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一四 国是定(2 / 4)
过了一会探骑回来道:“禀都督,前面是有一干的文臣在外金水河跳河,有的已经淹死了,尸体塞满了金水桥桥拱。有的还没死,正在挣扎!”
李彦直淡淡哦了一声,脸上并无意外之色,魏良弼道:“我去看看。”飞步前往,到了外金水桥边一张望,认得底下几张脸孔,便跑回来道:“都是一些弹劾过大都督的官员。这些人啊,是畏罪自杀!”
其实大明官员弹劾长官,甚至弹劾皇帝都没罪,这一个“畏罪自杀”的“罪”却是魏良弼自己给定的。
李彦直骂道:“胡闹!胡闹!我不过按约进京,他们无端端的跳什么河!”又吩咐李义久:“带一队人马去,没死的给我救起来,穿上官袍准备参加朝会廷议。死了的也给我捞起来!把尸体送回家去!”
魏良弼等听了,无不背脊一阵冰凉,怕得厉害。
张居正道:“大都督,似乎该发个通令告知全城,免得人心慌乱。”这“大都督”本是魏良弼拍马屁杜撰,但该管兵部的张居正此刻却直接给叫了出来。
李彦直点头道:“正该如此,我此次入京并无恶意,但大家好像误会了。”
魏良弼等文官在旁听了心想:“误会个什么?难道你这次进来,不是要来谋朝篡位?”
张居正便传下命令去,派一部分往京师各大街告知百姓,说大都督此番进京,只是准备请皇帝阁老阅兵,并非拥军作乱,京师上下无需惊慌,亦欢迎百姓前来观看。
通令传出,哪家百姓肯信?人人都缩在家里,不敢出来。
只有那数千新学学子,以及开海派的商家、伙计及其家人朋友,听到通令后从京师各处涌了出来,口呼“都督”、“公爷”,夹道欢迎。胡宗宪早有安排,已派出部队维持秩序,李彦直命部队暂时停驻,在马上不断向拥护自己的学子商人挥手示意。
一日之前,京师还是反李派占上风,只一日之间,明晃晃的刀剑一亮,反对的声音便消失得几乎一干二净,承天门前、外金水桥对面,尽是拥护李彦直的呼声。
与此同时,风启已安排人去“邀请”在京文武百官以及退休“国老”,李彦直可不是王直,京城的官员权位如何,职司如何,住在哪里,自有风启、张管家一干人打听得清清楚楚,几队骑兵发出去,不久便将要害部门还没跳河死的京官请了个十之八九,却还有十之一二闭门不肯出来,则由张居正酌情处置。
蒋逸凡更亲入宫中,邀请皇帝以及内阁大学士出宫。
高拱见蒋逸凡入阁,怒道:“镇海公奉命进京,怎么现在还不来?却在外面聚众喧闹,是何道理?”
蒋逸凡暗中咋舌,心想:“这小老儿,到现在还这么强项,他是骨头真硬,还是自知已败,破罐子破摔?”也不敢在这里得罪他,反正话已带到,就退了下去,再去请皇帝。不想走到半路就遇上了龙驾——原来冯保收到风声,已经提前一步把皇帝请来了。
高拱听说皇帝也被“劫持”了,心中发苦,痛声道:“百年基业,就此沦丧了!”
李春芳上前道:“高阁老,你当真还要为朱家守节么?”
这十余年下来,天下政权收归内阁,许多官员士子的观念都已大大改变,只知相尊,不知君恩了。他们反对李彦直,争的更多是要以文压武,维护儒士的政治特权,并非要为朱家尽忠——比如李春芳,他和李彦直乃是同年,这份关系当真是铁得不能再铁,只要他肯靠过去,也无需多大的贡献,但求无过,将来便总能混个宰相、副宰相当当,因此心里虽不赞成李彦直用武力,对自己的前程性命倒也不太担心,对朱家则颇无留恋之意。
“朱家,朱家……”高拱呢喃着,眉宇间的表情,似乎觉得李春芳也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心想:“他是状元之才,尤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本来他认为有一个人是可以理解自己的,但那个人现在却已经背叛了!
“春芳……”高拱道:“本来,我也不是一定要为朱家守节,但如今,却逼得我不得不做这个忠臣了!李哲啊李哲,你错了,你错得厉害啊!你这一动兵,纵然给你一时得了天下,千古之后也难逃王莽之名啊!”
他昂起了头,翘起了胡子,掳起了官袍,怒冲冲向奉天门跑来。
明朝的奉天门,即清代的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门外有内金水河护城,河上横架五座石桥,即内金水桥。
奉天门是大明皇帝“御门听政”之处,皇帝接收臣下的朝拜奏疏,以及办法诏令都在这里。
这时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奉天门朝鼓早已响起,文武百官被“邀请”了个齐整,在奉天门丹墀东西相向而立,奉天门上设两宝座,都是龙椅,只是却用珠帘围了起来,嘉靖和隆庆老少两个皇帝坐在里面,给百官的感觉就像他们是两尊土偶一般,只当拿来拜,不用理会。皇帝之下是几张椅子——那是留给阁老坐的,阁老座位对面,则是徐阶等致仕国老的座位了。
李彦直在数十武将、数十文官的拥护下,骑马过了金水桥,且从最中间的“御路桥”走过来——这是只有天子才走得的路!众官员一望见心里便都亮堂了。
杨博忽然冷笑一声,对国老班子中的徐阶道:“徐相,你收的好徒弟啊!”
徐阶淡淡道:“岂敢岂敢?我哪里敢做他的师父?”
不片刻,便有两人同时撞了进来,一个是从外边来的李彦直,身上风尘仆仆,一个是从内阁跑来的高拱,一脸气喘吁吁。 ↑返回顶部↑
李彦直淡淡哦了一声,脸上并无意外之色,魏良弼道:“我去看看。”飞步前往,到了外金水桥边一张望,认得底下几张脸孔,便跑回来道:“都是一些弹劾过大都督的官员。这些人啊,是畏罪自杀!”
其实大明官员弹劾长官,甚至弹劾皇帝都没罪,这一个“畏罪自杀”的“罪”却是魏良弼自己给定的。
李彦直骂道:“胡闹!胡闹!我不过按约进京,他们无端端的跳什么河!”又吩咐李义久:“带一队人马去,没死的给我救起来,穿上官袍准备参加朝会廷议。死了的也给我捞起来!把尸体送回家去!”
魏良弼等听了,无不背脊一阵冰凉,怕得厉害。
张居正道:“大都督,似乎该发个通令告知全城,免得人心慌乱。”这“大都督”本是魏良弼拍马屁杜撰,但该管兵部的张居正此刻却直接给叫了出来。
李彦直点头道:“正该如此,我此次入京并无恶意,但大家好像误会了。”
魏良弼等文官在旁听了心想:“误会个什么?难道你这次进来,不是要来谋朝篡位?”
张居正便传下命令去,派一部分往京师各大街告知百姓,说大都督此番进京,只是准备请皇帝阁老阅兵,并非拥军作乱,京师上下无需惊慌,亦欢迎百姓前来观看。
通令传出,哪家百姓肯信?人人都缩在家里,不敢出来。
只有那数千新学学子,以及开海派的商家、伙计及其家人朋友,听到通令后从京师各处涌了出来,口呼“都督”、“公爷”,夹道欢迎。胡宗宪早有安排,已派出部队维持秩序,李彦直命部队暂时停驻,在马上不断向拥护自己的学子商人挥手示意。
一日之前,京师还是反李派占上风,只一日之间,明晃晃的刀剑一亮,反对的声音便消失得几乎一干二净,承天门前、外金水桥对面,尽是拥护李彦直的呼声。
与此同时,风启已安排人去“邀请”在京文武百官以及退休“国老”,李彦直可不是王直,京城的官员权位如何,职司如何,住在哪里,自有风启、张管家一干人打听得清清楚楚,几队骑兵发出去,不久便将要害部门还没跳河死的京官请了个十之八九,却还有十之一二闭门不肯出来,则由张居正酌情处置。
蒋逸凡更亲入宫中,邀请皇帝以及内阁大学士出宫。
高拱见蒋逸凡入阁,怒道:“镇海公奉命进京,怎么现在还不来?却在外面聚众喧闹,是何道理?”
蒋逸凡暗中咋舌,心想:“这小老儿,到现在还这么强项,他是骨头真硬,还是自知已败,破罐子破摔?”也不敢在这里得罪他,反正话已带到,就退了下去,再去请皇帝。不想走到半路就遇上了龙驾——原来冯保收到风声,已经提前一步把皇帝请来了。
高拱听说皇帝也被“劫持”了,心中发苦,痛声道:“百年基业,就此沦丧了!”
李春芳上前道:“高阁老,你当真还要为朱家守节么?”
这十余年下来,天下政权收归内阁,许多官员士子的观念都已大大改变,只知相尊,不知君恩了。他们反对李彦直,争的更多是要以文压武,维护儒士的政治特权,并非要为朱家尽忠——比如李春芳,他和李彦直乃是同年,这份关系当真是铁得不能再铁,只要他肯靠过去,也无需多大的贡献,但求无过,将来便总能混个宰相、副宰相当当,因此心里虽不赞成李彦直用武力,对自己的前程性命倒也不太担心,对朱家则颇无留恋之意。
“朱家,朱家……”高拱呢喃着,眉宇间的表情,似乎觉得李春芳也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心想:“他是状元之才,尤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本来他认为有一个人是可以理解自己的,但那个人现在却已经背叛了!
“春芳……”高拱道:“本来,我也不是一定要为朱家守节,但如今,却逼得我不得不做这个忠臣了!李哲啊李哲,你错了,你错得厉害啊!你这一动兵,纵然给你一时得了天下,千古之后也难逃王莽之名啊!”
他昂起了头,翘起了胡子,掳起了官袍,怒冲冲向奉天门跑来。
明朝的奉天门,即清代的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门外有内金水河护城,河上横架五座石桥,即内金水桥。
奉天门是大明皇帝“御门听政”之处,皇帝接收臣下的朝拜奏疏,以及办法诏令都在这里。
这时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奉天门朝鼓早已响起,文武百官被“邀请”了个齐整,在奉天门丹墀东西相向而立,奉天门上设两宝座,都是龙椅,只是却用珠帘围了起来,嘉靖和隆庆老少两个皇帝坐在里面,给百官的感觉就像他们是两尊土偶一般,只当拿来拜,不用理会。皇帝之下是几张椅子——那是留给阁老坐的,阁老座位对面,则是徐阶等致仕国老的座位了。
李彦直在数十武将、数十文官的拥护下,骑马过了金水桥,且从最中间的“御路桥”走过来——这是只有天子才走得的路!众官员一望见心里便都亮堂了。
杨博忽然冷笑一声,对国老班子中的徐阶道:“徐相,你收的好徒弟啊!”
徐阶淡淡道:“岂敢岂敢?我哪里敢做他的师父?”
不片刻,便有两人同时撞了进来,一个是从外边来的李彦直,身上风尘仆仆,一个是从内阁跑来的高拱,一脸气喘吁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