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1 / 2)
李嫔死了, 死得悄无声息。
自打她对周佩佩出手的事败露后, 明宣帝就对她厌恶到了极点, 更不要说, 后来还有李家人联合幽王造反之事, 以及李嫔里通外贼企图逼宫之事。
虽然事后李嫔竭力像明宣帝辩解,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逼宫, 正是因为她试图大义灭亲,才会被“自己人”暗算,以致重伤在身, 但明宣帝又岂会相信?明宣帝甚至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懂过李嫔。
这是个心机深沉、口蜜腹剑的女子。这么些年来,她端着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孔, 背地里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说不定, 眼前这一幕,又是她在他面前演的一副苦肉计。
不管是真, 是假, 明宣帝都不会再信任李嫔了, 他是绝对不会留着这样一个蛇蝎夫人的, 否则, 指不定哪天,就要被李嫔咬上一口。
就算李嫔真是被人给陷害了, 也只能怪李嫔自己亲自败光了她在明宣帝这儿的信用。
李嫔似乎也明白了明宣帝的意思,苍白的面孔显得越发的憔悴, 眼眸中, 含着一丝凄惶。聪明如她,已经明白,不管她说什么,在明宣帝看来都是狡辩,只会罪加一等。
当她毫不犹豫地斩断别人的后路时,不曾料到,她也斩断了自己的后路。
一个不给别人留丝毫活路的人,别人自然也不会给她留活路。
就这样吧,李嫔想。就这样死去,兴许明宣帝还能够对她的孩子多一些宽恕。
她纵然千错万错,有一步棋终究是走对了,她的孩子们与太子和太子妃的关系极好,且又对这些腌臜之事完全不知情。待太子登基后,想来亏待不了她的孩子们。
李嫔庆幸自己将大公主和三皇子养成了有情有义的性子,这才使得太子和太子妃与大公主、三皇子姐弟有了深刻的交情;同时,她又头疼因她的孩子们这样有情有义而倍感头疼。
大公主说,要常伴青灯古佛之侧,为她恕罪,她知道,这是真的;三皇子自请去看守皇陵,说不会再回来,她知道,这也是真的。她的孩子们,是那样的固执,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回头,这一点让李嫔十分担忧。只怕来日,就算萧明煜和林娇怡愿意宽恕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走出自己给自己画下的牢笼。
若是可以,李嫔真恨不得为自己的孩子筹谋好一切再离去,可惜,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现在,她连累她的孩子们至此,她还有什么脸面要求她的孩子们听她的话呢?
李嫔目光空泛地望着天花板,只觉得胸口一阵阵抽搐的疼痛。
她身为庶女,自小就知道,想要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谋取。她自恃有几分聪明,耗费了半生心血,布下了这样一个局,为的就是将自己的儿子送上那至高王座。
直到这一日,李嫔才发现,她汲汲营营半辈子谋求的东西,终是一场空。
不该是她的东西,始终不会成为她的。并不是她努力了,就能够得到所有。可惜,她明白的太晚了。
李嫔拒绝喝药,放任意识从自己的身体上抽离。她想,就这样吧,就这样在此刻结束她这失败的一生。正好现在她受了重伤,只要不吃饭,不喝药,她的生命力自然会慢慢的流逝,也省得她刻意寻白绫或者刀子了。
然而,下一刻,她就被周围的宫女们拿苦汁子给灌醒了。
“李庶人,你暂且先留着自个儿这条小命吧,皇上有意重审当年庄氏一族贪污军饷之案,到时候,说不准儿还要找你传话呢。毕竟,现在,你是唯一一个存活于世的李家人了。”
原来,她已经被贬为庶人了。
李氏苦笑着想。
她就知道,在这宫里头,一旦落败,连好死都会成为一种奢望。
更何况,当年庄家与李家,那是不共戴天之仇。当年,李家利用明宣帝对庄家的不信任,利用庄家与废太子曾经的亲密关系,伪造了庄家与废太子联络的书信,让明宣帝相信,庄家才是居心叵测的主谋。庄家引诱幽王贪污军饷,就是为了动摇明宣帝那时候还不算稳固的地位。
那时候,明宣帝待幽王十分优厚,天底下没几个人不知道的。边关的将士们还没有对明宣帝建立起信任来。倘若此时,幽王贪污军饷之事暴露出去,对于明宣帝而言,更加不利于军心的稳固。
出于对庄家的不信任,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明宣帝终是按照李家的意思,顺水推舟的将贪污军饷的罪名按到了庄家的头上,但幽王也并非全然无辜,且明宣帝在此事中看清了幽王的鼠目寸光,因此,幽王渐渐失了圣心,明宣帝随意封了他一块贫瘠之地,就打发他出了京。
在庄氏一系的倒台中,李家无疑是既得利者。
那时候,在后宫处处与李氏作对的庄修容被逼得不得不以礼佛之名避世。李氏是得意者,而庄修容是失败者。
三十河东,三十河西。 ↑返回顶部↑
自打她对周佩佩出手的事败露后, 明宣帝就对她厌恶到了极点, 更不要说, 后来还有李家人联合幽王造反之事, 以及李嫔里通外贼企图逼宫之事。
虽然事后李嫔竭力像明宣帝辩解,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逼宫, 正是因为她试图大义灭亲,才会被“自己人”暗算,以致重伤在身, 但明宣帝又岂会相信?明宣帝甚至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懂过李嫔。
这是个心机深沉、口蜜腹剑的女子。这么些年来,她端着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孔, 背地里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说不定, 眼前这一幕,又是她在他面前演的一副苦肉计。
不管是真, 是假, 明宣帝都不会再信任李嫔了, 他是绝对不会留着这样一个蛇蝎夫人的, 否则, 指不定哪天,就要被李嫔咬上一口。
就算李嫔真是被人给陷害了, 也只能怪李嫔自己亲自败光了她在明宣帝这儿的信用。
李嫔似乎也明白了明宣帝的意思,苍白的面孔显得越发的憔悴, 眼眸中, 含着一丝凄惶。聪明如她,已经明白,不管她说什么,在明宣帝看来都是狡辩,只会罪加一等。
当她毫不犹豫地斩断别人的后路时,不曾料到,她也斩断了自己的后路。
一个不给别人留丝毫活路的人,别人自然也不会给她留活路。
就这样吧,李嫔想。就这样死去,兴许明宣帝还能够对她的孩子多一些宽恕。
她纵然千错万错,有一步棋终究是走对了,她的孩子们与太子和太子妃的关系极好,且又对这些腌臜之事完全不知情。待太子登基后,想来亏待不了她的孩子们。
李嫔庆幸自己将大公主和三皇子养成了有情有义的性子,这才使得太子和太子妃与大公主、三皇子姐弟有了深刻的交情;同时,她又头疼因她的孩子们这样有情有义而倍感头疼。
大公主说,要常伴青灯古佛之侧,为她恕罪,她知道,这是真的;三皇子自请去看守皇陵,说不会再回来,她知道,这也是真的。她的孩子们,是那样的固执,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回头,这一点让李嫔十分担忧。只怕来日,就算萧明煜和林娇怡愿意宽恕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走出自己给自己画下的牢笼。
若是可以,李嫔真恨不得为自己的孩子筹谋好一切再离去,可惜,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现在,她连累她的孩子们至此,她还有什么脸面要求她的孩子们听她的话呢?
李嫔目光空泛地望着天花板,只觉得胸口一阵阵抽搐的疼痛。
她身为庶女,自小就知道,想要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谋取。她自恃有几分聪明,耗费了半生心血,布下了这样一个局,为的就是将自己的儿子送上那至高王座。
直到这一日,李嫔才发现,她汲汲营营半辈子谋求的东西,终是一场空。
不该是她的东西,始终不会成为她的。并不是她努力了,就能够得到所有。可惜,她明白的太晚了。
李嫔拒绝喝药,放任意识从自己的身体上抽离。她想,就这样吧,就这样在此刻结束她这失败的一生。正好现在她受了重伤,只要不吃饭,不喝药,她的生命力自然会慢慢的流逝,也省得她刻意寻白绫或者刀子了。
然而,下一刻,她就被周围的宫女们拿苦汁子给灌醒了。
“李庶人,你暂且先留着自个儿这条小命吧,皇上有意重审当年庄氏一族贪污军饷之案,到时候,说不准儿还要找你传话呢。毕竟,现在,你是唯一一个存活于世的李家人了。”
原来,她已经被贬为庶人了。
李氏苦笑着想。
她就知道,在这宫里头,一旦落败,连好死都会成为一种奢望。
更何况,当年庄家与李家,那是不共戴天之仇。当年,李家利用明宣帝对庄家的不信任,利用庄家与废太子曾经的亲密关系,伪造了庄家与废太子联络的书信,让明宣帝相信,庄家才是居心叵测的主谋。庄家引诱幽王贪污军饷,就是为了动摇明宣帝那时候还不算稳固的地位。
那时候,明宣帝待幽王十分优厚,天底下没几个人不知道的。边关的将士们还没有对明宣帝建立起信任来。倘若此时,幽王贪污军饷之事暴露出去,对于明宣帝而言,更加不利于军心的稳固。
出于对庄家的不信任,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明宣帝终是按照李家的意思,顺水推舟的将贪污军饷的罪名按到了庄家的头上,但幽王也并非全然无辜,且明宣帝在此事中看清了幽王的鼠目寸光,因此,幽王渐渐失了圣心,明宣帝随意封了他一块贫瘠之地,就打发他出了京。
在庄氏一系的倒台中,李家无疑是既得利者。
那时候,在后宫处处与李氏作对的庄修容被逼得不得不以礼佛之名避世。李氏是得意者,而庄修容是失败者。
三十河东,三十河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