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花为聘[红楼]_109(1 / 3)
刚刚出生还不满周岁的皇长子就这样成了新帝,太后荣升太皇太后,皇后荣升太后。继位大典一结束,太皇太后就宣称自己身体不适,把朝政全部交给了皇太后。
还不到二十岁的皇太后就这样开始了摄政生涯。
不是太皇太后不想找个摄政王出来,实在是皇室人丁凋零,与其让那些已经嫁了人的公主们出来摄政,还不如让新出炉的皇太后摄政呢。
对此,梁鉴、祁谦和贾琦几个都没有意见。
在遭到贬斥之前,梁鉴负责礼部和吏部,天下官员的选拔、升迁、调动,基本上都要从梁鉴的手里过,祁谦负责户部和刑部,管着所有的百姓,贾琦负责工部和兵部。
新任皇太后摄政之后,觉得把礼部和吏部交给一个人并不是好事,就让祁谦负责户部和吏部,让梁鉴负责礼部和刑部,让贾琦继续管着工部和兵部,同时,因为对外扩张的需要,枢密院那边也交给了贾琦。
皇家还握在手里的,除了神机营、火炮营之外,就只有负责京畿安危的京营,包括守卫宫廷禁苑的御林军和守护整个京师的禁军。
随着皇太后摄政,大魏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却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大魏的人口迅速增加。
知道实情的大臣们也就算了,不知道实情的大臣们则认为,太后临朝乃是天意,越发对先帝的死不在乎了。
为此,刚刚接触朝政的皇太后还特地问了三位参知政事。
执掌户部的祁谦一听,立刻就道:“娘娘,这件事情,您与其问臣,还不如问贾知院。”
“哦?此话怎讲?”
祁谦看了看在边上没有开口的贾琦,道:“昔年贾知院招募流民去他的庄子上安家落户的时候,就格外注意女人和孩子。一般情况下,寻常人家的庄子作坊都喜欢招募男人,因为男人是壮劳力、能干活。因此,大灾过后,男人总比女人更容易找到活计。贾知院反其道而行之,刚开始的时候,臣也以为贾知院是怜悯那些可怜的女人和孩子。如今方知贾知院眼光之长远。”
皇太后道:“这么一说,本宫就好奇了,难道贾知院从那个时候起,就在为今天做准备了?”
贾琦笑道:“娘娘取笑了。其实当初臣会刻意留心女人和孩子,固然是因为知道女人和孩子跟人口的联系。不过,那个时候,臣是打算对草原实行坚壁清野策的。”
“坚壁清野?”
皇太后一听,立刻就来了兴致。
贾琦不得不给皇太后解释,他原来是想如何如何利用羊毛和佛教信仰控制草原的,又道:“当然,这个计划的先决条件就是大魏必须先用武力征服草原。只是那一年……”
听到贾琦说到这个,皇太后和内阁所有的人都是叹了一口气。
没错,当初大魏最主要的敌人就是草原和关外,尤其是草原,千百年来,草原一直是划线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是那场天花,只怕这华夏都要易主了。
感慨过后,皇太后就道:“那么现在呢?十多年过去了,只怕草原上也要恢复元气了。”
梁鉴和祁谦打了个眼色,笑道:“陛下,这蒙古人跟女直不同,女直打仗的时候,有男女一起上阵的,也有男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女人在后面管着后勤和家业的。可蒙古人打仗,都是整族人整族人一起出动的比较多。这跟蒙古人常年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有关。女直的根在长白山,而蒙古人的根则是整片的草原。因此,当初死在中原的十多万蒙古人,有相当都是女人和孩子。”
“也就说,同样是倾巢而出,但是从长远来说,女直比蒙古人的损失更小,从战争中恢复的速度也更快。所以当年贾知院才会态度强硬地调动禁军,清扫关外的女直。是这样吗?”
贾琦连忙道:“启禀娘娘,当时臣并没有想那么多。臣决定清扫关外,主要不是为了女直,内阁和枢密院也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情报。臣会要求出动禁军,其实还是为了震慑朝鲜,以及,为了海参崴这个天然的不冻港。”
皇太后道:“本宫记得。当初也有许多大臣反对。可事实证明,爱卿是对的。”
当年并不起眼的举动,当年别人根本就看不上的安排,如今串联起来,竟然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不止皇太后,就连祁谦和梁鉴两个也都惊讶不已。
本来,在贾琦的庄子上女人的数量就比男人多。谁让灾荒过后,女人和孩子的命运比男人更凄惨呢?难得有一个地方落脚,还不用担心沦落贱籍。所以有个地方可以做女工,户籍上还算佃户,女人们哪里不愿意来呢?
更别说贾琦鼓励女人们立女户。反正女人们也缴税的,女人们也有户籍,与其带着嫁妆嫁人之后还要在婆家做小媳妇、二等公民,吃饭都不能上饭桌,还不如她们自立门户、吃自己用自己的呢。
高门大户讲究血统、讲究贞洁烈妇,在民间还真心没有这么多讲究。别说是寡妇在家,就是三嫁、四嫁、和离再嫁的比比皆是。 ↑返回顶部↑
还不到二十岁的皇太后就这样开始了摄政生涯。
不是太皇太后不想找个摄政王出来,实在是皇室人丁凋零,与其让那些已经嫁了人的公主们出来摄政,还不如让新出炉的皇太后摄政呢。
对此,梁鉴、祁谦和贾琦几个都没有意见。
在遭到贬斥之前,梁鉴负责礼部和吏部,天下官员的选拔、升迁、调动,基本上都要从梁鉴的手里过,祁谦负责户部和刑部,管着所有的百姓,贾琦负责工部和兵部。
新任皇太后摄政之后,觉得把礼部和吏部交给一个人并不是好事,就让祁谦负责户部和吏部,让梁鉴负责礼部和刑部,让贾琦继续管着工部和兵部,同时,因为对外扩张的需要,枢密院那边也交给了贾琦。
皇家还握在手里的,除了神机营、火炮营之外,就只有负责京畿安危的京营,包括守卫宫廷禁苑的御林军和守护整个京师的禁军。
随着皇太后摄政,大魏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却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大魏的人口迅速增加。
知道实情的大臣们也就算了,不知道实情的大臣们则认为,太后临朝乃是天意,越发对先帝的死不在乎了。
为此,刚刚接触朝政的皇太后还特地问了三位参知政事。
执掌户部的祁谦一听,立刻就道:“娘娘,这件事情,您与其问臣,还不如问贾知院。”
“哦?此话怎讲?”
祁谦看了看在边上没有开口的贾琦,道:“昔年贾知院招募流民去他的庄子上安家落户的时候,就格外注意女人和孩子。一般情况下,寻常人家的庄子作坊都喜欢招募男人,因为男人是壮劳力、能干活。因此,大灾过后,男人总比女人更容易找到活计。贾知院反其道而行之,刚开始的时候,臣也以为贾知院是怜悯那些可怜的女人和孩子。如今方知贾知院眼光之长远。”
皇太后道:“这么一说,本宫就好奇了,难道贾知院从那个时候起,就在为今天做准备了?”
贾琦笑道:“娘娘取笑了。其实当初臣会刻意留心女人和孩子,固然是因为知道女人和孩子跟人口的联系。不过,那个时候,臣是打算对草原实行坚壁清野策的。”
“坚壁清野?”
皇太后一听,立刻就来了兴致。
贾琦不得不给皇太后解释,他原来是想如何如何利用羊毛和佛教信仰控制草原的,又道:“当然,这个计划的先决条件就是大魏必须先用武力征服草原。只是那一年……”
听到贾琦说到这个,皇太后和内阁所有的人都是叹了一口气。
没错,当初大魏最主要的敌人就是草原和关外,尤其是草原,千百年来,草原一直是划线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是那场天花,只怕这华夏都要易主了。
感慨过后,皇太后就道:“那么现在呢?十多年过去了,只怕草原上也要恢复元气了。”
梁鉴和祁谦打了个眼色,笑道:“陛下,这蒙古人跟女直不同,女直打仗的时候,有男女一起上阵的,也有男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女人在后面管着后勤和家业的。可蒙古人打仗,都是整族人整族人一起出动的比较多。这跟蒙古人常年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有关。女直的根在长白山,而蒙古人的根则是整片的草原。因此,当初死在中原的十多万蒙古人,有相当都是女人和孩子。”
“也就说,同样是倾巢而出,但是从长远来说,女直比蒙古人的损失更小,从战争中恢复的速度也更快。所以当年贾知院才会态度强硬地调动禁军,清扫关外的女直。是这样吗?”
贾琦连忙道:“启禀娘娘,当时臣并没有想那么多。臣决定清扫关外,主要不是为了女直,内阁和枢密院也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情报。臣会要求出动禁军,其实还是为了震慑朝鲜,以及,为了海参崴这个天然的不冻港。”
皇太后道:“本宫记得。当初也有许多大臣反对。可事实证明,爱卿是对的。”
当年并不起眼的举动,当年别人根本就看不上的安排,如今串联起来,竟然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不止皇太后,就连祁谦和梁鉴两个也都惊讶不已。
本来,在贾琦的庄子上女人的数量就比男人多。谁让灾荒过后,女人和孩子的命运比男人更凄惨呢?难得有一个地方落脚,还不用担心沦落贱籍。所以有个地方可以做女工,户籍上还算佃户,女人们哪里不愿意来呢?
更别说贾琦鼓励女人们立女户。反正女人们也缴税的,女人们也有户籍,与其带着嫁妆嫁人之后还要在婆家做小媳妇、二等公民,吃饭都不能上饭桌,还不如她们自立门户、吃自己用自己的呢。
高门大户讲究血统、讲究贞洁烈妇,在民间还真心没有这么多讲究。别说是寡妇在家,就是三嫁、四嫁、和离再嫁的比比皆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