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303节(1 / 4)
永和帝不止一次的暗示重奕,想要直接退位做太上皇。
重奕每次都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定定的望着永和帝,眼中写满‘你再多说半句,我就先跑路。’
永和帝不敢与这个逆子赌,只能捏着鼻子转头,假装无事发生,继续处理分到他手中的折子。
某日永和帝与肃王聚在一起,悄悄讨论‘如果他们先偷溜,会不会被重奕抓回来。’的时候,陈国的国书终于到达咸阳。
宣泰帝的后招,来了。
第138章
这是封想要议和的国书。
国书上先是以华丽的辞藻谴责赵国,多年来在九州多处发起战争,以至于九州战火频频,民不聊生。
转而歌颂陈国宣泰帝为了百姓,宁愿对赵国退让,愿意与赵国议和,给九州百姓喘息的时间。
看到这封国书,永和帝与肃王就算是没病,都差点被当场气出病来。
他们从来没想过,陈国居然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赵国是在多地发起战争没错。
但赵国让百姓民不聊生?
随便去问问卫国、梁州、翼州、兖州、青州的百姓,甚至可以去问荆州和豫州楚城的百姓。
成为赵国百姓后,他们的日子是变好还是变坏。
永和帝与肃王生过气,又觉得与这等自欺欺人的言语计较没意思,沉下心思继续往后看。
陈国宣泰帝邀请永和帝或者太子与元君在三个月后,也就是七月份,在豫州白县和谈。
除了看上去就让人手痒的内涵和挑衅,和陈国单方面决定的具体时间地点,永和帝与肃王再也没办法从陈国提议和谈的国书上看到其他东西。
简而言之,这是封没有任何诚意可言的议和国书。
永和帝正要吩咐孟公公将重奕与宋佩瑜叫来,侧过头却没看到熟悉的仿佛是他的影子的人。
他刚想问孟公公去哪了,就见孟公公大步从门外进来,肃王也随着永和帝的目光看向门口。
孟公公不苟言笑的脸上满是深沉,走到永和帝与肃王面前后,才低声道,“建宁将军去了。”
“嗯”永和帝垂下眼皮,挡住其中突然涌现的复杂,“朕知道了。”
永和帝与肃王因为服用过量米囊导致上瘾是假,魏忠却是真的因为服用大量米囊上瘾。
早在陈国的人将装着药丸子的特殊瓷瓶交给魏忠的时候,对于陈国来说,魏忠就变成了弃子。
魏忠最后的作用,就是让永和帝与肃王服用米囊至瘾。
做完这件事的魏忠,面对永和帝与肃王乃至所有知情人的怒火,会遭遇什么样的报复,却不在陈国的思虑范围之内。
被重奕问起要如何处置魏忠的时候,永和帝沉默半晌,突然想到他还没称帝时的光景。
那时的魏忠还是值得他交付后背的下属,魏忠也始终都没辜负过他的信任,每次都能拦下来自他后方的各种暗箭,甚至不惜用生命去保护他。
自从知晓魏忠是陈国的细作后,永和帝就尽量避免去想多年前的旧事。 ↑返回顶部↑
重奕每次都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定定的望着永和帝,眼中写满‘你再多说半句,我就先跑路。’
永和帝不敢与这个逆子赌,只能捏着鼻子转头,假装无事发生,继续处理分到他手中的折子。
某日永和帝与肃王聚在一起,悄悄讨论‘如果他们先偷溜,会不会被重奕抓回来。’的时候,陈国的国书终于到达咸阳。
宣泰帝的后招,来了。
第138章
这是封想要议和的国书。
国书上先是以华丽的辞藻谴责赵国,多年来在九州多处发起战争,以至于九州战火频频,民不聊生。
转而歌颂陈国宣泰帝为了百姓,宁愿对赵国退让,愿意与赵国议和,给九州百姓喘息的时间。
看到这封国书,永和帝与肃王就算是没病,都差点被当场气出病来。
他们从来没想过,陈国居然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赵国是在多地发起战争没错。
但赵国让百姓民不聊生?
随便去问问卫国、梁州、翼州、兖州、青州的百姓,甚至可以去问荆州和豫州楚城的百姓。
成为赵国百姓后,他们的日子是变好还是变坏。
永和帝与肃王生过气,又觉得与这等自欺欺人的言语计较没意思,沉下心思继续往后看。
陈国宣泰帝邀请永和帝或者太子与元君在三个月后,也就是七月份,在豫州白县和谈。
除了看上去就让人手痒的内涵和挑衅,和陈国单方面决定的具体时间地点,永和帝与肃王再也没办法从陈国提议和谈的国书上看到其他东西。
简而言之,这是封没有任何诚意可言的议和国书。
永和帝正要吩咐孟公公将重奕与宋佩瑜叫来,侧过头却没看到熟悉的仿佛是他的影子的人。
他刚想问孟公公去哪了,就见孟公公大步从门外进来,肃王也随着永和帝的目光看向门口。
孟公公不苟言笑的脸上满是深沉,走到永和帝与肃王面前后,才低声道,“建宁将军去了。”
“嗯”永和帝垂下眼皮,挡住其中突然涌现的复杂,“朕知道了。”
永和帝与肃王因为服用过量米囊导致上瘾是假,魏忠却是真的因为服用大量米囊上瘾。
早在陈国的人将装着药丸子的特殊瓷瓶交给魏忠的时候,对于陈国来说,魏忠就变成了弃子。
魏忠最后的作用,就是让永和帝与肃王服用米囊至瘾。
做完这件事的魏忠,面对永和帝与肃王乃至所有知情人的怒火,会遭遇什么样的报复,却不在陈国的思虑范围之内。
被重奕问起要如何处置魏忠的时候,永和帝沉默半晌,突然想到他还没称帝时的光景。
那时的魏忠还是值得他交付后背的下属,魏忠也始终都没辜负过他的信任,每次都能拦下来自他后方的各种暗箭,甚至不惜用生命去保护他。
自从知晓魏忠是陈国的细作后,永和帝就尽量避免去想多年前的旧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