。1916年10~12月,他所在的第2狩猎小队共击落76架敌机,而自己仅损失7架。1917年1月,里希特霍芬成为第11狩猎中队指挥官。
为了防止误击,里希特霍芬将自己的战机涂上深红色,他的部下们也纷纷效仿,在空中形成了红色机群。而英军为了表示打下“红色男爵”的决心,也在自己的机鼻上涂上红色。在1917年4月的阿拉斯战役中,以里希特霍芬为代表的德国飞行员将英军的战机数量优势彻底摧毁。里希特霍芬本人击落敌机20架,所率领的中队击落敌机89架。整个4月内,英军损失了150架飞机和316名空勤人员,另有200架法国和比利时飞机被击落。此时,“红色男爵”战绩已经超过50架,可谓名震天下,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击落敌机的战果。1917年7月,里希特霍芬在战斗中负伤,此后饱受剧烈头痛的困扰。德国军方开始以此为理由将他“保护”起来,试图说服他离开战场而进入社交和军事管理的领域。然而,里希特霍芬虽然病痛在身,却依旧渴望战斗,经常找机会偷偷驾机作战,并逐渐恢复了全天战斗的状态。
神话终结
1918年4月21日上午,里希特霍芬率领9架德机以v形编队在空中巡逻,遇到了15架英国飞机。很快,德机便驱离了英机,迫使其逃离,但嗜杀成性的里希特霍芬穷追不舍。一直飞到了法国上空的英军阵地。在空中追击飞机和地面防空炮火的双重攻击下,一颗子弹从后方穿过了里希特霍芬的心脏。“红色男爵”的神话一生就此终结,年仅26岁。
虽然里希特霍芬为协约国带来了无数灾难,但他的战斗精神和成果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英国按照自己的传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家军官衣着笔挺,列队整齐,左手托帽。里希特霍芬的棺椁由6名上尉飞行员(与里希特霍芬的军衔相符)和一队驾驶员护送,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墓穴。木棺落下墓穴时,荣誉鸣枪队向天鸣枪致礼,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一架英国飞机带着里希特霍芬满盖鲜花的坟墓照片和讣告投送到德军战线后方。里希特霍芬的座机部件成为了珍贵的纪念品,发动机被捐赠到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至今仍在展示。
可以想象,里希特霍芬的牺牲令德军大为震撼。他们甚至制订了包括空中轰炸、地面进攻在内的多种方案去抢夺里希特霍芬的尸体。当然,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去实施这种疯狂的计划。1925年,里希特霍芬的遗体被运回德国,葬于维斯巴登地区的西弗瑞霍夫墓地。后来,德国为里希特霍芬修建了博物馆;1935年德国空军重建时,将第一支战斗机联队命名为“里希特霍芬”;二战后德国空军重建时,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也被命名为“里希特霍芬”,而且该序列保留至今。里希特霍芬的故事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包括1966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蓝徽特攻队》和2008年德国拍摄的电影《红色男爵—空中骑士的传奇》。
王牌飞行员
为了纪念战功卓著的空中战士,国际惯例将击落敌机数量超过5架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从此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上文提到的最先将机枪搬到空中、并促使德国发明“射击同步协调器”的法国人罗兰加洛斯。一战中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击落飞机80架,另有法国鲁内保罗丰克战绩75架,英国威廉毕晓普战绩72架,意大利佛朗西斯科巴勒可战绩34架。二战是“王牌飞行员”的时代,尤其是德国,107位德国飞行员击落敌机超过100架,其中战绩最好的埃里希哈特曼,共击落敌机352架;日本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击落94架敌机的岩本彻三,苏联是击落62架敌机的伊凡尼阔日杜布,英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马德克帕特尔,美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理查德邦格(由于经常难以判断敌机是否击落或被谁击落,历史学家还在不断修正着具体数字)。二战以后,空战规模大大缩减,新诞生的王牌飞行员也越来越少,美军在二战中曾有708位王牌飞行员,朝鲜战争中有39位,越南战争中仅3位,此后再也没有过王牌飞行员。
1.4 苏联伊-16:现代战斗机雏形
一战结束后,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争相发展各种飞机。20世纪20~30年代也是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伊-16就是在这次浪潮中诞生的一种重要机型,它的诸多设计元素被后来的活塞式战斗机甚至今天的现代战斗机所沿袭。
厚积薄发
伊-16的前身是苏联天才设计师波尔卡波夫研制的伊-3、伊-5、伊-6、伊-7、伊-9、伊-10、伊-11、伊-13、伊-15等一系列战斗机。其中,伊-3是苏联完全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战斗机,而伊-15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性能最优异的双翼战斗机,以卓越的空中机动性得到了苏联空军的长期青睐。基于这种雄厚的技术积累,波尔卡波夫于1933年研制了极具创新的伊-16战斗机。
伊-16长6.1米,高2.6米,翼展9米,空重仅有1.5吨,比二战时期的主力飞机都小一号,但其速度可达450千米/小时,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主力战机的速度高出100千米/小时左右。伊-16装有20毫米机炮和7.62毫米机枪,是最早配备机炮的战机之一。在速度和火力上占有双重优势的伊-16马上装备了苏联空军,与适于低速盘旋缠斗的伊-15搭配作战,战果卓著。
现代战机鼻祖
伊-16不仅性能优异,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它首创了多种重要设计,从中可以直接窥视到现代战斗机的身影。
首先,伊-16采取了悬臂式下单翼。在此之前,飞机大多使用双翼布局,机身两侧各伸出上下并列的两个机翼,中间用支柱和张线相连,这是因为早期飞机多用木材和蒙布制造,自重较大,加上发动机功率不足,不得不采用较大的机翼总面积来提高升力。然而,随着飞机速度的提升,两个机翼和支柱所带来的阻力越来越大,而且严重妨碍了飞行员的空中视野。美国波音公司率先在p-26战斗机上尝试了单翼,但仍需要机翼上下方与机身连接的支撑钢线来维持机身结构,依旧增加了飞行阻力。伊-16则彻底取消了这些零件,只有两个干净的机翼从机身上延伸出来,好像向两侧平直举起的双臂一样,从而大大提升了飞行速度。自此,双翼飞机也基本告别了战机舞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