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攀比真能带来快乐吗?(3 / 4)
大人之间不能攀比,大人对孩子更不能如此。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原因无非就这两种:一种觉得别人的孩子永远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有一种觉得自己的孩子永远比别人的孩子好。对孩子来说,家长的攀比是一种严重的伤害。认为自己的孩子好,会使孩子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影响孩子和小伙伴之间的相处。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大。
人生有一种遗憾,叫作“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彤彤长得多好看,你看看人家小明的数学学得多好,你看看人家李阿姨的孩子都去德国留学了,你看看人家某某,英语过了八级,你说说你,怎么就不学学人家……
有些时候,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可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只是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你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这对孩子公平吗?如果孩子的努力长期被忽视,孩子很可能会认为:“我都努力了,可爸爸妈妈还批评我,那我干脆不努力好了。”自信心一再受打击,想重建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无法找回自信,很多孩子索性破罐子破摔。
如果父母眼里的“优秀”的标准就是孩子能够在父母需要面子的时候能挣到面子,那孩子还有自我吗?难道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都像演戏一样,任人摆布、毫无主张吗?
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自信都源自家长的比较。也许家长是有口无心,但他们说的话会像咒语一样,在孩子的生命中时时出现。与其花时间、精力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如抱抱孩子,和他们聊聊天,投给孩子一个支持和信赖的眼神。
◎ 不要总与人争高下
在现代社会,人人都要面对竞争,一旦参与竞争,就会分出成败高下。胜了自然是好事,如果被人比下去了呢?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是好胜心强的人。奋发向上是值得赞赏的,但凡事都不能太过。好胜心强的人无法接受别人超过自己,为了把对方比下去,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大臣们把奢侈当作体面事,斗富之风盛行一时。在当时的京城洛阳,一共有三个著名的巨富——羊琇、石崇和王恺。羊琇、王恺虽是外戚,权力大于石崇,但比起财富来,他们都不如石崇,这使他们两个人心里头一直很不舒服。石崇的钱财是从什么途径得到的呢?原来,在荆州担任刺史期间,为了积聚财富,石崇不断搜刮百姓,而且还劫杀往来的使节和货商,手段极其残忍。
虽然在洛阳城中,人人都知道石崇和王恺富可敌国,但他们却丝毫不满足,总想着怎样做才能显示自己比对方更有钱。
石崇听人说王恺家的下人在刷锅的时候居然用饴糖水,于是马上命人拿蜡烛当柴烧。这件事一传开,人们都评价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王恺当然不甘示弱,为了炫耀自己富有,他命人在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制成屏障。想要去往王恺家里,必须从这四十里长的紫丝屏障经过。如此奢华的装饰,使得洛阳城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为了压倒王恺,石崇命人用香料来粉刷墙壁,而且还用彩缎设下五十里屏障,要知道,彩缎比紫丝更为名贵。
很明显,在这次斗富中,王恺又略逊一筹。可是,他不但不肯低头认输,反而向他的外甥晋武帝求助。晋武帝如果有帝王之风,就应该劝舅父即刻停止这种奢侈浮华的变态行为,然后在全国整治奢靡浪费的邪风。然而晋武帝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觉得这样的比赛挺有趣,于是从库里拿出一株西域进贡的价值连城的珊瑚树,高度差不多有两尺,把它送给舅父,让他去跟石崇斗富。
王恺得此皇家奇珍后,自信心瞬间倍增,比阔气的劲头更足了。他立刻遍邀群臣到家里饮宴,当然也包括石崇。席间,王恺志得意满地对众人宣布:“各位同僚,鄙人家中有一株珊瑚,世所罕见,你们想不想一饱眼福啊?”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王恺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长得枝条匀称,色泽粉红鲜艳,实为难得的极品。大臣们看过之后交口称赞。
石崇冷笑一声,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只铁如意,朝那株珊瑚砸去,周围的官员们都大惊失色。王恺看到自己的王牌宝物毁于一旦,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你……你这是干什么?”
石崇嬉皮笑脸地回道:“这么个破东西,值得你生那么大的气吗?要是你喜欢,我赔你一株就是了。”随后,石崇立刻叫他随从的人回家去,把他家的珊瑚树统统搬来让王恺挑选。不一会儿,一群随从搬来了几十株珊瑚树。这些珊瑚中,有六七株的高度甚至达到了三四尺,而且每一株都枝条鲜艳,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下,王恺终于明白,自己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能与石崇抗衡。
石崇与王恺的斗富以石崇的胜出而告终,由此石崇的豪富天下皆知。当时有一个大臣傅咸,对这一现象痛心疾首,于是上奏晋武帝,说这种严重的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现在这样比阔气、比奢侈,不但不被责罚,反而被认为是荣耀的事,这样下去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晋武帝看了奏章,根本未予理睬,反而跟石崇、王恺一样,一面加紧搜刮,一面穷奢极侈。西晋王朝在这样的腐败氛围中,很快就衰亡下去了。作为斗富胜利者,石崇也没有落得好下场。八王叛乱时,赵王伦看中他的家财,把他杀了。
总是与人争高下,不但自己累,周围的人也累。有的人好胜心强,无时无刻都想与周围的人比较,一旦有人超过自己,就恼羞成怒,因妒生恨。忌妒别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超群,但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对比自己高明的诸葛亮更是耿耿于怀,常常想置其于死地。后来,诸葛亮将计就计,三气周公瑾,使这位年轻英武、具有文韬武略的东吴大都督“赔了夫人又折兵”,恼羞成怒,吐血而亡。临死之前,他还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当自己忌妒别人时,要有正确的心态,忌妒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以把它转化为一种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发展优点和长处,靠努力赶上对手,仔细反省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忌妒。
《巴马修道院》这部数十万字的世界名著,司汤达只用了短短52天就完成了。如此惊人的创作速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罕见。巴尔扎克在《立宪报》上读到此书描写滑铁卢战役的一章时,情不自禁地说:“我简直起了忌妒的心思,是的,我禁不住醋上心头,我为《军人生活》梦想的战争,如今人家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是又喜、又痛苦,又迷、又绝望。”尽管巴尔扎克如此“忌妒”司汤达取得的成就,却写了《司汤达研究》,在这本书里,他对《巴马修道院》毫不掩饰地赞赏,之后,司汤达写信表示祝贺他的成功,并以此作为自己写作的动力。
对于司汤达的杰出成就,名满天下的大作家巴尔扎克既羡慕又忌妒,不过他还是和司汤达成了好朋友。放下忌妒之心,从别人的成功里吸取经验,这才是对自己最有好处的做法。
◎ 如果朋友过得比你好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比我们境况好的人,我们要摆正心态,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的成功和精彩。当身边的朋友取得成功时,我们应当衷心地为他们高兴,而不是打翻五味瓶,自己找不痛快。
20世纪90年代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与贾志国一起在少年宫学艺术的同学如今都有了名气,有的成了名作家,有的成了书法家,有的成了大画家,只有贾志国始终籍籍无名。
在同学会上,贾志国喝得大醉,心想,那些同学以前混得都不如自己,困了就在他们家阳台忍一宿,渴了就从自来水管接点儿凉水喝,那时候,他们的作品只能用来包书皮。他们写书、画画都是吃饱了撑的!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挣钱才是真格的。可后来,那些人一个接一个地发达了,有名、有钱,还有地位。
贾志国忌妒那些人的房子、豪车、红木家具,可对于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他却完全忽视了。当晚,贾志国自问:“你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看你比他生活得更好时,能坦然接受这一切,而且能大方送上祝福。然而,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满对方比自己过得好,于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小齐和小鹏原本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小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找小鹏出来诉诉苦。起初,两个人的生活状况差不多,对于小齐的烦恼,小鹏一向好言宽慰。后来,小齐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小鹏和他之间的关系却变得微妙起来。
一天,小齐说:“有家公司想挖我过去,虽然和我以前学的专业不同,但考虑以后的发展空间能大一些,我准备试试。”
小鹏说:“别扯了,你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你除了干这行以外,还能干什么呀?” ↑返回顶部↑
人生有一种遗憾,叫作“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彤彤长得多好看,你看看人家小明的数学学得多好,你看看人家李阿姨的孩子都去德国留学了,你看看人家某某,英语过了八级,你说说你,怎么就不学学人家……
有些时候,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可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只是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你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这对孩子公平吗?如果孩子的努力长期被忽视,孩子很可能会认为:“我都努力了,可爸爸妈妈还批评我,那我干脆不努力好了。”自信心一再受打击,想重建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无法找回自信,很多孩子索性破罐子破摔。
如果父母眼里的“优秀”的标准就是孩子能够在父母需要面子的时候能挣到面子,那孩子还有自我吗?难道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都像演戏一样,任人摆布、毫无主张吗?
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自信都源自家长的比较。也许家长是有口无心,但他们说的话会像咒语一样,在孩子的生命中时时出现。与其花时间、精力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如抱抱孩子,和他们聊聊天,投给孩子一个支持和信赖的眼神。
◎ 不要总与人争高下
在现代社会,人人都要面对竞争,一旦参与竞争,就会分出成败高下。胜了自然是好事,如果被人比下去了呢?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是好胜心强的人。奋发向上是值得赞赏的,但凡事都不能太过。好胜心强的人无法接受别人超过自己,为了把对方比下去,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大臣们把奢侈当作体面事,斗富之风盛行一时。在当时的京城洛阳,一共有三个著名的巨富——羊琇、石崇和王恺。羊琇、王恺虽是外戚,权力大于石崇,但比起财富来,他们都不如石崇,这使他们两个人心里头一直很不舒服。石崇的钱财是从什么途径得到的呢?原来,在荆州担任刺史期间,为了积聚财富,石崇不断搜刮百姓,而且还劫杀往来的使节和货商,手段极其残忍。
虽然在洛阳城中,人人都知道石崇和王恺富可敌国,但他们却丝毫不满足,总想着怎样做才能显示自己比对方更有钱。
石崇听人说王恺家的下人在刷锅的时候居然用饴糖水,于是马上命人拿蜡烛当柴烧。这件事一传开,人们都评价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王恺当然不甘示弱,为了炫耀自己富有,他命人在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制成屏障。想要去往王恺家里,必须从这四十里长的紫丝屏障经过。如此奢华的装饰,使得洛阳城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为了压倒王恺,石崇命人用香料来粉刷墙壁,而且还用彩缎设下五十里屏障,要知道,彩缎比紫丝更为名贵。
很明显,在这次斗富中,王恺又略逊一筹。可是,他不但不肯低头认输,反而向他的外甥晋武帝求助。晋武帝如果有帝王之风,就应该劝舅父即刻停止这种奢侈浮华的变态行为,然后在全国整治奢靡浪费的邪风。然而晋武帝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觉得这样的比赛挺有趣,于是从库里拿出一株西域进贡的价值连城的珊瑚树,高度差不多有两尺,把它送给舅父,让他去跟石崇斗富。
王恺得此皇家奇珍后,自信心瞬间倍增,比阔气的劲头更足了。他立刻遍邀群臣到家里饮宴,当然也包括石崇。席间,王恺志得意满地对众人宣布:“各位同僚,鄙人家中有一株珊瑚,世所罕见,你们想不想一饱眼福啊?”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王恺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长得枝条匀称,色泽粉红鲜艳,实为难得的极品。大臣们看过之后交口称赞。
石崇冷笑一声,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只铁如意,朝那株珊瑚砸去,周围的官员们都大惊失色。王恺看到自己的王牌宝物毁于一旦,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你……你这是干什么?”
石崇嬉皮笑脸地回道:“这么个破东西,值得你生那么大的气吗?要是你喜欢,我赔你一株就是了。”随后,石崇立刻叫他随从的人回家去,把他家的珊瑚树统统搬来让王恺挑选。不一会儿,一群随从搬来了几十株珊瑚树。这些珊瑚中,有六七株的高度甚至达到了三四尺,而且每一株都枝条鲜艳,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下,王恺终于明白,自己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能与石崇抗衡。
石崇与王恺的斗富以石崇的胜出而告终,由此石崇的豪富天下皆知。当时有一个大臣傅咸,对这一现象痛心疾首,于是上奏晋武帝,说这种严重的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现在这样比阔气、比奢侈,不但不被责罚,反而被认为是荣耀的事,这样下去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晋武帝看了奏章,根本未予理睬,反而跟石崇、王恺一样,一面加紧搜刮,一面穷奢极侈。西晋王朝在这样的腐败氛围中,很快就衰亡下去了。作为斗富胜利者,石崇也没有落得好下场。八王叛乱时,赵王伦看中他的家财,把他杀了。
总是与人争高下,不但自己累,周围的人也累。有的人好胜心强,无时无刻都想与周围的人比较,一旦有人超过自己,就恼羞成怒,因妒生恨。忌妒别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超群,但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对比自己高明的诸葛亮更是耿耿于怀,常常想置其于死地。后来,诸葛亮将计就计,三气周公瑾,使这位年轻英武、具有文韬武略的东吴大都督“赔了夫人又折兵”,恼羞成怒,吐血而亡。临死之前,他还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当自己忌妒别人时,要有正确的心态,忌妒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以把它转化为一种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发展优点和长处,靠努力赶上对手,仔细反省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忌妒。
《巴马修道院》这部数十万字的世界名著,司汤达只用了短短52天就完成了。如此惊人的创作速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罕见。巴尔扎克在《立宪报》上读到此书描写滑铁卢战役的一章时,情不自禁地说:“我简直起了忌妒的心思,是的,我禁不住醋上心头,我为《军人生活》梦想的战争,如今人家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是又喜、又痛苦,又迷、又绝望。”尽管巴尔扎克如此“忌妒”司汤达取得的成就,却写了《司汤达研究》,在这本书里,他对《巴马修道院》毫不掩饰地赞赏,之后,司汤达写信表示祝贺他的成功,并以此作为自己写作的动力。
对于司汤达的杰出成就,名满天下的大作家巴尔扎克既羡慕又忌妒,不过他还是和司汤达成了好朋友。放下忌妒之心,从别人的成功里吸取经验,这才是对自己最有好处的做法。
◎ 如果朋友过得比你好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比我们境况好的人,我们要摆正心态,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的成功和精彩。当身边的朋友取得成功时,我们应当衷心地为他们高兴,而不是打翻五味瓶,自己找不痛快。
20世纪90年代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与贾志国一起在少年宫学艺术的同学如今都有了名气,有的成了名作家,有的成了书法家,有的成了大画家,只有贾志国始终籍籍无名。
在同学会上,贾志国喝得大醉,心想,那些同学以前混得都不如自己,困了就在他们家阳台忍一宿,渴了就从自来水管接点儿凉水喝,那时候,他们的作品只能用来包书皮。他们写书、画画都是吃饱了撑的!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挣钱才是真格的。可后来,那些人一个接一个地发达了,有名、有钱,还有地位。
贾志国忌妒那些人的房子、豪车、红木家具,可对于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他却完全忽视了。当晚,贾志国自问:“你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看你比他生活得更好时,能坦然接受这一切,而且能大方送上祝福。然而,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满对方比自己过得好,于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小齐和小鹏原本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小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找小鹏出来诉诉苦。起初,两个人的生活状况差不多,对于小齐的烦恼,小鹏一向好言宽慰。后来,小齐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小鹏和他之间的关系却变得微妙起来。
一天,小齐说:“有家公司想挖我过去,虽然和我以前学的专业不同,但考虑以后的发展空间能大一些,我准备试试。”
小鹏说:“别扯了,你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你除了干这行以外,还能干什么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