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节(3 / 4)
杜卓远还记得当年取得前三的三名才子,一个秦楚就这么难对付,一但这三人联合起来,岂不是如虎添翼,杜卓远立即叫人关注杜志渊的动静。
这日御书房内,杜卓远与几位大臣皆在,秦楚上前提议,提拔杜志渊到京城,正好瀚林院里尚需要几位能人帮他。
杜卓远一听,心中着急,果然这秦楚生了这样的心思,果然是要提拔杜志渊了,他岂能如他所愿,于是杜卓远立即上前,说出杜志渊的不好,正是暗探打听来的,平江府知州说此人徒有才气,却并不懂得治下,如今身为一个知县都尚且做得如此糟糕,岂能调回京城。
离帝听后,决定问问平江府知州,很快知州上书,将杜志渊在平江府时的所做所为一一说了,政迹平平,无所作为,沉迷书中,不问世事。
这正是所有才子都有可能的通病,会读书的未必会做官,十年寒窗,本以为一朝高中就是好日子的时候,遂不知,这才是为官之道的开始,一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治下,就会陷入困局,尤其在地方上,那些地方官员与富绅,个个都是多年的大家族,想动动不了他们,想出政迹那自然要损害到他们的利益,这中间的调和,便是他们走出书中该要学的官场之道。
可是不少读书郎却并不会处理这些,想必杜志渊也是如此了。
这一下杜卓远像是抓到了秦楚的把柄,直说这杜志渊不如人,就该一直为知县,而须在天下粮仓之地都不能出政迹,就该将他调到小地方去。
离帝也有些疑惑秦楚为何要找如此庸才,倒也没有听杜卓远的将人调至小县城,只是不再提拔杜志渊就是。
秦楚不再反驳,出了御书房,杜卓远一脸得意的朝秦楚看来,秦楚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可怜了一个人才,就这样断送了前程。”
杜卓远一听,就哈哈大笑,但凡秦楚要做的事,杜卓远就要唱反调,如今看到秦楚受挫,他就高兴。
而此时平江府的杜志渊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京城城派监察御史来过一趟,却只是在苏州呆了一会,见到知州,随后就回了京城,然后就有消息传出来,原来这监察御史就来考核他的政迹,听说上头有意提拔于他,可是事后不但没有了动静,那知州大人还笑话他了,他就知道自己可能提拔的事被搅没了。
杜志渊恨意加深,一直隐忍的他这一次爆发,于是写了一封密信往京城里寄了来。
杜府里,门防收到一封密信,上面写着是老爷的信,可是看着不是官信,那门防竟将密信交到了杜府主母费氏的手中,费氏这段时间正与丈夫呕气,丈夫将她手中的死士全部弄走不说,连着府中的护卫,令牌都不给她。
费氏平素在京城没少嚣张,没有这些护卫与死士,她就没有了底气,她气不过丈夫都已经为丞相大人了,一手遮天,还如此小心翼翼,他们平阳费家,也是大家族,族中出了不少人才,在平阳府时,费氏就是嚣张惯了的,原本以为嫁了个能耐的丈夫,没想还让她忍着。
自打上一次她刺杀于英改不成,被丈夫责骂后,夫妻之间有了隔阂,费氏正想着怎么得到这些府的护卫令牌,此时收到门防一封奇怪的信,是给老爷的,她倒也是能看的。
费氏展信一看,原本靠在长榻上的她忽然坐直了身子,随后就见她脸色大变,将信再看了一遍,自己没有看错,这上面写得时间地点,不正是当年丈夫外放为官时的时间,正好那段时间她怀着身孕,丈夫出门几个月视察,所以那几个月里,他身边一直有位女子服侍?
第752章 杜家乱了
有意思,在她最难受的时间里,他倒是逍遥快活,还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中了榜眼,又外放为知县,瞧着这信里的内容,这是打算来认父了。
费氏倒是费解了,当初高中时,怎么不见此人认父,如今外放就认亲来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费氏都不准,想她平阳费家之女,竟然不知丈夫在外头有人了。
这么多年她竟然受了这么一个大委屈,那时她怀孕,自己正是辛苦,遂不知他却与别人快活。
费氏立即将信烧掉,随后面色一沉,起身进入丈夫的书房,翻找了一番,终于在书案下发现了令牌,她调用了杜府的大部分护卫出城往平江府去了。
半个月后,常熟县,一伙黑衣人潜入县衙后院,没多会,县衙后院火光冲天,里头传来哭喊声,转眼县衙都烧了。
街坊们出来帮着灭火,闹了一夜,火势止住,可是再往县衙后院去,里头全是烧焦的尸首,里头有一具,瞧着模样像是知县大人,百姓都震惊了。
经人查验,这火是柴房起的,又有说最近天干物燥,所以引起了自然火灾,才将县衙给烧了的。
平江府知州知道此事后,一脸沉痛的上书,将此事上报。
御书房内,离帝听到这个消息,还有觉得可惜了,十年寒窗苦读的杜志渊,却这么的死了,便派人去寻他的家人,赐下赏赐。
可是这么一查,这杜志渊居然没有家人,只在那村里人有些消息,听说以前有一位师傅,专门教他读书的,后来一直出外游历,连着村里人也不好说了。
杜卓远得知杜志渊死了,他便想着秦楚的算盘算是落空了,心情很不错,只是待他回到书房时,却发现书案上摆着一封信,杜志渊亲笔所写的字迹,杜卓远看了一后,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杜志渊是榜眼,他当年也将前三名的作品看过的,离帝还曾问过他意见,自是认出了杜志渊的笔记的。
杜卓远有些疑惑不解,他叫来护卫长,沉声问道:“这信怎么送来的?”
那护卫长便禀报道:“禀大人,从驿站送来,只是为何,驿站出了状况,中间停留了好些日子,送来时,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返回顶部↑
这日御书房内,杜卓远与几位大臣皆在,秦楚上前提议,提拔杜志渊到京城,正好瀚林院里尚需要几位能人帮他。
杜卓远一听,心中着急,果然这秦楚生了这样的心思,果然是要提拔杜志渊了,他岂能如他所愿,于是杜卓远立即上前,说出杜志渊的不好,正是暗探打听来的,平江府知州说此人徒有才气,却并不懂得治下,如今身为一个知县都尚且做得如此糟糕,岂能调回京城。
离帝听后,决定问问平江府知州,很快知州上书,将杜志渊在平江府时的所做所为一一说了,政迹平平,无所作为,沉迷书中,不问世事。
这正是所有才子都有可能的通病,会读书的未必会做官,十年寒窗,本以为一朝高中就是好日子的时候,遂不知,这才是为官之道的开始,一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治下,就会陷入困局,尤其在地方上,那些地方官员与富绅,个个都是多年的大家族,想动动不了他们,想出政迹那自然要损害到他们的利益,这中间的调和,便是他们走出书中该要学的官场之道。
可是不少读书郎却并不会处理这些,想必杜志渊也是如此了。
这一下杜卓远像是抓到了秦楚的把柄,直说这杜志渊不如人,就该一直为知县,而须在天下粮仓之地都不能出政迹,就该将他调到小地方去。
离帝也有些疑惑秦楚为何要找如此庸才,倒也没有听杜卓远的将人调至小县城,只是不再提拔杜志渊就是。
秦楚不再反驳,出了御书房,杜卓远一脸得意的朝秦楚看来,秦楚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可怜了一个人才,就这样断送了前程。”
杜卓远一听,就哈哈大笑,但凡秦楚要做的事,杜卓远就要唱反调,如今看到秦楚受挫,他就高兴。
而此时平江府的杜志渊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京城城派监察御史来过一趟,却只是在苏州呆了一会,见到知州,随后就回了京城,然后就有消息传出来,原来这监察御史就来考核他的政迹,听说上头有意提拔于他,可是事后不但没有了动静,那知州大人还笑话他了,他就知道自己可能提拔的事被搅没了。
杜志渊恨意加深,一直隐忍的他这一次爆发,于是写了一封密信往京城里寄了来。
杜府里,门防收到一封密信,上面写着是老爷的信,可是看着不是官信,那门防竟将密信交到了杜府主母费氏的手中,费氏这段时间正与丈夫呕气,丈夫将她手中的死士全部弄走不说,连着府中的护卫,令牌都不给她。
费氏平素在京城没少嚣张,没有这些护卫与死士,她就没有了底气,她气不过丈夫都已经为丞相大人了,一手遮天,还如此小心翼翼,他们平阳费家,也是大家族,族中出了不少人才,在平阳府时,费氏就是嚣张惯了的,原本以为嫁了个能耐的丈夫,没想还让她忍着。
自打上一次她刺杀于英改不成,被丈夫责骂后,夫妻之间有了隔阂,费氏正想着怎么得到这些府的护卫令牌,此时收到门防一封奇怪的信,是给老爷的,她倒也是能看的。
费氏展信一看,原本靠在长榻上的她忽然坐直了身子,随后就见她脸色大变,将信再看了一遍,自己没有看错,这上面写得时间地点,不正是当年丈夫外放为官时的时间,正好那段时间她怀着身孕,丈夫出门几个月视察,所以那几个月里,他身边一直有位女子服侍?
第752章 杜家乱了
有意思,在她最难受的时间里,他倒是逍遥快活,还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中了榜眼,又外放为知县,瞧着这信里的内容,这是打算来认父了。
费氏倒是费解了,当初高中时,怎么不见此人认父,如今外放就认亲来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费氏都不准,想她平阳费家之女,竟然不知丈夫在外头有人了。
这么多年她竟然受了这么一个大委屈,那时她怀孕,自己正是辛苦,遂不知他却与别人快活。
费氏立即将信烧掉,随后面色一沉,起身进入丈夫的书房,翻找了一番,终于在书案下发现了令牌,她调用了杜府的大部分护卫出城往平江府去了。
半个月后,常熟县,一伙黑衣人潜入县衙后院,没多会,县衙后院火光冲天,里头传来哭喊声,转眼县衙都烧了。
街坊们出来帮着灭火,闹了一夜,火势止住,可是再往县衙后院去,里头全是烧焦的尸首,里头有一具,瞧着模样像是知县大人,百姓都震惊了。
经人查验,这火是柴房起的,又有说最近天干物燥,所以引起了自然火灾,才将县衙给烧了的。
平江府知州知道此事后,一脸沉痛的上书,将此事上报。
御书房内,离帝听到这个消息,还有觉得可惜了,十年寒窗苦读的杜志渊,却这么的死了,便派人去寻他的家人,赐下赏赐。
可是这么一查,这杜志渊居然没有家人,只在那村里人有些消息,听说以前有一位师傅,专门教他读书的,后来一直出外游历,连着村里人也不好说了。
杜卓远得知杜志渊死了,他便想着秦楚的算盘算是落空了,心情很不错,只是待他回到书房时,却发现书案上摆着一封信,杜志渊亲笔所写的字迹,杜卓远看了一后,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杜志渊是榜眼,他当年也将前三名的作品看过的,离帝还曾问过他意见,自是认出了杜志渊的笔记的。
杜卓远有些疑惑不解,他叫来护卫长,沉声问道:“这信怎么送来的?”
那护卫长便禀报道:“禀大人,从驿站送来,只是为何,驿站出了状况,中间停留了好些日子,送来时,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