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攻击机(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二战中,各国都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敌方机场展开了大规模轰炸,密布的弹坑令各种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无法起降,其破坏力无异于直接摧毁战机。因此,人们开始思索能否研制一种类似于直升机的不依赖于跑道的固定翼战斗机,可以在恶劣的机场条件下或海上舰船完成非常规起降。
  与此神似的另一种期望则来自于歼击机飞行员们。空战中的核心战术之一便是“咬尾”,也就是回避敌机前方的被攻击位置,占领敌机后方的攻击位置。在战斗中苦于你追我逐的飞行员们不禁会萌发一种更为直接的念头,如果自己在被追击的时候能够突然减速甚至悬停下来,让过后面以数百千米时速飞行的敌机,那么自己就可以立刻转守为攻,占据有利位置。
  其实,有一个答案可以将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就是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又称“短垂”战机。
  垂直起降这一想法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提出,到了50年代初,法国工程师克尔威布勒将垂直/短距起降的理论发表在航空杂志上,很快得到了英国人的关注。在60年代,美国、西德、苏联、英国等多个国家都对垂直/短距起降机型进行了深入研制,发展出十余种试验机,但真正能够装备部队并具备实战功能的只有英国的“鹞”式攻击机。
  “鹞”式成功
  在英国皇家空军的支持下,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57年开始实践垂直起降型战机。1960年,第一架原型机实现了空中悬停,并引发了美国和德国的兴趣。1962年开始,英美德三国开始联合进行新机鉴定试验,但美德没有继续进行研制开发,相关试验结果为英国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英国首架成“鹞”式于1966年8月顺利试飞成功,1969年开始装备英国皇家空军。
  “鹞”式实现垂直起降与空中悬停的核心是其“飞马”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有4个可随时调节转向的喷气口,飞机正常飞行时喷口向后,垂直起降或空中悬停时喷口向下,短距起飞时喷口先向后再迅速向下……此外,机头、机尾和翼梢也装有从发动机引气的喷气反作用操纵系统,用于进一步控制飞机姿态,辅助这些特技飞行。
  “鹞”式配有2门机炮和7个武器挂点,可挂载英美等国研制的各类导弹、炸弹、火箭和吊舱。虽然最大速度仅有1.1马赫,但在近距离空中支援时,机动性和战斗力并不输给同时代的双倍音速战机,在中低空战斗中还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也可用于局部防空。据报道,“鹞”式问世不久,美国在6100米以下高度进行了实机空中格斗试验,结果发现,美国现役战斗机经常败下阵来。
  因此,英军非常喜爱“鹞”式攻击机,在20世纪70年代宣称“鹞”式是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后唯一能正常起飞作战的飞机。英军还将其成功配备到“无敌”级轻型航母上,即“海鹞”,使得英国皇家海军不必花费常规起降航母的巨资而拥有固定翼舰载机。
  战场表现
  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中,英军三个中队10架“鹞”和28架“海鹞”式战斗机远渡重洋,挑战阿根廷军队配备的法国制双音速战机“幻影”3,结果大获全胜。
  传统的咬尾攻击模式真的改变了。在空战中,“幻影”虽然占尽速度优势,但“鹞”式、“海鹞”式战机经常利用喷口转向的方式来个空中急停,跑到“幻影”后面向其发动机喷口发射alm-9l型“响尾蛇”红外空空导弹。此时的阿军飞行员往往会加大马力试图逃脱,正好产生的热能反倒增加了红外追踪的准确度,只能束手待毙。
  更重要的是,马岛远离英国本土,由于政治原因,英国飞机不能在南美沿海国家降落,如果没有了能够垂直/短距起降的“鹞”与“海鹞”,那么马岛战争的历史恐怕要改写。在整个马岛战争中,英军的“鹞”与“海鹞”出动了2000多架次,平均每架飞机飞行约55小时,战备完好率高达85%,以零战斗损失击落了阿军23架战斗机,成为马岛战争的一大功臣。
  与此相比,之后不久的一次险中逃生更是让“鹞”名声大震。1983年6月,一架正在海上进行常规训练的“海鹞”突然发生了无线电通信故障,无法联系上自己的航母,眼看就要断油坠海。突然,飞行员发现海上有一艘西班牙货船,便与船员进行了手势联系,获准后通过垂直降落的方式将“海鹞”安全停到了狭小的货船甲板上。这种未经训练就在货船上降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实践恐怕在整个航空史上也是屈指可数。
  其实,除了“鹞”式,苏联先后研制了雅克-38、雅克-141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美国研制了jsf联合战斗机,有的在性能上也有所提升,但其历史影响无法与“鹞”式相提并论。“鹞”式先后生产了600余架,除装备英军,还出口到西班牙、印度、泰国等国。值得一提的是,“鹞”式是美国进口的唯一一种作战飞机。美国麦道公司还和英国航宇公司联合对其进行了改进(代号av-8b),装备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而且被卖回英国,直至2003年生产线关闭。
  av-8b于20世纪80年代服役,在机动性能、机载设备、武器配置、作战能力等多方面比“鹞”式(av-8a)有了大幅提升,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空中近距离支援的主要机种。
  在1991年空袭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86架av-8b成为美军最接近敌防线的攻击机,被布置在距离科威特海岸不足100千米的战舰上,一共出动了约3400架次、4300飞行小时,在多国部队突入伊拉克雷区等障碍地带时压制敌方炮兵,提供了出色掩护,出击成功率达到90%。
  垂直起降的先天不足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有如此奇妙的性能,为什么美国、德国在当年鉴定时期就放弃了继续研制?为什么没有成为当代先进战机的主流?答案当然是改型战机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
  在已见的机型中,实现垂直/短距起降功能的核心还是依靠发动机向下喷气来托举飞机。这种方式直接而野蛮,产生巨大升力需要耗费大量燃料,随之而来的高速高温热气流也对喷气管、机体、甚至地面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还要牺牲很多其他性能。例如,“鹞”式就牺牲了速度和航程。在“鹞”式年代,新型战机都已经突破了两倍音速,而“鹞”式只有其一半。更为难以接受的是,“鹞”式的起飞总重受到了很大限制。短距起飞时,“鹞”式最大起飞重量为10.4吨,最大载弹量为3.6吨,作战半径不到420千米。而垂直起飞模式下,最大起飞重量8.2吨,最大载弹量仅为2.3吨,挂弹后作战半径仅有92千米,这个数字简直小得不可思议。
  此外,起降本就是飞机驾驶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步,而“鹞”式具有多种起降模式,需要对喷气口进行相应调节,因此在实践中操作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会坠毁,是一种著名的“索命”飞机。在英国皇家空军的105架“鹞”式中,就有24架因飞行员操作失误发生事故。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初引进的av-8a“鹞”式也多半因意外坠毁,发生了300多起非战争事故,45名飞行员丧生。一个“鹞”式中队刻薄地称其为“寡妇制造者”。后来,美军的改进型av-8b有了更高的安全性,但总体事故率仍高于美国同期其他军种攻击机或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配备和驾驶这种飞机对各方都是以一种挑战。
  遗憾的是,数十年的科技进步并没有使上述问题得到明显改观,因此,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也未能成为今天的主旋律。2010年12月,英国最后一架“鹞”式退役,美军的av-8b仍在服役之中,将逐渐被f-35“闪电”2取代。美国正在研制的x-50a“蜻蜓”旋转翼垂直起降试验机进展缓慢……然而,作为一种可用于实战性和独特性的新型飞机起降模式,“鹞”式无疑是航空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战机。
  3.7 a-10“疣猪”:简约的“经济适用机”
  前面讲到,随着歼击机性能的突飞猛进,歼击机已经越来越多地担负起对地轰炸和对地攻击的功能,取代了很多过去攻击机所承担的任务。然而,在如今歼击机林立的时代里,有一种攻击机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地位,该机火力强、命中精度高,能有效攻击敌方坦克、装甲目标和重要火力点,因此成为美国空军现役唯一一种对地实施近距离火力支援的专用机种,这就是费尔柴德公司生产的a-10攻击机。
  不可貌相的“疣猪”
  在20世纪60年代,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非常重视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坦克装备水平已经超过了北约国家。而且经过越南战争,美国发现了f-4等新型歼击机巡航速度过快、留空时间不足等问题,在目标辨识、空中掩护等方面还不如老旧的40年代古董机。因此,美国于1966年提出研制一种专门攻击地面装甲目标的机型,具体要求包括短距起降性能好、反应灵活、超低空性能好、载弹量大、杀伤力强、生存力高、结构简单、维护便捷、价格低廉、作战半径大等。
  1972年5月,费尔柴德公司成功试飞a-10原型机,为了纪念该公司前身共和公司在二战期间的名机产品p-47“雷电”,a-10被命名为“雷电”2。a-10于1975年服役,1983年停产,共生产了713架。a-10总研制费用仅为4.23亿美元,单价也只有960万美元(1982财年),这与美军的f系列歼击机和b系列轰炸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a-10长16.3米,高4.5米,翼展17.5米,机身短粗,机翼平直,机身上方靠近机尾处装有两台涡扇发动机,好像从后背伸出的两只大眼睛。乍一看去,a-10显得落后、笨拙,甚至丑陋,仿佛将战机拖回了二战时代,并由此得到绰号“疣猪”(一种非洲动物)。
  除了其貌不扬,a-10的各种参数也相当一般,如最大时速为740千米,与螺旋桨飞机处于同一档次,作战半径约1000千米,在当代战机中都不值一提。但在1989年,a-10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为美国4种最为优秀的武器之一,主要标准是“优秀的武器必须有效、可靠,易于操纵、保养,价格便宜,可大量购买,使用时能满足战时需要,鼓舞士气,在战场上要能比敌方的武器更好地完成使命”。由此可见,最贵的武器往往并不是最好的或最合适的产品。
  超强实用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