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六扇门大佬递烟 第160节(2 / 4)
祁山开始飘起了雪,细细簌簌的,雪声随着风声肆意弥漫。
庞杰止住汇聚的军队,将第二道锦囊打开,目光来回扫了三遍,庞杰这时才知李元钧起初那一句“同室操戈”是何意思,一时对李元钧步步为营的谋划旁生胆寒。
到底甚么人才能将人心算到如此地步?怕除了李元钧,再无旁人。
庞杰即刻招了一个兵前来,让他穿上向家军士兵的武袍,吩咐道:“伪装成他们的人,前去给沈鸿儒传信,就说皇上早就知道他们这是要分兵而后围的计谋,已经收回了追杀向义天和李言恪的军队,往北山汇聚。”
这兵大觉不妥,他不知庞杰的锦囊乃是李元钧所赠,还以为他是受了谁的蛊惑,对之言听计从,可这先后失了段崇、向义天、李言恪等人不说,现在还要将己方军情透露给唯一还在囊中的沈鸿儒?
“将军,这不正暴露了吗?”他斗胆直言。
庞杰轻笑着哼了一声,“待说了此事,你再讲那段崇没逃,令一小部分人送出了小皇帝后,现在正领着余兵杀回来支援。”
这下士兵就更不懂了,可他见庞杰成竹在胸,再追问下去便有违军令之嫌,只能按照他的话去做。
庞杰却是清楚明白李元钧为何要走这一步棋。
藏身大佛寺的人都有着匡扶李言恪复位的共同目标,这才让他们像根绳子一样,凝聚在一起。可是其中有一个目的不同,沈鸿儒在乎的是先皇唯一认定的储君李言恪,而主将段崇却极其在乎他的妻儿。
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一点,岂非轻而易举地就能教他们“同室操戈”?
沈鸿儒那老儿生性多疑,自负不凡。
要是派去的奸细说段崇舍了李言恪,正带兵回来营救支援他们,沈鸿儒多半以为这李元钧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北山门根本没有伏兵,而段崇是被李元钧误导,以为傅成璧等人有危险,失去了理智才做出这么错误的判断。
一方以为北山有伏兵,一方以为北山没有伏兵,真假、虚实不定之间,主宰人做选择的就不再是理智,而是感情。
李元钧之所以能算计到这一步,是因为他算定了沈鸿儒将先帝这唯一认定的血脉看得比他自己的命还要重。
沈鸿儒一生的抱负,他的新政,都系在李言恪一人身上。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沈鸿儒一定坐不住,必然先率精锐军师冲破北门赶去与段崇汇合,告诉他别中计,护住李言恪为先。
而在途中,庞杰只要故意将沈鸿儒顺利放出祁山,就更能让沈鸿儒确认“北山没有伏兵”的想法。
到了那时,一干女眷教他留在最后,庞杰再去截击,拿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傅成璧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简直易如反掌!
失了妻儿的段崇,又怎么肯再为其卖命呢?只怕恨不能杀沈鸿儒泄愤了罢。
而那些追随段崇的江湖人士和信鹰子,还愿意继续保护李言恪么?
庞杰低笑一声,暗叹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李元钧当真是一条潜在深渊的真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将这一干人耍着顽儿似的玩弄于股掌之间。
简直可怕如斯,慧极近妖。
……
东城钟楼正如现在的临京,早已是物是人非,不复从前模样。
之前文宣帝听信玄清子的进言,要移钟楼改建鹿鸣台,此事是交由李元钧跟进的。之后因为玄清子和柯宗山于三清观中阴谋败露,鹿鸣台的工程一再搁置停建。
直至现在,也仅仅是具备了雏形而已。
鹿鸣台的宫殿还未建造,可雕龙刻凤的高台已经拔地而起。此时细雪纷纷,落则有声,落在台上如若铺陈了一地白玉珍珠,不失礼节地迎接着天子的驾临。
李元钧将一干宫人屏在鹿鸣台外,独自一人登上百尺台阶。湛墨色的斗篷白绣走蛟龙,泛着微微雪光,稍稍掠扫过阶上冰雪,半湿了一截儿。
随着他一步一步登上鹿鸣台,数不胜数的黑衣暗卫开始出现在两侧,脚步嘈杂却能听出整齐划一的节奏来,可见训练有素已非一日两日之事。 ↑返回顶部↑
庞杰止住汇聚的军队,将第二道锦囊打开,目光来回扫了三遍,庞杰这时才知李元钧起初那一句“同室操戈”是何意思,一时对李元钧步步为营的谋划旁生胆寒。
到底甚么人才能将人心算到如此地步?怕除了李元钧,再无旁人。
庞杰即刻招了一个兵前来,让他穿上向家军士兵的武袍,吩咐道:“伪装成他们的人,前去给沈鸿儒传信,就说皇上早就知道他们这是要分兵而后围的计谋,已经收回了追杀向义天和李言恪的军队,往北山汇聚。”
这兵大觉不妥,他不知庞杰的锦囊乃是李元钧所赠,还以为他是受了谁的蛊惑,对之言听计从,可这先后失了段崇、向义天、李言恪等人不说,现在还要将己方军情透露给唯一还在囊中的沈鸿儒?
“将军,这不正暴露了吗?”他斗胆直言。
庞杰轻笑着哼了一声,“待说了此事,你再讲那段崇没逃,令一小部分人送出了小皇帝后,现在正领着余兵杀回来支援。”
这下士兵就更不懂了,可他见庞杰成竹在胸,再追问下去便有违军令之嫌,只能按照他的话去做。
庞杰却是清楚明白李元钧为何要走这一步棋。
藏身大佛寺的人都有着匡扶李言恪复位的共同目标,这才让他们像根绳子一样,凝聚在一起。可是其中有一个目的不同,沈鸿儒在乎的是先皇唯一认定的储君李言恪,而主将段崇却极其在乎他的妻儿。
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一点,岂非轻而易举地就能教他们“同室操戈”?
沈鸿儒那老儿生性多疑,自负不凡。
要是派去的奸细说段崇舍了李言恪,正带兵回来营救支援他们,沈鸿儒多半以为这李元钧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北山门根本没有伏兵,而段崇是被李元钧误导,以为傅成璧等人有危险,失去了理智才做出这么错误的判断。
一方以为北山有伏兵,一方以为北山没有伏兵,真假、虚实不定之间,主宰人做选择的就不再是理智,而是感情。
李元钧之所以能算计到这一步,是因为他算定了沈鸿儒将先帝这唯一认定的血脉看得比他自己的命还要重。
沈鸿儒一生的抱负,他的新政,都系在李言恪一人身上。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沈鸿儒一定坐不住,必然先率精锐军师冲破北门赶去与段崇汇合,告诉他别中计,护住李言恪为先。
而在途中,庞杰只要故意将沈鸿儒顺利放出祁山,就更能让沈鸿儒确认“北山没有伏兵”的想法。
到了那时,一干女眷教他留在最后,庞杰再去截击,拿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傅成璧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简直易如反掌!
失了妻儿的段崇,又怎么肯再为其卖命呢?只怕恨不能杀沈鸿儒泄愤了罢。
而那些追随段崇的江湖人士和信鹰子,还愿意继续保护李言恪么?
庞杰低笑一声,暗叹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李元钧当真是一条潜在深渊的真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将这一干人耍着顽儿似的玩弄于股掌之间。
简直可怕如斯,慧极近妖。
……
东城钟楼正如现在的临京,早已是物是人非,不复从前模样。
之前文宣帝听信玄清子的进言,要移钟楼改建鹿鸣台,此事是交由李元钧跟进的。之后因为玄清子和柯宗山于三清观中阴谋败露,鹿鸣台的工程一再搁置停建。
直至现在,也仅仅是具备了雏形而已。
鹿鸣台的宫殿还未建造,可雕龙刻凤的高台已经拔地而起。此时细雪纷纷,落则有声,落在台上如若铺陈了一地白玉珍珠,不失礼节地迎接着天子的驾临。
李元钧将一干宫人屏在鹿鸣台外,独自一人登上百尺台阶。湛墨色的斗篷白绣走蛟龙,泛着微微雪光,稍稍掠扫过阶上冰雪,半湿了一截儿。
随着他一步一步登上鹿鸣台,数不胜数的黑衣暗卫开始出现在两侧,脚步嘈杂却能听出整齐划一的节奏来,可见训练有素已非一日两日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