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04节(2 / 4)
谢灼这么聪明的人都看不透,陶瑾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所以他早就放弃了,只等着卫苏安排他去做就行了。
卫苏笑了,“其实你所言的蜀地的确也是我重要的棋子之一,只是蜀地的布局已经逐渐趋向于明朗。有孙章在蜀地任太守,他会遵照我的计划安排执行,这点我不用操心。你们之前安排的来蜀地的百姓孙章已经开始安顿下去了。有了这些人,蜀地基本就不用愁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有墨家的端木先生已经说服了墨家人,正式入驻蜀地。我已经准备将军备制器交给他们研究,再兴建大型的作坊专门生产制作兵器。这里不仅成为秦国的粮仓,还会成为秦国的大型军备库。只要一成军,就能保证大量的作战兵器。”
谢灼点头,只要有人,有粮食,有兵器,那么一国最重要的军备就齐全了。只要兵精粮足,随随便便拉出去一支军队就能让人闻风丧胆。
陶瑾听到端木先生也已经入蜀,心中一惊,一向讲究兼爱非攻游离于俗世之外的墨家人居然也入秦研究军备,这?墨家人这是入世入局了?
他诧异的看向卫苏,能说服墨家人,这……不得不说卫先生真的能人之所不能也。
第145章
当初卫苏与秦湛两人分别与端木嵩深入交谈了一番后, 端木嵩思索了许久,然后便带信让墨家长老入蜀商议后续事宜。
墨家如今已经今不如昔了,自从几代前有一支分离而去不知所踪后, 墨家的状况就一落千丈,再不复曾经的辉煌。哪怕端木嵩有心想好好发展壮大,将墨家重现昔日辉煌, 只是最终却力不从心。
这次卫苏秦湛给了他一次机会, 让墨家改变困局,条件着实让他心动。如果失去这次机会, 墨家真的就会默默泯然与众人矣。
也是因此, 端木嵩去信中说明了前因后果以及事情的利弊, 只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将墨家发扬光大。
这些人来到蜀地后, 孙章为尽地主之谊,带领他们四处转了转。蜀地的欣欣向荣对比起外面的兵荒马乱,简直就跟两个世界一般。
如果天下再没有战争,人人都像蜀地这般安居乐业该有多好啊。他们墨家人都是主张和平之人, 这番景象让他们感慨不已。
“我们大王是前所未有的明君, 底下更有众多贤臣辅佐。如今这天下,除了我们秦国,其他诸侯国再无担当之力。诸位,乱世中再无苟安人, 唯有尽早结束这乱世,方为正确的选择。”孙章作为说客, 自然是要将话题带过来的。
孙章所说的便是以战止战了。有人沉思, 有人反驳, “孙大人, 墨家不愿意沾染上战争,反对攻战。这是祖宗提出来,我们墨家后人必须要遵守的。如今秦王的用意一眼便知,与我们墨家人所思所想不符。”
孙章摇摇头,“墨家先圣提出来的自然是好的。只不过如今几百过去了,世事环境都与先圣在日大不相同。曾有言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注1难道不应该去其所害,就其于利吗?墨守成规,只怕墨家早晚败亡。”
有人不服气,“谁说的?墨家千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岂是你说败亡就败亡的?我们墨家人的事,大约还轮不到一个外人插手吧?”
孙章笑了笑,“我倒不是插手墨家之事,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今时不同往日,诸位想想你们的自身处境,又何用旁人多说?”
孙章说到了他们的痛处,那人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他察言观色,知道自己一番话已经深入人心,再接再厉接着道:“卫苏卫先生曾经说过,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分崩离析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受苦难的始终是天下百姓。如果天下有志之士能共同携手,改变天下格局,结束这乱世,让百姓不再受战乱烽火之苦,又何尝不是利民之举?”
众人沉思,他们从宗主的来信中也知道了端木嵩的意思。如今这么说来,他们要是不改变祖宗成法,只怕真就成了不肖子孙。
孙章点到即止,剩下的相信端木先生能自己搞定,他说再多也只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罢了,真正的还得看自己的想法。
不过有了孙章的一番话打底,这些人好歹也听进去了一些。等到端木嵩让大家一起商议时,除了一小部分的人依旧坚持己见,认为祖宗规矩不可破之外,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跟着端木嵩搏一把墨家的未来的。
两方人既然谁也无法说服谁,端木嵩只能采取极端的办法,愿意的跟他一起留在蜀地,不愿意的那就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
尽管有人对于这样的安排不服气,可是他们人少,也无法代表大多数,只能气闷的甩袖而去。
就这样,端木嵩带了一部分人留下来。孙章按照卫苏的吩咐,特意给了他们建了一个专门实验的地方。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待遇也是独有的,比他们在颍阳学宫还要优渥得多。
毕竟在颍阳学宫之时,想要做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准备材料工具。而这些都得花钱,墨家如今的家底早不如前,他们哪一个不是紧巴巴的,哪里可能拥有大量的材料反复研究制作?
现在有官府提供用品材料,是要多少有多少,他们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只负责研究,不管是军备也好,民用的家什也罢。只要有新意,报备立项就能获得批准,如果真正制作出来有一定的用处,还能得到一笔奖赏。这让墨家人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自己选择留下来果然是对的。
而端木嵩带着人研究卫苏提供的守城弩的图样,这种大型的守城攻城器械很有些难度,加上其中的机关机括甚是巧妙,更是让众人废寝忘食。
有端木嵩他们的技术在那里摆着,卫苏丝毫不担心做不出来,相信这只是迟早的事。
“先生所言的蜀地之策,我想我已经明白了。不过,先生恐怕不只是着眼于这一亩三分地吧?”谢灼眼睛依旧盯着地图上说道。 ↑返回顶部↑
卫苏笑了,“其实你所言的蜀地的确也是我重要的棋子之一,只是蜀地的布局已经逐渐趋向于明朗。有孙章在蜀地任太守,他会遵照我的计划安排执行,这点我不用操心。你们之前安排的来蜀地的百姓孙章已经开始安顿下去了。有了这些人,蜀地基本就不用愁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有墨家的端木先生已经说服了墨家人,正式入驻蜀地。我已经准备将军备制器交给他们研究,再兴建大型的作坊专门生产制作兵器。这里不仅成为秦国的粮仓,还会成为秦国的大型军备库。只要一成军,就能保证大量的作战兵器。”
谢灼点头,只要有人,有粮食,有兵器,那么一国最重要的军备就齐全了。只要兵精粮足,随随便便拉出去一支军队就能让人闻风丧胆。
陶瑾听到端木先生也已经入蜀,心中一惊,一向讲究兼爱非攻游离于俗世之外的墨家人居然也入秦研究军备,这?墨家人这是入世入局了?
他诧异的看向卫苏,能说服墨家人,这……不得不说卫先生真的能人之所不能也。
第145章
当初卫苏与秦湛两人分别与端木嵩深入交谈了一番后, 端木嵩思索了许久,然后便带信让墨家长老入蜀商议后续事宜。
墨家如今已经今不如昔了,自从几代前有一支分离而去不知所踪后, 墨家的状况就一落千丈,再不复曾经的辉煌。哪怕端木嵩有心想好好发展壮大,将墨家重现昔日辉煌, 只是最终却力不从心。
这次卫苏秦湛给了他一次机会, 让墨家改变困局,条件着实让他心动。如果失去这次机会, 墨家真的就会默默泯然与众人矣。
也是因此, 端木嵩去信中说明了前因后果以及事情的利弊, 只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将墨家发扬光大。
这些人来到蜀地后, 孙章为尽地主之谊,带领他们四处转了转。蜀地的欣欣向荣对比起外面的兵荒马乱,简直就跟两个世界一般。
如果天下再没有战争,人人都像蜀地这般安居乐业该有多好啊。他们墨家人都是主张和平之人, 这番景象让他们感慨不已。
“我们大王是前所未有的明君, 底下更有众多贤臣辅佐。如今这天下,除了我们秦国,其他诸侯国再无担当之力。诸位,乱世中再无苟安人, 唯有尽早结束这乱世,方为正确的选择。”孙章作为说客, 自然是要将话题带过来的。
孙章所说的便是以战止战了。有人沉思, 有人反驳, “孙大人, 墨家不愿意沾染上战争,反对攻战。这是祖宗提出来,我们墨家后人必须要遵守的。如今秦王的用意一眼便知,与我们墨家人所思所想不符。”
孙章摇摇头,“墨家先圣提出来的自然是好的。只不过如今几百过去了,世事环境都与先圣在日大不相同。曾有言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注1难道不应该去其所害,就其于利吗?墨守成规,只怕墨家早晚败亡。”
有人不服气,“谁说的?墨家千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岂是你说败亡就败亡的?我们墨家人的事,大约还轮不到一个外人插手吧?”
孙章笑了笑,“我倒不是插手墨家之事,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今时不同往日,诸位想想你们的自身处境,又何用旁人多说?”
孙章说到了他们的痛处,那人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他察言观色,知道自己一番话已经深入人心,再接再厉接着道:“卫苏卫先生曾经说过,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分崩离析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受苦难的始终是天下百姓。如果天下有志之士能共同携手,改变天下格局,结束这乱世,让百姓不再受战乱烽火之苦,又何尝不是利民之举?”
众人沉思,他们从宗主的来信中也知道了端木嵩的意思。如今这么说来,他们要是不改变祖宗成法,只怕真就成了不肖子孙。
孙章点到即止,剩下的相信端木先生能自己搞定,他说再多也只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罢了,真正的还得看自己的想法。
不过有了孙章的一番话打底,这些人好歹也听进去了一些。等到端木嵩让大家一起商议时,除了一小部分的人依旧坚持己见,认为祖宗规矩不可破之外,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跟着端木嵩搏一把墨家的未来的。
两方人既然谁也无法说服谁,端木嵩只能采取极端的办法,愿意的跟他一起留在蜀地,不愿意的那就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
尽管有人对于这样的安排不服气,可是他们人少,也无法代表大多数,只能气闷的甩袖而去。
就这样,端木嵩带了一部分人留下来。孙章按照卫苏的吩咐,特意给了他们建了一个专门实验的地方。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待遇也是独有的,比他们在颍阳学宫还要优渥得多。
毕竟在颍阳学宫之时,想要做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准备材料工具。而这些都得花钱,墨家如今的家底早不如前,他们哪一个不是紧巴巴的,哪里可能拥有大量的材料反复研究制作?
现在有官府提供用品材料,是要多少有多少,他们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只负责研究,不管是军备也好,民用的家什也罢。只要有新意,报备立项就能获得批准,如果真正制作出来有一定的用处,还能得到一笔奖赏。这让墨家人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自己选择留下来果然是对的。
而端木嵩带着人研究卫苏提供的守城弩的图样,这种大型的守城攻城器械很有些难度,加上其中的机关机括甚是巧妙,更是让众人废寝忘食。
有端木嵩他们的技术在那里摆着,卫苏丝毫不担心做不出来,相信这只是迟早的事。
“先生所言的蜀地之策,我想我已经明白了。不过,先生恐怕不只是着眼于这一亩三分地吧?”谢灼眼睛依旧盯着地图上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