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柴荣又说:“入寺出家者,是为祀奉佛祖,弘扬佛法。大字不识,品德低下之人岂能受戒出家?因此,对出家者需由官府严格考核。打算出家的人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父母双亡的孤儿需得到伯伯叔叔的同意。男子年十五岁以上,能念一百页经文,女子年十三岁以上,能念七十页经文者,方能向所在官府申请削发,由官府指定官员进行考核。为了防止弄虚作假,全国只在东西两京、大名府、京兆府及青州等六地设立受戒的佛坛,其余地方的佛坛一律废止。凡削发受戒的人,由朝廷核准,祠部发给凭证,才能实行。未经朝廷核准,寺院擅自削发受戒者,寺院主持、主事僧尼、师主、隔壁同住的僧人,都要依法惩处。”
  众人面面相觑。男子十五岁以上,能念一百页经文,在当时可是相当高的文化门坎了。
  “各个寺院,更严禁僧侣舍身自杀、斩断手足、手指燃香、裸体挂钩点灯、身带铁钳等自残行为。命令各州,将僧侣造册管理,如有死亡、返俗,随时注销!”
  偌大的朝堂一片肃静,皇帝威严的声音久久回旋。
  看着惊愕不已的满朝文武,柴荣叹了口气:“众卿不要以为朕对佛教有什么成见。朕当年在京城曾兼职功德使,负责过佛、道二教管理,与多位高僧都有过深谈,受益良多。只是,如今寺院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甚至为祸乡里。要兴盛佛教,须辨明善恶,恢复规章,革除弊病。”柴荣双目炯炯,又扬手道:“你们也不要以为朕此时限佛是心血来潮。三年前,先帝尚在时,朕就痛感寺院之弊,准备整顿佛教,还曾与佛门高僧道丕禅师议过此事。道丕禅师曾劝朕说,天下初平,疮痍未合,此事涉及太广,宜缓缓而行。朕思虑再三,听从了他的劝告。但如今,天下局势之变化,一日千里,而寺院之弊,日益泛滥,若再不下决心整治,等到国力枯竭,大祸临头之日,就悔之莫及了!”
  柴荣扬起了头,眼神里隐然透着忧伤。“想先帝一生,崇尚节俭。他驾崩之前嘱咐朕的话,朕至今不敢忘记。先帝说,他死之后,穿纸做的衣服,用瓦棺装殓,丧事从简从速,墓穴中不用石头,只用砖。工人要出钱雇用,不要因此而骚扰百姓。陵墓前不设守灵宫女,只立一碑……”满朝文武都低下了头,他们清晰地感到皇帝的声音在颤抖,柴荣显然正极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先帝一生征战,终于平定中原,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而他临死之际,想到的却是唯恐给国家增加负担。先帝尚且如此,各位爱卿,你们能容忍国家养着这么多碌碌的寄生虫吗!”轰然一声,文武百官几乎不约而同,全都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就算心底对皇帝的限佛措施抱有最深成见的人,这一刻也被柴荣的话打动了。显然,柴荣的限佛行动并非因为他个人的好恶,而是因为现实需求。形势所迫,他必须要把寺院占据的大量资源夺回来,用于富国强兵。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五月,限佛诏书从开封迅速传送到后周境内的各个州县。这个王朝的国家机器再次显示了其强大而高效的威力,几乎一夕之间,轰轰烈烈的限佛行动便在中原每一个角落开展起来。到了年底,全国共废除寺院三万多所,仅保留二千六百余所,大量无地存身的僧侣被迫还俗,重新过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最后被官方登记造册的僧人尼姑只剩下六万一千多人。
  看着各州的报告,柴荣频频点头。这样一来,将有大量人力回归生产,大量财物回流民间,后周国力必将飞速增长。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他还有更惊人的举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