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记:火场视角|踏火逆行护玉龙(1 / 3)
前记:
2021年4月23日16时50分,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桃花村和兰香村交界处发生森林火灾。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紧急驰援,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玉龙群山上,连续鏖战7天6夜,终将大火扑灭。支队指战员日行数十里,长长的队伍翻山脊、越沟谷、穿丛林、战火魔……宛如一条从天而降“红纱”,缓缓的披在玉龙山上,守护着玉龙雪山的安宁幸福。
驰援:战斗已经打响
我从未参加过如此壮观的灭火救援行动!昆明、保山、丽江、普洱、大理五个支队齐聚一个火场,即便已站在海拔3300米的山顶,也依旧眺望不到友邻单位的身影,也听不到扑打火线时风力灭火机的轰鸣声。举目四望,能看到的只有笼罩在浓烟下若隐若现、茫茫无际的连绵群山。火场之大,让每个人都没有预想到。
“我们的战场在路上,从手握方向盘那一刻战斗便已打响了!”得知从支队出发到丽江玉龙来回1000多公里的路程,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中队的驾驶员正了正神色。
在紧张的鸣笛声中,车队开始动了。在李孝忠支队长带领下,载着200名指战员的28辆运兵车如一条长蛇,蜿蜒曲折向前开进。
天边正泛起一抹鱼肚白,太阳从车队的后方缓缓升起。是的!我们带着太阳跑。
大约,先行的杨仙永政委和100名战友已经奋战在火场上了吧!抬头看着天空,我心理暗想着。
如果是自驾游,那该多好!从安宁出发,经楚雄,过祥云、穿大理、越鹤庆,最终抵达丽江。但,此时所有指战员都无心观赏路边风景。大家只是静静的沉默,在休养、在积蓄。
“嘿!这车怎么回事!拉着警报呢,他也乱插队!”我从后视镜内瞄了一眼正在念叨的驾驶员师本森。这位入队8年的老班长、老驾驶员,正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眼里闪着淡淡的血丝。
师本森,我在驾校的“战友”。2014年,支队推荐我和师本森参加驾驶员培训。因是一个单位去的,我便改口叫他“老本森”。时隔7年,他的驾照也从c1的“萌新”升级到了a1a2的“老驾”。而我,也从驾驶员岗位换到新闻报道员岗位。而这一干便是7年。
我赶紧打趣:“本森,可得稳住啊,还有两三百公里呢,熬不住了就换我开!”
烟味,飘到了联指!
接到增援命令后的第10小时,4月26日15时30分左右,我们昆明方向增援的200名指战员已全部到达玉龙县石头乡联指开设地点。
天渐渐暗了下来,一股淡淡的火烟味弥漫着整个村庄。在黑暗中,远处的火光愈发清晰。火越烧越大,越来越亮,所有人都在车上摩拳擦掌等待着战斗命令。
19时50分,火场联指召开作战会议。山里的夜是那么明静,皓月悬空、星光闪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指四周各方救援力量人声嘈杂、车流拥挤。
“哎,你说一会是不是直接开干?”
“你歇哈,兴奋个啥劲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说这话的是特勤大队的一名老班长,叫王树佳。个头不高,看着却很精干。黝黑的皮肤搭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眼看去就是“虎将”。确实,像这样火线长达百公里以上的火场,打得准要比上得快有用得多。
门口开始传来嘈杂的声音,一群穿着各式各样制服的人陆续从会议室走了出来。最显眼的还是印有黄色“中国森林消防”字样的橘色“战袍”!
“支队长出来了,任务来了!”黑夜里,有人喊了一嗓子。按照联指命令,李支队长带昆明支队增援的200名战友投入到火场南线白岩村附近实施火场勘察、准备战斗,确保村庄绝对安全。
登车!向白岩村出发!从此刻开始,我们正式向火场开启了冲锋。
屹立在河道里的支点
村庄连着山岚,村落散居林间。这样来描绘白岩村村落和群山的关系,也许最合适不过。27日凌晨6时,队伍缓缓离开白岩村,向火场南线徒步开进。
“你们要小心嘞,前面要从河里过,踩不稳的话,不是崴着脚就是掉在水里头!”说话的是当地向导和志宏,另一名向导叫和建元。两人都是纳西族老乡,也是村里的“养蜂大户”,均三十出头。和志宏告诉我们,是大山赐予了他现在的生活!他在这些山上有三四十处蜂窝,眼看快到采蜜季节,却被一场大火烧了一半,他比任何人都想这场火赶紧熄灭。
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山涧从河道流过,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远远传来,好似宽慰我们这些紧张前进的灭火人。河道很宽,水位不高,雨季冲刷过的石头正好成为我们过河的垫脚石。
“小伙子,你们要打火去,是不是?”一位纳西阿婆得知我们前去灭火时,她紧紧拽着经过身旁的直属大队一中队袁正旺说了起来。原来,年前入冬时阿婆在大山里养了几窝散蜂。年后,林子太密了,又担心野熊出没,一个人不敢进山。正好队伍要进山,她想趁着人多去看看自己养的几窝散蜂。
阿婆说着,便和我们走到一起。在过河道时,袁正旺本想搀扶她跨过一个较宽的水流。但,哪知石头松动,一只脚滑在了水里。一不做二不休,袁正旺一只脚在水里站着,将队伍逐个搀扶过了河才从水里抽出脚来。
“河道很多石头,看着稳,但是一脚踩上去就滑开,只能试着踩,慢慢走。”尽管有了袁正旺的提醒,很多人还是在过河时湿了鞋、崴了脚。
战友们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用他们的话来说,没人愿意没到火线就下了火场。 ↑返回顶部↑
2021年4月23日16时50分,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桃花村和兰香村交界处发生森林火灾。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紧急驰援,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玉龙群山上,连续鏖战7天6夜,终将大火扑灭。支队指战员日行数十里,长长的队伍翻山脊、越沟谷、穿丛林、战火魔……宛如一条从天而降“红纱”,缓缓的披在玉龙山上,守护着玉龙雪山的安宁幸福。
驰援:战斗已经打响
我从未参加过如此壮观的灭火救援行动!昆明、保山、丽江、普洱、大理五个支队齐聚一个火场,即便已站在海拔3300米的山顶,也依旧眺望不到友邻单位的身影,也听不到扑打火线时风力灭火机的轰鸣声。举目四望,能看到的只有笼罩在浓烟下若隐若现、茫茫无际的连绵群山。火场之大,让每个人都没有预想到。
“我们的战场在路上,从手握方向盘那一刻战斗便已打响了!”得知从支队出发到丽江玉龙来回1000多公里的路程,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中队的驾驶员正了正神色。
在紧张的鸣笛声中,车队开始动了。在李孝忠支队长带领下,载着200名指战员的28辆运兵车如一条长蛇,蜿蜒曲折向前开进。
天边正泛起一抹鱼肚白,太阳从车队的后方缓缓升起。是的!我们带着太阳跑。
大约,先行的杨仙永政委和100名战友已经奋战在火场上了吧!抬头看着天空,我心理暗想着。
如果是自驾游,那该多好!从安宁出发,经楚雄,过祥云、穿大理、越鹤庆,最终抵达丽江。但,此时所有指战员都无心观赏路边风景。大家只是静静的沉默,在休养、在积蓄。
“嘿!这车怎么回事!拉着警报呢,他也乱插队!”我从后视镜内瞄了一眼正在念叨的驾驶员师本森。这位入队8年的老班长、老驾驶员,正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眼里闪着淡淡的血丝。
师本森,我在驾校的“战友”。2014年,支队推荐我和师本森参加驾驶员培训。因是一个单位去的,我便改口叫他“老本森”。时隔7年,他的驾照也从c1的“萌新”升级到了a1a2的“老驾”。而我,也从驾驶员岗位换到新闻报道员岗位。而这一干便是7年。
我赶紧打趣:“本森,可得稳住啊,还有两三百公里呢,熬不住了就换我开!”
烟味,飘到了联指!
接到增援命令后的第10小时,4月26日15时30分左右,我们昆明方向增援的200名指战员已全部到达玉龙县石头乡联指开设地点。
天渐渐暗了下来,一股淡淡的火烟味弥漫着整个村庄。在黑暗中,远处的火光愈发清晰。火越烧越大,越来越亮,所有人都在车上摩拳擦掌等待着战斗命令。
19时50分,火场联指召开作战会议。山里的夜是那么明静,皓月悬空、星光闪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指四周各方救援力量人声嘈杂、车流拥挤。
“哎,你说一会是不是直接开干?”
“你歇哈,兴奋个啥劲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说这话的是特勤大队的一名老班长,叫王树佳。个头不高,看着却很精干。黝黑的皮肤搭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眼看去就是“虎将”。确实,像这样火线长达百公里以上的火场,打得准要比上得快有用得多。
门口开始传来嘈杂的声音,一群穿着各式各样制服的人陆续从会议室走了出来。最显眼的还是印有黄色“中国森林消防”字样的橘色“战袍”!
“支队长出来了,任务来了!”黑夜里,有人喊了一嗓子。按照联指命令,李支队长带昆明支队增援的200名战友投入到火场南线白岩村附近实施火场勘察、准备战斗,确保村庄绝对安全。
登车!向白岩村出发!从此刻开始,我们正式向火场开启了冲锋。
屹立在河道里的支点
村庄连着山岚,村落散居林间。这样来描绘白岩村村落和群山的关系,也许最合适不过。27日凌晨6时,队伍缓缓离开白岩村,向火场南线徒步开进。
“你们要小心嘞,前面要从河里过,踩不稳的话,不是崴着脚就是掉在水里头!”说话的是当地向导和志宏,另一名向导叫和建元。两人都是纳西族老乡,也是村里的“养蜂大户”,均三十出头。和志宏告诉我们,是大山赐予了他现在的生活!他在这些山上有三四十处蜂窝,眼看快到采蜜季节,却被一场大火烧了一半,他比任何人都想这场火赶紧熄灭。
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山涧从河道流过,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远远传来,好似宽慰我们这些紧张前进的灭火人。河道很宽,水位不高,雨季冲刷过的石头正好成为我们过河的垫脚石。
“小伙子,你们要打火去,是不是?”一位纳西阿婆得知我们前去灭火时,她紧紧拽着经过身旁的直属大队一中队袁正旺说了起来。原来,年前入冬时阿婆在大山里养了几窝散蜂。年后,林子太密了,又担心野熊出没,一个人不敢进山。正好队伍要进山,她想趁着人多去看看自己养的几窝散蜂。
阿婆说着,便和我们走到一起。在过河道时,袁正旺本想搀扶她跨过一个较宽的水流。但,哪知石头松动,一只脚滑在了水里。一不做二不休,袁正旺一只脚在水里站着,将队伍逐个搀扶过了河才从水里抽出脚来。
“河道很多石头,看着稳,但是一脚踩上去就滑开,只能试着踩,慢慢走。”尽管有了袁正旺的提醒,很多人还是在过河时湿了鞋、崴了脚。
战友们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用他们的话来说,没人愿意没到火线就下了火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