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 / 4)
然而形势比人强,不低头也得低头,不然就等着玩完儿吧。
凭良心来说,李家大佬们觉得就凭自己这个脆弱的小身板儿,大概是经不起妹妹的愤怒一击的。到时候皇位还没坐上去,反倒是先见了列祖列宗,而且还不敢告状,说是被妹妹打死的实在是太怂爆了,何苦来哉呢。
本来大家就相互不服气,既然大家都服气谨欢,那就谨欢上位嘛,多完美的计划呢。
四两固然可以拨千斤,可有时候“一力降十惠”的效果更加惊人。
对于造反的成果问题大家都没有任何意见,于是乎会议的进程十分顺利地进展到了怎么造反这个问题上来。
哦?你说造反是大罪,身为臣子本该护卫皇帝,怎么能生出如此大不敬之心呢?抱歉,我们李家老祖宗是胡人,不讲道理的,就是这么野蛮咯。
幸好袁天罡这会儿还在江都,不然非得吐出一口老血给谨欢看不可。要名声的时候就拿出《道德经》说自己是老子后裔,要实惠的时候就说自己有胡人血统,合着正反话全都被你给说了,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呢你!
今天在场的众人,谨欢那是久经其阵的。天底下最不要脸的地方就是皇宫,她当了那么多年的皇族,早就不知道脸和节操是什么东西了。而李渊这一辈的人又都是在官场之上摸爬滚打已久的,固然要脸,可在天大的利益面前,脸面这种浮夸的东西,一文钱一斤都卖不出去,不要也就不要了。
唯一觉得还有几分别扭的大概就只有李建成了。
谨欢将他带来的意思很明显,其他人在看到建成之后心里也就明白了三房这对兄妹的想法。难怪李渊乐呵呵的一点都不反对呢,合着小妹压根就不打算成亲,皇位到最后还是落在建成的头上,好处是自己儿子得了,李渊又怎么可能啰唣呢。
事实上谨欢直接选定建成为继承人的行为也的确让李家人心里更松快了一些。
李家人打下来的天下,自然就该是李家人来继承,就算是谨欢亲生的孩子,就算他也姓李,可他终究有自己的父亲,到了那时候,这天下会不会因此而改姓还真没人知道。没有人愿意自己提着脑袋拼回来的事业落入他人袋中,两相比较之下,谨欢直接择定李建成为继承人的行为就让大家心情很愉悦了。
啊,果然是我们李家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李家的利益啊。
连造反的方案都有了,说李建成还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就纯粹是扯淡了。打从当年给皇孙们撒了痒痒粉之后,李建成就不把杨家当回事儿了,可是看着叔伯们跟偷老母鸡的狐狸一样商量着诸般事情,李建成还是觉得哪里有种违和感。
约莫是这些偷鸡的狐狸太肥了?
第293章 大唐盛世
比起还年轻, 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的李建成来, 李家的诸位大佬们那都是历经风雨的典范了。能够历经几朝还顺顺利利活下来的人都不会是傻子,尤其他们李家, 从西魏开始, 历经北齐,北周, 再到如今的大隋,要说李家这帮大佬们只有武力没有脑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建成从小由谨欢带大,作为一个天老大,地老三,姑奶奶排中间的人来说,让她对所谓的皇帝产生敬畏之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开什么玩笑, 始皇帝的脑袋我都随便摸,杨坚杨广在我面前又算个什么!有这么一个良好的例子在前面,建成对于造反整件事是没有恐惧之心的, 他几乎是盲目地相信谨欢, 反正只要是姑姑要做的,就一定会成功的。
可李家大佬们都是真正的人精,他们心中对于皇权的敬畏的确要比建成要强,可是换个角度来说,他们对于权势的渴望也比建成要强。
自从东晋覆灭, 南北朝动乱的这将近两百年中,王朝政权兴迭,就算是一统的大隋, 存在至今也不过是短短二十余年。这个国家已经乱了太久了,乱到只要看到合适的机会,大家的心就都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
尤其是在谨欢将陇西那边的布置详细地介绍了一番之后,大佬们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心越发不安分起来。
若说他们原本只有三分的底气,那么现在便有了五分,这样的大事,有了五分的希望,若是还不去拼搏一把,那他们和咸菜干又有什么区别呢!
家庭聚会开完,定下了“反隋大计”之后,一个个满脸酡红,如同醉酒一般走出了书房。搞得各家女眷和后辈都有点莫名其妙的,不是说好的去开会嘛,怎么一个个看着跟喝高了似的?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大佬们心里,未来可比喝酒美多了。
咦?什么?谨欢又酿酒了?
呔!你个不孝子,还不把酒坛子给老子我拿过来!
李孝恭的婚事和李家的家族大会顺利闭幕,诸位大佬们各自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至于小崽子们,则是全被留了下来。
尽管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前路总是曲折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将李家的未来放在谨欢身边才是最稳妥的做法。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一旦失败,唯有谨欢,才有护住李家未来的能力。至于说要去哪儿这个问题,不管是沿着丝绸之路去西域,还是沿着海路去琉球,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这只是最后的方案,大佬们将儿孙们留下来更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瞧瞧建成,再瞧瞧李琛,对于谨欢的教育能力,李家上下根本就是无理由的盲从,毕竟事实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们李家是军功起家,虽说现在也抓起了后代的文化教育,可是在李家上下,包括娘子军们看来,武力值才是真正最有保障性的东西。
国公府的后院有一块又大又平整的演武场,各家车轮战搞了一圈,居然都没让李建成出了小圆圈,霎时间,一个个看向谨欢的眼神就跟看神仙肉一样的,而且还绝对是那种吃一块就长寿十年的那种。
他们也不求儿孙能练习到李建成这样的地步,毕竟建成从小就打熬筋骨的事情他们多多少少也都耳闻了一些。只是就算不能完全像建成看齐,那么学上五六成,不不不,就算只能学到个三四成,那也是极大的提高啊。 ↑返回顶部↑
凭良心来说,李家大佬们觉得就凭自己这个脆弱的小身板儿,大概是经不起妹妹的愤怒一击的。到时候皇位还没坐上去,反倒是先见了列祖列宗,而且还不敢告状,说是被妹妹打死的实在是太怂爆了,何苦来哉呢。
本来大家就相互不服气,既然大家都服气谨欢,那就谨欢上位嘛,多完美的计划呢。
四两固然可以拨千斤,可有时候“一力降十惠”的效果更加惊人。
对于造反的成果问题大家都没有任何意见,于是乎会议的进程十分顺利地进展到了怎么造反这个问题上来。
哦?你说造反是大罪,身为臣子本该护卫皇帝,怎么能生出如此大不敬之心呢?抱歉,我们李家老祖宗是胡人,不讲道理的,就是这么野蛮咯。
幸好袁天罡这会儿还在江都,不然非得吐出一口老血给谨欢看不可。要名声的时候就拿出《道德经》说自己是老子后裔,要实惠的时候就说自己有胡人血统,合着正反话全都被你给说了,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呢你!
今天在场的众人,谨欢那是久经其阵的。天底下最不要脸的地方就是皇宫,她当了那么多年的皇族,早就不知道脸和节操是什么东西了。而李渊这一辈的人又都是在官场之上摸爬滚打已久的,固然要脸,可在天大的利益面前,脸面这种浮夸的东西,一文钱一斤都卖不出去,不要也就不要了。
唯一觉得还有几分别扭的大概就只有李建成了。
谨欢将他带来的意思很明显,其他人在看到建成之后心里也就明白了三房这对兄妹的想法。难怪李渊乐呵呵的一点都不反对呢,合着小妹压根就不打算成亲,皇位到最后还是落在建成的头上,好处是自己儿子得了,李渊又怎么可能啰唣呢。
事实上谨欢直接选定建成为继承人的行为也的确让李家人心里更松快了一些。
李家人打下来的天下,自然就该是李家人来继承,就算是谨欢亲生的孩子,就算他也姓李,可他终究有自己的父亲,到了那时候,这天下会不会因此而改姓还真没人知道。没有人愿意自己提着脑袋拼回来的事业落入他人袋中,两相比较之下,谨欢直接择定李建成为继承人的行为就让大家心情很愉悦了。
啊,果然是我们李家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李家的利益啊。
连造反的方案都有了,说李建成还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就纯粹是扯淡了。打从当年给皇孙们撒了痒痒粉之后,李建成就不把杨家当回事儿了,可是看着叔伯们跟偷老母鸡的狐狸一样商量着诸般事情,李建成还是觉得哪里有种违和感。
约莫是这些偷鸡的狐狸太肥了?
第293章 大唐盛世
比起还年轻, 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的李建成来, 李家的诸位大佬们那都是历经风雨的典范了。能够历经几朝还顺顺利利活下来的人都不会是傻子,尤其他们李家, 从西魏开始, 历经北齐,北周, 再到如今的大隋,要说李家这帮大佬们只有武力没有脑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建成从小由谨欢带大,作为一个天老大,地老三,姑奶奶排中间的人来说,让她对所谓的皇帝产生敬畏之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开什么玩笑, 始皇帝的脑袋我都随便摸,杨坚杨广在我面前又算个什么!有这么一个良好的例子在前面,建成对于造反整件事是没有恐惧之心的, 他几乎是盲目地相信谨欢, 反正只要是姑姑要做的,就一定会成功的。
可李家大佬们都是真正的人精,他们心中对于皇权的敬畏的确要比建成要强,可是换个角度来说,他们对于权势的渴望也比建成要强。
自从东晋覆灭, 南北朝动乱的这将近两百年中,王朝政权兴迭,就算是一统的大隋, 存在至今也不过是短短二十余年。这个国家已经乱了太久了,乱到只要看到合适的机会,大家的心就都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
尤其是在谨欢将陇西那边的布置详细地介绍了一番之后,大佬们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心越发不安分起来。
若说他们原本只有三分的底气,那么现在便有了五分,这样的大事,有了五分的希望,若是还不去拼搏一把,那他们和咸菜干又有什么区别呢!
家庭聚会开完,定下了“反隋大计”之后,一个个满脸酡红,如同醉酒一般走出了书房。搞得各家女眷和后辈都有点莫名其妙的,不是说好的去开会嘛,怎么一个个看着跟喝高了似的?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大佬们心里,未来可比喝酒美多了。
咦?什么?谨欢又酿酒了?
呔!你个不孝子,还不把酒坛子给老子我拿过来!
李孝恭的婚事和李家的家族大会顺利闭幕,诸位大佬们各自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至于小崽子们,则是全被留了下来。
尽管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前路总是曲折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将李家的未来放在谨欢身边才是最稳妥的做法。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一旦失败,唯有谨欢,才有护住李家未来的能力。至于说要去哪儿这个问题,不管是沿着丝绸之路去西域,还是沿着海路去琉球,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这只是最后的方案,大佬们将儿孙们留下来更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瞧瞧建成,再瞧瞧李琛,对于谨欢的教育能力,李家上下根本就是无理由的盲从,毕竟事实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们李家是军功起家,虽说现在也抓起了后代的文化教育,可是在李家上下,包括娘子军们看来,武力值才是真正最有保障性的东西。
国公府的后院有一块又大又平整的演武场,各家车轮战搞了一圈,居然都没让李建成出了小圆圈,霎时间,一个个看向谨欢的眼神就跟看神仙肉一样的,而且还绝对是那种吃一块就长寿十年的那种。
他们也不求儿孙能练习到李建成这样的地步,毕竟建成从小就打熬筋骨的事情他们多多少少也都耳闻了一些。只是就算不能完全像建成看齐,那么学上五六成,不不不,就算只能学到个三四成,那也是极大的提高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