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节(3 / 4)
但李渊也没想到,接下来居然这么诡异而顺利,都布可汗的自刎逼得李善不得不冒险出击,虽然在前些时日接到战报时候有过悔意,但一切都以完美的方式落幕。
李善这封军报详细的叙述了从并州开始的追击,苏定方、尉迟恭的突袭雁门关,程名振、黄君汉在蔚州的死战,以及定襄县的大火,到最后将突厥困于死地。
“朕数年前即言,此为世间第一流!”李渊大笑着看向李世民,“二郎,以你观之,如何?”
“略有弄险,但怀仁筹谋得当。”李世民笑着点头,“若是早生十年……”
“哈哈哈,此所谓惺惺相惜。”李渊啧啧道:“也难怪怀仁早择二郎,那时二郎还不肯接纳呢。”
李世民拱手道:“是孩儿之错,幸有父亲慧眼。”
听儿子这么吹捧,李渊更是得意……二郎统兵无敌,定关中,固河东,中原一战擒两王,抵定天下,可以说大唐之所以能在建国短短四五年一统天下,李世民才是no1。
但在天下一统之后,大唐的敌人是强大的突厥,而屡屡击败突厥的李善却是李渊一手简拔而起,这让李渊如何不扬眉吐气呢?
新进宰辅郑善果算是宰辅中相对与李善不太熟悉的,回忆起适才的战报,不禁啧啧称奇,隋唐两朝名将辈出,但如此年少就有如此军功,更有如此胆略的,除了李怀仁也只有太子了。
不过两仪殿内,李渊、李世民父子谈笑风生,而下面的宰辅都凝神闭息,都没有开口附和,只偶尔交换几个眼神。
李渊也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了,蹙眉问道:“如此大捷,子聪似有不悦?”
诸位宰辅中,陈叔达是性情最为刚烈的,或者说是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的,径直道:“代州大捷诚然有功,然魏嗣王以露布报捷,太过妄为。”
其他的几个宰辅都不吭声,有的如中书令萧瑀、尚书省右仆射郑善果也是这么想的,你李怀仁频频立功,先败都布可汗,后溃突利可汗,还以露布报捷,太过狂妄了……或者说太过跋扈了。
陛下倒是信重你,但太子殿下这边不会心生忌惮吗?
太过张扬!
有的如尚书省左仆射以及额外被召入两仪殿议事的吏部尚书杜如晦,这两位也保持沉默,那是心里有数……李怀仁与太子殿下之间的关系可不像朝臣认为的那样,更加紧密,相互之间也更加坦然。
还有如门下省侍中凌敬这种……只顾着看热闹了,按照某个人写好的剧本,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开口就行了。
李世民笑吟吟道:“突厥凌中土数十年,魏嗣王李怀仁先后败突厥三位可汗,战功赫赫,于军中威望极隆,难道诸位以为如此,父亲便有猜忌之心吗?”
“陛下自晋阳起兵,负天下之望,选用良臣名将,用人不疑。”萧瑀起身道:“魏嗣王数度救驾,其忠无需言表,但毕竟年少,如此张扬,非长久之道,还请陛下斥责。”
李渊呵呵笑着捋须,“朕信得过怀仁。”
一旁的李世民笑着接口道:“如此说来,诸位是觉得孤有猜忌之心了?”
“殿下说笑了。”房玄龄不得不起身说了些场面话。
其实等李渊回过神来,也察觉到了异样,数年来李善统兵大捷也不是一两次了,但以露布报捷却是第一次,不太像是他的风格。
这时候,给众人解惑的人出现了。
侍者通报后,平阳公主大步走近两仪殿……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以军功留于青史的公主并不是个权欲心很重的人,基本上不参与朝政,最近几年甚至都不染军权,顶多是节制禁军,护卫皇城。
所以,平阳公主进两仪殿,只可能是因为魏嗣王李怀仁。
宰辅中对这一幕最为熟悉的是陈叔达与萧瑀,这两位记得很多次……平阳公主携信入殿,那时候李善还在代县呢。
李渊也并不意外的拆开信看了几眼,还没看完就大喜拍案,“怀仁,怀仁!”
李世民看似好奇的问道:“父亲?”
“繁峙一战,突厥或死或降,小部窜入恒山,突利可汗被困于山间,难以遁逃。”李渊高声道:“此战之后,突厥无力矣!” ↑返回顶部↑
李善这封军报详细的叙述了从并州开始的追击,苏定方、尉迟恭的突袭雁门关,程名振、黄君汉在蔚州的死战,以及定襄县的大火,到最后将突厥困于死地。
“朕数年前即言,此为世间第一流!”李渊大笑着看向李世民,“二郎,以你观之,如何?”
“略有弄险,但怀仁筹谋得当。”李世民笑着点头,“若是早生十年……”
“哈哈哈,此所谓惺惺相惜。”李渊啧啧道:“也难怪怀仁早择二郎,那时二郎还不肯接纳呢。”
李世民拱手道:“是孩儿之错,幸有父亲慧眼。”
听儿子这么吹捧,李渊更是得意……二郎统兵无敌,定关中,固河东,中原一战擒两王,抵定天下,可以说大唐之所以能在建国短短四五年一统天下,李世民才是no1。
但在天下一统之后,大唐的敌人是强大的突厥,而屡屡击败突厥的李善却是李渊一手简拔而起,这让李渊如何不扬眉吐气呢?
新进宰辅郑善果算是宰辅中相对与李善不太熟悉的,回忆起适才的战报,不禁啧啧称奇,隋唐两朝名将辈出,但如此年少就有如此军功,更有如此胆略的,除了李怀仁也只有太子了。
不过两仪殿内,李渊、李世民父子谈笑风生,而下面的宰辅都凝神闭息,都没有开口附和,只偶尔交换几个眼神。
李渊也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了,蹙眉问道:“如此大捷,子聪似有不悦?”
诸位宰辅中,陈叔达是性情最为刚烈的,或者说是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的,径直道:“代州大捷诚然有功,然魏嗣王以露布报捷,太过妄为。”
其他的几个宰辅都不吭声,有的如中书令萧瑀、尚书省右仆射郑善果也是这么想的,你李怀仁频频立功,先败都布可汗,后溃突利可汗,还以露布报捷,太过狂妄了……或者说太过跋扈了。
陛下倒是信重你,但太子殿下这边不会心生忌惮吗?
太过张扬!
有的如尚书省左仆射以及额外被召入两仪殿议事的吏部尚书杜如晦,这两位也保持沉默,那是心里有数……李怀仁与太子殿下之间的关系可不像朝臣认为的那样,更加紧密,相互之间也更加坦然。
还有如门下省侍中凌敬这种……只顾着看热闹了,按照某个人写好的剧本,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开口就行了。
李世民笑吟吟道:“突厥凌中土数十年,魏嗣王李怀仁先后败突厥三位可汗,战功赫赫,于军中威望极隆,难道诸位以为如此,父亲便有猜忌之心吗?”
“陛下自晋阳起兵,负天下之望,选用良臣名将,用人不疑。”萧瑀起身道:“魏嗣王数度救驾,其忠无需言表,但毕竟年少,如此张扬,非长久之道,还请陛下斥责。”
李渊呵呵笑着捋须,“朕信得过怀仁。”
一旁的李世民笑着接口道:“如此说来,诸位是觉得孤有猜忌之心了?”
“殿下说笑了。”房玄龄不得不起身说了些场面话。
其实等李渊回过神来,也察觉到了异样,数年来李善统兵大捷也不是一两次了,但以露布报捷却是第一次,不太像是他的风格。
这时候,给众人解惑的人出现了。
侍者通报后,平阳公主大步走近两仪殿……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以军功留于青史的公主并不是个权欲心很重的人,基本上不参与朝政,最近几年甚至都不染军权,顶多是节制禁军,护卫皇城。
所以,平阳公主进两仪殿,只可能是因为魏嗣王李怀仁。
宰辅中对这一幕最为熟悉的是陈叔达与萧瑀,这两位记得很多次……平阳公主携信入殿,那时候李善还在代县呢。
李渊也并不意外的拆开信看了几眼,还没看完就大喜拍案,“怀仁,怀仁!”
李世民看似好奇的问道:“父亲?”
“繁峙一战,突厥或死或降,小部窜入恒山,突利可汗被困于山间,难以遁逃。”李渊高声道:“此战之后,突厥无力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