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48节(2 / 4)
这个时候,一直扮演着背景板作陪, 毫无存在感的梁燕让婢女给王琅换了一杯茶。
王琅奇怪地扫了他一眼。
她提拔梁燕是因为他苦读上进、踏实细心, 出谋划策非他所长, 一直以来在王琅身边承担的职责比较接近秘书。但也正因为如此, 他很少离开王琅身边, 对王琅做的大事小事都看在眼里,很了解王琅的为人。
此时此刻,他绝不会毫无缘由地让人给她换茶, 一定是发现了某种她没注意的不利信号,在给她提醒。
是什么呢?
她扫了一眼新换的热茶,又扫了一眼下首的荀羡, 电光火石间, 一丝引起过她的疑问却被她忽略的痕迹闪过她的脑海。
荀羡到底为什么选择逃婚?
由于在史书上读到过这段记录, 她先入为主地将原因判定为少年人的幼稚任性,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当事人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要来会稽找她?
在两人你来我往的对话中, 有好几次荀羡反应激烈, 她不是没发现,可在发现之后, 她并没有予以重视, 而是一门心思专注于自己的目的, 自以为是地从自己重视的角度替他考虑, 丝毫没有抚慰他的情绪。
也难怪荀羡会觉得生气。
毕竟前者只能说明她愚蠢迟钝, 后者却说明她不尊重人。
在荀羡的价值观中, 后者显然是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她自己同样无法原谅这个错误发生在她身上,直到靠梁燕提醒才意识到。
她不着痕迹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与此同时,已经形成本能的政治嗅觉开始运作,一个顺理成章的推测冒上脑海——
荀羡之所以如此在乎他的婚姻,或许不仅出于他的道德观,也因为他对自己未来的政治立场有所设想。
东晋的几位驸马中,刘惔和王献之都是风流名士,自身并无政治野心,对婚事的态度也在反抗不果后逐渐接受,成为皇室选婿的典范。
王敦和桓温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
两人婚前从未表达过对尚公主的不满,痛快顺畅地做了驸马,借助与皇室的姻亲关系迅速攫取利益。等到自身实力成长壮大,他们就开始策划谋反,一步步侵吞夺取司马氏的天下,将被榨干利用价值的妻子疏远(桓温)、遗弃(王敦)。
基于“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讽刺现实,人们不仅不会责怪他们忘恩负义,反而会美其名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但从原本历史中荀羡的行为,以及这几年王琅对荀羡的了解来看,荀羡其人有政治进取心,却不是王敦、桓温式的枭雄。在某些选择上,他有点像他六世祖的那位荀令君荀彧,生食汉禄,死为汉臣,道德感相对较强。
如果他觉得自己未来的所作所为将损害到司马氏的利益,那么娶了公主、享受司马氏对驸马优待的他将无法原谅自己。
这么一想,荀羡提起拒婚的理由,张口就是“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
难道他……
青瓷杯里,新沏入的茶汤还在微微打旋,坐在案几后的王琅已经三次变幻心情,一次比一次更具冲击。
到了这最后一次,她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脏砰砰乱跳的声音,投向荀羡的目光也不再从容在握,而流露出几分未经掩饰的惊异。
荀羡无疑也接收到了她的转变,情绪从原本的不满转变为困惑。
她定定神,将茶盏拨到案几边缘,身体略微前倾,显出认真专业的一面:“未观全貌,不应轻易置评,方才是我失言,还请令则原谅。概括而言,令则不愿借婚姻求富贵,又自以为非公主良配,故来会稽请我从中转圜,然否?”
荀羡挑起眉毛看了她一会儿,纠正:“功名非为富贵。”
这小子真敢说! ↑返回顶部↑
王琅奇怪地扫了他一眼。
她提拔梁燕是因为他苦读上进、踏实细心, 出谋划策非他所长, 一直以来在王琅身边承担的职责比较接近秘书。但也正因为如此, 他很少离开王琅身边, 对王琅做的大事小事都看在眼里,很了解王琅的为人。
此时此刻,他绝不会毫无缘由地让人给她换茶, 一定是发现了某种她没注意的不利信号,在给她提醒。
是什么呢?
她扫了一眼新换的热茶,又扫了一眼下首的荀羡, 电光火石间, 一丝引起过她的疑问却被她忽略的痕迹闪过她的脑海。
荀羡到底为什么选择逃婚?
由于在史书上读到过这段记录, 她先入为主地将原因判定为少年人的幼稚任性,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当事人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要来会稽找她?
在两人你来我往的对话中, 有好几次荀羡反应激烈, 她不是没发现,可在发现之后, 她并没有予以重视, 而是一门心思专注于自己的目的, 自以为是地从自己重视的角度替他考虑, 丝毫没有抚慰他的情绪。
也难怪荀羡会觉得生气。
毕竟前者只能说明她愚蠢迟钝, 后者却说明她不尊重人。
在荀羡的价值观中, 后者显然是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她自己同样无法原谅这个错误发生在她身上,直到靠梁燕提醒才意识到。
她不着痕迹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与此同时,已经形成本能的政治嗅觉开始运作,一个顺理成章的推测冒上脑海——
荀羡之所以如此在乎他的婚姻,或许不仅出于他的道德观,也因为他对自己未来的政治立场有所设想。
东晋的几位驸马中,刘惔和王献之都是风流名士,自身并无政治野心,对婚事的态度也在反抗不果后逐渐接受,成为皇室选婿的典范。
王敦和桓温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
两人婚前从未表达过对尚公主的不满,痛快顺畅地做了驸马,借助与皇室的姻亲关系迅速攫取利益。等到自身实力成长壮大,他们就开始策划谋反,一步步侵吞夺取司马氏的天下,将被榨干利用价值的妻子疏远(桓温)、遗弃(王敦)。
基于“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讽刺现实,人们不仅不会责怪他们忘恩负义,反而会美其名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但从原本历史中荀羡的行为,以及这几年王琅对荀羡的了解来看,荀羡其人有政治进取心,却不是王敦、桓温式的枭雄。在某些选择上,他有点像他六世祖的那位荀令君荀彧,生食汉禄,死为汉臣,道德感相对较强。
如果他觉得自己未来的所作所为将损害到司马氏的利益,那么娶了公主、享受司马氏对驸马优待的他将无法原谅自己。
这么一想,荀羡提起拒婚的理由,张口就是“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
难道他……
青瓷杯里,新沏入的茶汤还在微微打旋,坐在案几后的王琅已经三次变幻心情,一次比一次更具冲击。
到了这最后一次,她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脏砰砰乱跳的声音,投向荀羡的目光也不再从容在握,而流露出几分未经掩饰的惊异。
荀羡无疑也接收到了她的转变,情绪从原本的不满转变为困惑。
她定定神,将茶盏拨到案几边缘,身体略微前倾,显出认真专业的一面:“未观全貌,不应轻易置评,方才是我失言,还请令则原谅。概括而言,令则不愿借婚姻求富贵,又自以为非公主良配,故来会稽请我从中转圜,然否?”
荀羡挑起眉毛看了她一会儿,纠正:“功名非为富贵。”
这小子真敢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