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2 / 4)
吕宋这个地方,气候自然不必说,还有饮食等等问题,总之和中原大不一样。许多移居此地的大明百姓,都水土不服过,来的严重的话,要了性命也是有的。但是祯娘并没有经过这些,这并不是因为她身体如何好,应该说她身体是偏弱的。另外她还有个夏日内热不发的毛病,最容易夏日里生病,偏偏吕宋全是夏日!
这样的她到了吕宋之后却没有患上半点病症,在忙忙碌碌准备金矿竞标大会和吕宋新城建造的时候她甚至没什么好休息,饶是这样她也健健康康度过了最容易水土不服的时间,现在已经相对适应吕宋这边了。
这其中的原因说出来也简单的很,无非就是她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怕祯娘在这边水土不服,祯娘自进吕宋开始,一应生活起居都尽力像原本在泉州时靠拢。这一点,甚至严苛到了一套茶杯、一把梳子。
至于饮食那更不必说,有些在吕宋定居的大明百姓并不能习惯这边本土的果蔬,干脆自己开地种菜,种的当然是家乡的蔬菜。后来这些蔬菜不只是自己食用,也用来卖给那些老乡。而祯娘自入总督府起,并没有吃过一样吕宋这边的特产,一饮一食全都仿佛在大明一样。
这听起来有些夸张,祯娘有时候也很想品尝一番本土特产。但是不行,至少段时间不行。按照带来大夫和嬷嬷们的说法,她现在正是骤然转换了居住之地,这时候身体敏感,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引发病症,不能不慎重。当然,也不必担忧,等到呆上一年半载,就不用这般小心翼翼了。
所有人都花费比在泉州时候更多的心力来照顾祯娘,这上头从比在泉州时候频繁地多请平安脉就看得出来了。就连祯娘泡澡都特意开了药粉,就是防微杜渐,怕祯娘有个万一!
祯娘就是这样一呼一吸都有人下了好大力气去注意,这样的她偶尔会觉得不自在,但最终的结果是值得的。即使是在她相当不适应气候的吕宋,已经三个多月了,她就连一声咳嗽也不曾闻过。有的时候恍惚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离开大明,不过是家里新建了一个西夷人风格的院子,她在这里小住而已。
祯娘自己是这样的,这些掌柜的们身价不菲,自然也生活得不错,但必然是远远比不上祯娘的。这样说是让他们有事尽可以来求助自己,毕竟是在异国他乡,原本的小事在这里或许都很难办呢!
在生意人的文化里面,东家和掌柜的、伙计等人近似于亲人关系。在这些特殊的亲人组成的大家庭里,东家就类似于大家长,据说在一些规矩旧的地方,还管着东家叫爹叫娘呢!
祯娘祯娘这里不至于如此,但那种习惯带来的影响还在。因此,即使祯娘年纪并不大,这些掌柜的和伙计还是天然地拿她做家长尊敬。而家里的大家长要照顾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更不会拒绝。因此以苗修远为首的一众掌柜并不客气,立刻就应承下了祯娘的照顾。
又说了几句生活话,掌柜的才放下了丫头们端来的今年新茶,与祯娘说道:“东家,您原本打算的在吕宋做产业,是两头并行。一头用金矿连着金银矿也,大力进金银,为兴业钱庄发钞做准备。另外一头就是甘蔗种植和榨糖厂,而这同样不单纯,这连着您在西夷人那里的生意。”
当初祯娘可是在西夷人那里买下了产业,包括码头的仓库、办公楼、出货渠道等。之前主做的是一个中间人——利用东家的大明背景取得大明海商的信任,在一众西夷人码头的收货公司里立刻出挑起来。
这些年,就光是吃中间的差价,就赚的不少了,还简单稳定。每回祯娘看那边的账本,总要感叹。世上果然从来是不公平的,有的生意如何努力,绞尽脑汁地去做,做的又新奇又周全,最后赚的利润或许还不如另一个生意随便做做!
祯娘在这里并没有打断的意思,于是那掌柜便接着道:“金银矿那边其实并没有什么操作的余地,也就是一些‘笨生意’而已,到时候比照着业内的现成例子,做起来也便宜。只是榨糖厂和甘蔗种植还要好生斟酌一番,不知道东家有什么打算。”
这话其实说的很‘油’了,什么叫做金银矿那边就是一些‘笨生意’?虽然相比一些生意确实没那么‘聪明’,但其实里面还是有许多猫腻许多操作空间的。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金银矿的事和钱庄沾染地太深了,这属于兴业一系的地盘,随便染指说的不好听就叫做捞过界了。
有分寸,这是在大家族里头做掌柜做伙计都要晓得的眼色。而不随便跨到别人的地盘上,就是一种有分寸。
祯娘做了这些年的‘大家长’,这些早就是她眼里玩剩下的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该晓得这种规矩有多么根深蒂固。根深蒂固到了,祯娘轻易也不会去动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祯娘也能理解。
这些掌柜的们在一个东家手下讨生活,运气好的遇到一些好人,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也不用多想有的没的。但这种运气不是人人都有的,更多的人要注意与自己这些同僚相处,并且暗中有所防备。
同僚之间有合作的时候,当然也有竞争的时候,只要有上进心的话。每个人都是想更多地得到东家赏识,然后走到更高的位置。而更高的位置,越是到后面就越少,迟迟早早都是要直接竞争起来的。
如果是一些良性的竞争,那还好一些,大家纯粹用能力和成果说话。赢地光明正大,输的心服口服,无论怎样也不会有什么乱子。但良性的竞争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转变,盘外招使出来的时候可是很多的。
在这样的处境之中,自觉的树立一些规矩,这些隐形的规矩等于是设了一个限制,至少让竞争不至于惨烈,也尽可能避免了直接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商场上一些潜规则没有差别,都是为了防止竞争到了最后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到时候谁都得不了好!
所以祯娘轻轻放过了关于金银矿的事情,只是道:“这件事么,其实说起来新大陆阿美利加那边有最便宜的白银,只可惜路途遥远,海上风险太大,不然我宁愿派人去那边运白银。黄金的话,除了吕宋这边,还有倭国那边可以想想办法——算了!我再找其他人一并料理就是了。”
祯娘摇摇头转而道:“你们还是打理糖业这边罢!这边原来是刘掌柜总理的,本也十分合适。只是以后糖业的事情并不只是糖业的事情而已,这里连着一整条与外国那边的线,这就繁杂庞大起来,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调度的了。”
糖是祯娘与外国交易的主要商品,就好比那些海商的瓷器、茶叶、丝绸一样,很多时候大海商同时也是瓷器商、茶商、布商。因此祯娘自然要好好打理这一宗生意,实际上她做的很好呢!
祯娘手下榨糖厂出来的糖,大概是因为种植得当,生产的时候也是取了大明和西夷生产各自的优点,因此质量确实更好,品种也更加多样。加上祯娘费力打造,树立起来皇家御供这一金灿灿的牌子,在西夷那边大受欢迎,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
这当然是极好的,有这样受欢迎的商品做交换,和外国的生意自然一直很顺利。特别是祯娘得到海外的小岛种植甘蔗建立榨糖厂之后,根本不必走海关,直接从南洋各国的港口上上船,数量不受限制,生意大的惊人呢!
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祯娘的糖业帝国还不够庞大,因此还没有和自己的外国部署彻底搭上,也没有和自己的海贸生意十分紧密。实际上,这些生意虽然相关,却有一些各行其是的味道。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祯娘很清楚,就是他们各自还没有成长起来,成长到超出自己领域,和其他领域紧密联动起来。而这样的未来预期,正是祯娘将来的目标!
关于这些,之前祯娘也和几个掌柜偶尔提过一两句,只是心里始终理不出一个头绪。因此趁着这个机会道:“这件事在我脑子里也始终是一笔账,只是没有个让我觉得能干干净净理清楚的章程,这一回大家就来说一说,最好是这几日就整理出来,也是接下来好办事!”
祯娘办事就是这样,一但决定了就绝不拖泥带水。按照她的说法,这就是快事快办,办事情不就是赶早不赶迟?早一些总比晚一些要好罢!因此就想趁着这个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原本犹豫的糖业部署。 ↑返回顶部↑
这样的她到了吕宋之后却没有患上半点病症,在忙忙碌碌准备金矿竞标大会和吕宋新城建造的时候她甚至没什么好休息,饶是这样她也健健康康度过了最容易水土不服的时间,现在已经相对适应吕宋这边了。
这其中的原因说出来也简单的很,无非就是她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怕祯娘在这边水土不服,祯娘自进吕宋开始,一应生活起居都尽力像原本在泉州时靠拢。这一点,甚至严苛到了一套茶杯、一把梳子。
至于饮食那更不必说,有些在吕宋定居的大明百姓并不能习惯这边本土的果蔬,干脆自己开地种菜,种的当然是家乡的蔬菜。后来这些蔬菜不只是自己食用,也用来卖给那些老乡。而祯娘自入总督府起,并没有吃过一样吕宋这边的特产,一饮一食全都仿佛在大明一样。
这听起来有些夸张,祯娘有时候也很想品尝一番本土特产。但是不行,至少段时间不行。按照带来大夫和嬷嬷们的说法,她现在正是骤然转换了居住之地,这时候身体敏感,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引发病症,不能不慎重。当然,也不必担忧,等到呆上一年半载,就不用这般小心翼翼了。
所有人都花费比在泉州时候更多的心力来照顾祯娘,这上头从比在泉州时候频繁地多请平安脉就看得出来了。就连祯娘泡澡都特意开了药粉,就是防微杜渐,怕祯娘有个万一!
祯娘就是这样一呼一吸都有人下了好大力气去注意,这样的她偶尔会觉得不自在,但最终的结果是值得的。即使是在她相当不适应气候的吕宋,已经三个多月了,她就连一声咳嗽也不曾闻过。有的时候恍惚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离开大明,不过是家里新建了一个西夷人风格的院子,她在这里小住而已。
祯娘自己是这样的,这些掌柜的们身价不菲,自然也生活得不错,但必然是远远比不上祯娘的。这样说是让他们有事尽可以来求助自己,毕竟是在异国他乡,原本的小事在这里或许都很难办呢!
在生意人的文化里面,东家和掌柜的、伙计等人近似于亲人关系。在这些特殊的亲人组成的大家庭里,东家就类似于大家长,据说在一些规矩旧的地方,还管着东家叫爹叫娘呢!
祯娘祯娘这里不至于如此,但那种习惯带来的影响还在。因此,即使祯娘年纪并不大,这些掌柜的和伙计还是天然地拿她做家长尊敬。而家里的大家长要照顾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更不会拒绝。因此以苗修远为首的一众掌柜并不客气,立刻就应承下了祯娘的照顾。
又说了几句生活话,掌柜的才放下了丫头们端来的今年新茶,与祯娘说道:“东家,您原本打算的在吕宋做产业,是两头并行。一头用金矿连着金银矿也,大力进金银,为兴业钱庄发钞做准备。另外一头就是甘蔗种植和榨糖厂,而这同样不单纯,这连着您在西夷人那里的生意。”
当初祯娘可是在西夷人那里买下了产业,包括码头的仓库、办公楼、出货渠道等。之前主做的是一个中间人——利用东家的大明背景取得大明海商的信任,在一众西夷人码头的收货公司里立刻出挑起来。
这些年,就光是吃中间的差价,就赚的不少了,还简单稳定。每回祯娘看那边的账本,总要感叹。世上果然从来是不公平的,有的生意如何努力,绞尽脑汁地去做,做的又新奇又周全,最后赚的利润或许还不如另一个生意随便做做!
祯娘在这里并没有打断的意思,于是那掌柜便接着道:“金银矿那边其实并没有什么操作的余地,也就是一些‘笨生意’而已,到时候比照着业内的现成例子,做起来也便宜。只是榨糖厂和甘蔗种植还要好生斟酌一番,不知道东家有什么打算。”
这话其实说的很‘油’了,什么叫做金银矿那边就是一些‘笨生意’?虽然相比一些生意确实没那么‘聪明’,但其实里面还是有许多猫腻许多操作空间的。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金银矿的事和钱庄沾染地太深了,这属于兴业一系的地盘,随便染指说的不好听就叫做捞过界了。
有分寸,这是在大家族里头做掌柜做伙计都要晓得的眼色。而不随便跨到别人的地盘上,就是一种有分寸。
祯娘做了这些年的‘大家长’,这些早就是她眼里玩剩下的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该晓得这种规矩有多么根深蒂固。根深蒂固到了,祯娘轻易也不会去动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祯娘也能理解。
这些掌柜的们在一个东家手下讨生活,运气好的遇到一些好人,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也不用多想有的没的。但这种运气不是人人都有的,更多的人要注意与自己这些同僚相处,并且暗中有所防备。
同僚之间有合作的时候,当然也有竞争的时候,只要有上进心的话。每个人都是想更多地得到东家赏识,然后走到更高的位置。而更高的位置,越是到后面就越少,迟迟早早都是要直接竞争起来的。
如果是一些良性的竞争,那还好一些,大家纯粹用能力和成果说话。赢地光明正大,输的心服口服,无论怎样也不会有什么乱子。但良性的竞争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转变,盘外招使出来的时候可是很多的。
在这样的处境之中,自觉的树立一些规矩,这些隐形的规矩等于是设了一个限制,至少让竞争不至于惨烈,也尽可能避免了直接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商场上一些潜规则没有差别,都是为了防止竞争到了最后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到时候谁都得不了好!
所以祯娘轻轻放过了关于金银矿的事情,只是道:“这件事么,其实说起来新大陆阿美利加那边有最便宜的白银,只可惜路途遥远,海上风险太大,不然我宁愿派人去那边运白银。黄金的话,除了吕宋这边,还有倭国那边可以想想办法——算了!我再找其他人一并料理就是了。”
祯娘摇摇头转而道:“你们还是打理糖业这边罢!这边原来是刘掌柜总理的,本也十分合适。只是以后糖业的事情并不只是糖业的事情而已,这里连着一整条与外国那边的线,这就繁杂庞大起来,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调度的了。”
糖是祯娘与外国交易的主要商品,就好比那些海商的瓷器、茶叶、丝绸一样,很多时候大海商同时也是瓷器商、茶商、布商。因此祯娘自然要好好打理这一宗生意,实际上她做的很好呢!
祯娘手下榨糖厂出来的糖,大概是因为种植得当,生产的时候也是取了大明和西夷生产各自的优点,因此质量确实更好,品种也更加多样。加上祯娘费力打造,树立起来皇家御供这一金灿灿的牌子,在西夷那边大受欢迎,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
这当然是极好的,有这样受欢迎的商品做交换,和外国的生意自然一直很顺利。特别是祯娘得到海外的小岛种植甘蔗建立榨糖厂之后,根本不必走海关,直接从南洋各国的港口上上船,数量不受限制,生意大的惊人呢!
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祯娘的糖业帝国还不够庞大,因此还没有和自己的外国部署彻底搭上,也没有和自己的海贸生意十分紧密。实际上,这些生意虽然相关,却有一些各行其是的味道。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祯娘很清楚,就是他们各自还没有成长起来,成长到超出自己领域,和其他领域紧密联动起来。而这样的未来预期,正是祯娘将来的目标!
关于这些,之前祯娘也和几个掌柜偶尔提过一两句,只是心里始终理不出一个头绪。因此趁着这个机会道:“这件事在我脑子里也始终是一笔账,只是没有个让我觉得能干干净净理清楚的章程,这一回大家就来说一说,最好是这几日就整理出来,也是接下来好办事!”
祯娘办事就是这样,一但决定了就绝不拖泥带水。按照她的说法,这就是快事快办,办事情不就是赶早不赶迟?早一些总比晚一些要好罢!因此就想趁着这个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原本犹豫的糖业部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