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是真朋友,就不怕“得罪”(1 / 3)
06
是真朋友,就不怕“得罪”
◎ 感情深浅,与喝酒没关系
中国人敬酒的技术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酒桌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对于爱面子的人来说,这句话是最有杀伤力的。
很多人明明不善喝酒,可对方毕竟是同事、朋友、亲友,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人家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怎么办呢?只能舍命陪君子了。不少人习惯用喝酒来验证感情,敬酒时,如果对方来者不拒,说明给面子,如果不喝,就是看不起自己。
外地来宁做生意的新郎张先生和新娘杨小姐在双方亲朋好友数十人的祝福下,在宾馆喜结良缘。简单仪式之后,宾客都入席畅饮。酒过三巡,新郎的哥哥张某来到新娘弟弟杨某的身旁,一阵寒暄之后,两人举杯互敬。几杯下肚,张某有点儿不支,欲停止喝酒。
此时,杨某酒兴正浓,哪肯罢手,张某碍于情面,又是几杯下肚,后实在支持不住,张某便提出退出酒席。此时,也有几分醉意的杨某面露不悦,数落张某不给面子。于是,两人便借着酒劲争执起来。众人好言相劝,可是两人越打越勇。
正当众人试图将两人拉开的时候,张某抓起桌子上的啤酒瓶朝着杨某的头部砸了下去。杨某头部顿时血流不止。新郎新娘担心事态严重,急忙求情,希望双方停止冲突。而此刻,两人已经如同相见的仇人一样分外眼红,杨某气得掀翻了桌子,张某则举起凳子,大有不打败对方誓不罢休的意思,甚至连双方的亲朋在劝架中也出现了对立的势头。
眼看着喜事变成了群殴,新娘杨小姐急得哭了起来,新郎张先生无奈之下报了警。民警和酒店的保安急忙赶到现场,在众人的劝说下,双方才渐渐平息下来。众人赶紧将受伤的杨某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而这场喜宴也最后不欢而散。
喝酒是为助兴,敬酒时对方拒绝,就不要勉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靠喝酒来验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喝酒,才是享受。
为了不得罪人,很多人硬着头皮喝酒,其实没必要这样。酒品能说明人品,但酒量不说明能力。别人拿“感情深一口干,感情浅舔一舔”这种话激你的时候,不用磨不开面子。有感情会不顾虑你的健康,强人所难吗?把你当朋友的人能故意把你灌醉,让你当众出丑吗?
黄某今年28岁,是一家企业的普通职员。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位本地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成了男女朋友。春节时,女朋友带着黄某回家见父母和亲戚。年三十晚上,女朋友的父母和亲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由于黄某是第一次来家里吃饭,对方的态度很热情,席间频频敬酒。
黄某酒量不好,平时也很少出去应酬,但碍于对方不是长辈就是亲戚,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一杯接一杯地把酒喝光。几杯酒下肚,黄某的脑子晕乎乎的,想吐又吐不出来,难受极了。这时,女朋友的妹夫又向他敬酒。黄某说自己已经不能再喝了,可对方不依不饶,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黄某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喝,这天晚上,他吐了一宿,第二天又在家里躺了一天。
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环境,如果不能为自己做主,吃亏受罪的只能是自己。分寸是自己把握的,决定是自己做的,只要你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受别人强迫。做什么事都要有限度,酒还是适量而止的好,毕竟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 不想参加的应酬,不必勉强自己
很多人都遇到过不好推辞的邀请,有的是因为工作,有的是碍于情面,所以只能勉强去应酬。适当的应酬无可厚非,但如果超过了自己的负荷,就应当想办法回绝,否则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小月在一家公司负责客户的联络工作,经常陷入各种各样的应酬中无法抽身。有时候,公司领导带她去和客户一块儿吃饭,她酒量不好,却又不好意思不喝。吃完了饭,大家又提议去唱歌,她明明不喜欢那种喧闹的场合,但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每一次都熬到三更半夜。
有一次,小月因为感冒,嗓子发炎,当领导打来电话,要她参加饭局的时候,小月说明了情况,回绝了。没过多久,领导又再三打电话请她过去,小月不好意思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在酒桌上,没人劝她喝酒,但是到了夜总会时,大家都要求小月唱几首歌,小月无论如何解释,大家都听不进去。
事后,小月住了一个礼拜的院,听同事说,领导知道她病了,便叫其他同事去应酬客户了。小月心想:为了无谓的应酬,自己这又是何苦呢?生病了之后才发现,工作并不是无人可以取代,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喝酒在应酬中在所难免,如果不胜酒力,或是酒后有可能失态,最好一开始就勇敢说“不”。如果不想去应酬,不妨坦诚地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别人都不会勉强你的。拒绝应酬的办法多得是,你可以说,很久没陪父母了,前几天已经答应他们,要回去一起吃饭,或者说自己最近身体不适等,拿出这种理由,一般人都不会再勉强你的,如果还是硬拉着你去,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吧。身体健康是无可取代的,为了工作牺牲健康不值得。
小惠所在的单位从各个科室中选出了几个长相比较漂亮的、有气质的女孩儿,组成了一个业余的公关组。在单位需要陪领导或贵宾的时候,她们就是主角了,被选中的很多女同事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她们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一些领导级的人物,但小惠却不这么想。
第一次去的时候,小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什么角色。老板的助理打电话过来,让她化点儿淡妆,把头发好好盘一下。可她去了才发现,陪的都是一些不认识的男人,介绍过后,也记不全人家姓什么。
老板介绍她们时,说:“这几个可都是我们单位业务能力最强的姑娘,才貌双全的金牌员工。”当时,小惠还傻得以为是自己业务能力强,被老板看中是好事,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公关语言”,老板才不管你能力强不强,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酒量。每个姑娘面前放着两只杯子,一只装白酒,一只装啤酒,想喝个茶水饮料,对不起,没有。姐妹们说,以前有姑娘把喝进嘴的酒吐到茶杯里,所以现在连茶杯都不给上了。
饭局的气氛很活跃,领导不停地要求女下属们敬酒。敬酒的时候得有眼色,什么时候倒酒,什么时候敬酒,谁先敬,谁后敬,先敬谁,后敬谁,敬谁的时候需要毕恭毕敬,敬谁的时候可以稍作敷衍。小惠以前没见过这种场面,这次见了,觉得很反感。
酒过三巡,男人们开始毫无顾忌地讲黄段子。小惠想假装听不懂都装不出来,那些段子都老掉牙了,他们还在那儿兴致勃勃地讲。有一个客户喝高了,“啪”地一举半瓶白酒,说喝不喝,喝了我就跟你签,生意给你做,不喝说什么都白扯。为了工作,酒必须喝。总不能把老板喝倒吧,几个姑娘只好轮番敬酒。这一次,小惠醉得一塌糊涂。
小惠所在的城市不大,其他单位都知道小惠她们这群女孩出去陪酒的事,渐渐的,就有了很多难听的风言风语,小惠觉得自己的名声都毁了。几次公关活动下来,她再也不想去了。可霸道的领导不管她家里有没有事,都要求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去陪酒。为了躲避领导的电话,她一下班就关机。一到关键时候,领导就找不到她,这当然使她在单位的处境非常不利,小惠觉得自己除了辞职以外,再没别的办法了。
人生当有取舍,如果陪酒在你看来是触犯了底线的事,那就果断拒绝,别勉强自己,想想看,最坏的结果顶多就是丢了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曲意逢迎是很痛苦的,不如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
◎ 不要冲着情面给人做担保
与人交往时,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过有时候,别人求你办的事令你很为难,比如亲戚朋友想贷款,找你做担保,或者托你找工作,介绍对象,这种事应该怎么处理呢?
吕先生在一家制造厂工作,是厂里的车间主任。最近,家里有个远方亲戚托他在厂里找份工作,小伙子今年22岁,念过技校,但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了。吕先生听家人说过,这孩子上学时不省心,而且花钱大手大脚,吕先生担心他恶习难改,就找个理由推辞了。可是,孩子的父亲第二天就打电话来,一再求吕先生念在亲戚的份儿上帮帮忙。吕先生不好驳长辈的面子,就勉强答应了。因为小伙子一没学历,二没工作经验,按厂里规定,是不能录用的。吕先生找人事部门疏通了关系,把小伙子招进了厂。 ↑返回顶部↑
是真朋友,就不怕“得罪”
◎ 感情深浅,与喝酒没关系
中国人敬酒的技术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酒桌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对于爱面子的人来说,这句话是最有杀伤力的。
很多人明明不善喝酒,可对方毕竟是同事、朋友、亲友,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人家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怎么办呢?只能舍命陪君子了。不少人习惯用喝酒来验证感情,敬酒时,如果对方来者不拒,说明给面子,如果不喝,就是看不起自己。
外地来宁做生意的新郎张先生和新娘杨小姐在双方亲朋好友数十人的祝福下,在宾馆喜结良缘。简单仪式之后,宾客都入席畅饮。酒过三巡,新郎的哥哥张某来到新娘弟弟杨某的身旁,一阵寒暄之后,两人举杯互敬。几杯下肚,张某有点儿不支,欲停止喝酒。
此时,杨某酒兴正浓,哪肯罢手,张某碍于情面,又是几杯下肚,后实在支持不住,张某便提出退出酒席。此时,也有几分醉意的杨某面露不悦,数落张某不给面子。于是,两人便借着酒劲争执起来。众人好言相劝,可是两人越打越勇。
正当众人试图将两人拉开的时候,张某抓起桌子上的啤酒瓶朝着杨某的头部砸了下去。杨某头部顿时血流不止。新郎新娘担心事态严重,急忙求情,希望双方停止冲突。而此刻,两人已经如同相见的仇人一样分外眼红,杨某气得掀翻了桌子,张某则举起凳子,大有不打败对方誓不罢休的意思,甚至连双方的亲朋在劝架中也出现了对立的势头。
眼看着喜事变成了群殴,新娘杨小姐急得哭了起来,新郎张先生无奈之下报了警。民警和酒店的保安急忙赶到现场,在众人的劝说下,双方才渐渐平息下来。众人赶紧将受伤的杨某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而这场喜宴也最后不欢而散。
喝酒是为助兴,敬酒时对方拒绝,就不要勉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靠喝酒来验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喝酒,才是享受。
为了不得罪人,很多人硬着头皮喝酒,其实没必要这样。酒品能说明人品,但酒量不说明能力。别人拿“感情深一口干,感情浅舔一舔”这种话激你的时候,不用磨不开面子。有感情会不顾虑你的健康,强人所难吗?把你当朋友的人能故意把你灌醉,让你当众出丑吗?
黄某今年28岁,是一家企业的普通职员。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位本地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成了男女朋友。春节时,女朋友带着黄某回家见父母和亲戚。年三十晚上,女朋友的父母和亲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由于黄某是第一次来家里吃饭,对方的态度很热情,席间频频敬酒。
黄某酒量不好,平时也很少出去应酬,但碍于对方不是长辈就是亲戚,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一杯接一杯地把酒喝光。几杯酒下肚,黄某的脑子晕乎乎的,想吐又吐不出来,难受极了。这时,女朋友的妹夫又向他敬酒。黄某说自己已经不能再喝了,可对方不依不饶,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黄某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喝,这天晚上,他吐了一宿,第二天又在家里躺了一天。
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环境,如果不能为自己做主,吃亏受罪的只能是自己。分寸是自己把握的,决定是自己做的,只要你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受别人强迫。做什么事都要有限度,酒还是适量而止的好,毕竟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 不想参加的应酬,不必勉强自己
很多人都遇到过不好推辞的邀请,有的是因为工作,有的是碍于情面,所以只能勉强去应酬。适当的应酬无可厚非,但如果超过了自己的负荷,就应当想办法回绝,否则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小月在一家公司负责客户的联络工作,经常陷入各种各样的应酬中无法抽身。有时候,公司领导带她去和客户一块儿吃饭,她酒量不好,却又不好意思不喝。吃完了饭,大家又提议去唱歌,她明明不喜欢那种喧闹的场合,但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每一次都熬到三更半夜。
有一次,小月因为感冒,嗓子发炎,当领导打来电话,要她参加饭局的时候,小月说明了情况,回绝了。没过多久,领导又再三打电话请她过去,小月不好意思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在酒桌上,没人劝她喝酒,但是到了夜总会时,大家都要求小月唱几首歌,小月无论如何解释,大家都听不进去。
事后,小月住了一个礼拜的院,听同事说,领导知道她病了,便叫其他同事去应酬客户了。小月心想:为了无谓的应酬,自己这又是何苦呢?生病了之后才发现,工作并不是无人可以取代,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喝酒在应酬中在所难免,如果不胜酒力,或是酒后有可能失态,最好一开始就勇敢说“不”。如果不想去应酬,不妨坦诚地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别人都不会勉强你的。拒绝应酬的办法多得是,你可以说,很久没陪父母了,前几天已经答应他们,要回去一起吃饭,或者说自己最近身体不适等,拿出这种理由,一般人都不会再勉强你的,如果还是硬拉着你去,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吧。身体健康是无可取代的,为了工作牺牲健康不值得。
小惠所在的单位从各个科室中选出了几个长相比较漂亮的、有气质的女孩儿,组成了一个业余的公关组。在单位需要陪领导或贵宾的时候,她们就是主角了,被选中的很多女同事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她们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一些领导级的人物,但小惠却不这么想。
第一次去的时候,小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什么角色。老板的助理打电话过来,让她化点儿淡妆,把头发好好盘一下。可她去了才发现,陪的都是一些不认识的男人,介绍过后,也记不全人家姓什么。
老板介绍她们时,说:“这几个可都是我们单位业务能力最强的姑娘,才貌双全的金牌员工。”当时,小惠还傻得以为是自己业务能力强,被老板看中是好事,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公关语言”,老板才不管你能力强不强,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酒量。每个姑娘面前放着两只杯子,一只装白酒,一只装啤酒,想喝个茶水饮料,对不起,没有。姐妹们说,以前有姑娘把喝进嘴的酒吐到茶杯里,所以现在连茶杯都不给上了。
饭局的气氛很活跃,领导不停地要求女下属们敬酒。敬酒的时候得有眼色,什么时候倒酒,什么时候敬酒,谁先敬,谁后敬,先敬谁,后敬谁,敬谁的时候需要毕恭毕敬,敬谁的时候可以稍作敷衍。小惠以前没见过这种场面,这次见了,觉得很反感。
酒过三巡,男人们开始毫无顾忌地讲黄段子。小惠想假装听不懂都装不出来,那些段子都老掉牙了,他们还在那儿兴致勃勃地讲。有一个客户喝高了,“啪”地一举半瓶白酒,说喝不喝,喝了我就跟你签,生意给你做,不喝说什么都白扯。为了工作,酒必须喝。总不能把老板喝倒吧,几个姑娘只好轮番敬酒。这一次,小惠醉得一塌糊涂。
小惠所在的城市不大,其他单位都知道小惠她们这群女孩出去陪酒的事,渐渐的,就有了很多难听的风言风语,小惠觉得自己的名声都毁了。几次公关活动下来,她再也不想去了。可霸道的领导不管她家里有没有事,都要求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去陪酒。为了躲避领导的电话,她一下班就关机。一到关键时候,领导就找不到她,这当然使她在单位的处境非常不利,小惠觉得自己除了辞职以外,再没别的办法了。
人生当有取舍,如果陪酒在你看来是触犯了底线的事,那就果断拒绝,别勉强自己,想想看,最坏的结果顶多就是丢了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曲意逢迎是很痛苦的,不如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
◎ 不要冲着情面给人做担保
与人交往时,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过有时候,别人求你办的事令你很为难,比如亲戚朋友想贷款,找你做担保,或者托你找工作,介绍对象,这种事应该怎么处理呢?
吕先生在一家制造厂工作,是厂里的车间主任。最近,家里有个远方亲戚托他在厂里找份工作,小伙子今年22岁,念过技校,但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了。吕先生听家人说过,这孩子上学时不省心,而且花钱大手大脚,吕先生担心他恶习难改,就找个理由推辞了。可是,孩子的父亲第二天就打电话来,一再求吕先生念在亲戚的份儿上帮帮忙。吕先生不好驳长辈的面子,就勉强答应了。因为小伙子一没学历,二没工作经验,按厂里规定,是不能录用的。吕先生找人事部门疏通了关系,把小伙子招进了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