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2 / 4)
齐王司马冏(司马攸的儿子)——有点政治手腕,仗打得一塌糊涂,首倡勤王义军讨伐司马伦,后被堂兄司马乂灭了。
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为人还算不错,来了个绝地大反击,杀了堂弟司马冏,却惹得十六弟司马颖和堂叔司马颙眼红,最后被司马颙手下张方活活烤死。
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半傻子,本来在卢志的辅佐下应该有点作为,却被堂叔司马颙当枪使,死于邺城监牢狱卒之手。
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孙子)——不甘寂寞的关中都督,把堂侄司马颖玩弄于股掌之间,但面对大型战役根本hold不住,战败后被司马模杀了;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也是个不甘寂寞,明明没自己啥事,却非往自己身上揽事的主。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挑起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的一场战争,调动了中原及黄河以北各州都督,跟族兄司马颙开战,最后胜出。关于他的故事还没结束。
这八位藩王恰好在《晋书》中被合在一个章节,而他们几乎都牵涉政变,故有“八王之乱”的说法。不过,假如更严谨地分析,老实巴交的司马亮仅仅是被杨骏排挤,而他自己并没有主动挑起政变,故不应列入“八王之乱”的行列。再说暴虐的司马玮,甘愿充当贾南风的马前卒,确实引发了一场政变,更导致司马亮和卫瓘家破人亡。但是,司马玮和后面那几位藩王之间,毕竟隔着长达十年的相对稳定的元康年,即贾南风、张华、裴、贾模执政的时代,故把司马玮跟后面政变的藩王连在一起也稍显牵强。而真正挑起战争,并引发极大动荡的藩王,准确地说应该是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这六位。此外,还应该算上——
淮南王司马允(司马炎第十子)——率七百死士围攻叔祖司马伦,在阵中遭到刺杀的失意“皇太弟”(实则,他只是想当皇太弟未遂)。
新野王司马歆(司马懿第七子司马骏的儿子)——在勤王战争中充当堂侄司马乂的跟班,攻打堂叔司马伦。
新蔡王司马腾、高密王司马略、南阳王司马模(司马越的三个胞弟)、范阳王司马虓(司马越的堂弟)——参与公元305年至公元306年那场大乱战,帮司马越打败了司马颙。
这样说来,从元康年结束至今的六年间,挑起或参与政变、战乱的藩王总共有十二位。只是“十二王之乱”读起来要比“八王之乱”拗口罢了。
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没完没了地你杀我我杀你,倘若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他们在天有灵,绝对能气得掀开棺材板,跳出来诈尸。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想当年,无论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还是司马炎,无一不是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但为什么仅仅到了司马衷这一代,国家就一下子乱成这副惨象?很多人说,魏朝时,曹丕扼制藩王,皇权旁落,而晋朝时,司马家族吸取了魏朝的教训,极大增强藩王的实力,结果适得其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这说法片面了些。司马炎在世时虽然相当优待藩王,但藩王其实并没控制多少军队。史书中明确记载了晋朝初年藩王的统兵数量——大藩王五千人;中藩王三千人;小藩王五百人。当时,淮南相刘颂甚至还认为藩王军力不足,提议增加藩国军队的数量。而在“八王之乱(十二王之乱)”时,藩王动辄就兴起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当然不是藩王政策的缘故。再者,司马炎时代,也没有一个藩王想回自己藩国发展势力,他们无一不是赖在京城安享繁荣富贵。
还有人说,司马炎临死前派出大批藩王担任外州都督,这是祸乱的根源。但这说法也不严谨。二愣子司马玮倒是荆州都督,但他发动政变是在他只身来到洛阳之后,且根本没动用他的荆州军团。篡国者司马伦也一样,他们都是利用皇城禁军夺权。至于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这五位,他们担任外州都督都是在司马炎死后,政局已经开始动荡,且出于种种缘由,迫不得已才被排挤出朝廷的。
由此,纵使司马炎没有采取优待藩王的政策,后面必然还是会掀起同样的动荡。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炎压制了藩王,后面或许就是“某某外姓权臣之乱”了。因为人的私欲是没有止境的,而种种社会制度正是帮助人们克制私欲,一旦制度出了问题,人心中的私欲就会无限滋生蔓延。
不幸的是,在古代,制度的重要环节取决于一个人——皇帝。
皇帝无能,凭什么我要听他的?其实不只是藩王,每个人都会生出类似的想法。
所以说,一切的根源,还是应该归咎于司马炎硬要立司马衷为皇太子这件事。有句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客观地评价,虽然司马炎是个一统天下的开国明君,但他这个皇帝当得太不进入状态,当他爱子之情泛滥时,就把他应尽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了。
再有,我们不得不提及晋朝的企业文化,像魏朝一样不健康。
众所周知,晋朝的建立是经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不断蚕食皇权才得来的。看看“八王之乱”中的藩王,在史书中多次提到,司马伦掌权后效仿“宣(司马懿)、文(司马昭)辅魏故事”,司马冏掌权后效仿“宣(司马懿)、景(司马师)、文(司马昭)、武(司马炎)辅魏故事”,司马颖掌权后“制度一依魏武(曹操)故事”,这些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前辈都这么干了,子孙后代自然是学得有模有样。
借着公元307年新皇帝司马炽登基之际,我们总结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这场动乱像一次规模庞大的洗牌,把那些利欲熏心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藩王逐一淘汰出局。必须要说明的是,到这个时候,“八王之乱”并不算真正结束,因为“八王”中最后的胜出者——东海王司马越依然健在,还活得欢蹦乱跳呢!
世家的天下:3重生
第五章 王与马的天下
东海王幕府
司马炎总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却硬生生把智障者司马衷托上了皇位。事与愿违,司马衷因此度过了悲惨的一生,最后不得善终。也因为这个荒唐的决定,司马炎寄予厚望的孙子司马遹惨遭儿媳贾南风毒手。过了这么些年,司马炎最小的儿子司马炽居然继承了皇位,这绝对是司马炎始料未及的。
司马炽登基是在公元307年1月11日,按照农历则是此前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这算捡了个小便宜,因为他只要再多等一个多月就算第二年了。到农历正月大年初二,即公元307年2月20日,司马炽宣布改元永嘉。永嘉年会持续五年之久,在这五年里,我们将见证汉族历史上一场重大变革,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也是汉族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劫难。不过在永嘉元年初,也就是司马炽刚刚登基的时候,大部分人绝想不到日后的悲剧,且无不认为局面还有转机。
人们心存希望,很大原因是司马炽口碑颇佳,在西晋这一连串跌宕起伏的政变和战乱中,他始终保持低调,一心苦读圣贤书。
“往后能重现武帝(司马炎)的盛世了。”
世间生出这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意味着“把政权还给皇帝”的政治舆论尘嚣直上。这对东海王司马越而言,绝对不是件好事。
摆在这君臣二人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处理跟对方的关系。 ↑返回顶部↑
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为人还算不错,来了个绝地大反击,杀了堂弟司马冏,却惹得十六弟司马颖和堂叔司马颙眼红,最后被司马颙手下张方活活烤死。
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半傻子,本来在卢志的辅佐下应该有点作为,却被堂叔司马颙当枪使,死于邺城监牢狱卒之手。
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孙子)——不甘寂寞的关中都督,把堂侄司马颖玩弄于股掌之间,但面对大型战役根本hold不住,战败后被司马模杀了;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也是个不甘寂寞,明明没自己啥事,却非往自己身上揽事的主。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挑起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的一场战争,调动了中原及黄河以北各州都督,跟族兄司马颙开战,最后胜出。关于他的故事还没结束。
这八位藩王恰好在《晋书》中被合在一个章节,而他们几乎都牵涉政变,故有“八王之乱”的说法。不过,假如更严谨地分析,老实巴交的司马亮仅仅是被杨骏排挤,而他自己并没有主动挑起政变,故不应列入“八王之乱”的行列。再说暴虐的司马玮,甘愿充当贾南风的马前卒,确实引发了一场政变,更导致司马亮和卫瓘家破人亡。但是,司马玮和后面那几位藩王之间,毕竟隔着长达十年的相对稳定的元康年,即贾南风、张华、裴、贾模执政的时代,故把司马玮跟后面政变的藩王连在一起也稍显牵强。而真正挑起战争,并引发极大动荡的藩王,准确地说应该是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这六位。此外,还应该算上——
淮南王司马允(司马炎第十子)——率七百死士围攻叔祖司马伦,在阵中遭到刺杀的失意“皇太弟”(实则,他只是想当皇太弟未遂)。
新野王司马歆(司马懿第七子司马骏的儿子)——在勤王战争中充当堂侄司马乂的跟班,攻打堂叔司马伦。
新蔡王司马腾、高密王司马略、南阳王司马模(司马越的三个胞弟)、范阳王司马虓(司马越的堂弟)——参与公元305年至公元306年那场大乱战,帮司马越打败了司马颙。
这样说来,从元康年结束至今的六年间,挑起或参与政变、战乱的藩王总共有十二位。只是“十二王之乱”读起来要比“八王之乱”拗口罢了。
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没完没了地你杀我我杀你,倘若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他们在天有灵,绝对能气得掀开棺材板,跳出来诈尸。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想当年,无论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还是司马炎,无一不是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但为什么仅仅到了司马衷这一代,国家就一下子乱成这副惨象?很多人说,魏朝时,曹丕扼制藩王,皇权旁落,而晋朝时,司马家族吸取了魏朝的教训,极大增强藩王的实力,结果适得其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这说法片面了些。司马炎在世时虽然相当优待藩王,但藩王其实并没控制多少军队。史书中明确记载了晋朝初年藩王的统兵数量——大藩王五千人;中藩王三千人;小藩王五百人。当时,淮南相刘颂甚至还认为藩王军力不足,提议增加藩国军队的数量。而在“八王之乱(十二王之乱)”时,藩王动辄就兴起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当然不是藩王政策的缘故。再者,司马炎时代,也没有一个藩王想回自己藩国发展势力,他们无一不是赖在京城安享繁荣富贵。
还有人说,司马炎临死前派出大批藩王担任外州都督,这是祸乱的根源。但这说法也不严谨。二愣子司马玮倒是荆州都督,但他发动政变是在他只身来到洛阳之后,且根本没动用他的荆州军团。篡国者司马伦也一样,他们都是利用皇城禁军夺权。至于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这五位,他们担任外州都督都是在司马炎死后,政局已经开始动荡,且出于种种缘由,迫不得已才被排挤出朝廷的。
由此,纵使司马炎没有采取优待藩王的政策,后面必然还是会掀起同样的动荡。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炎压制了藩王,后面或许就是“某某外姓权臣之乱”了。因为人的私欲是没有止境的,而种种社会制度正是帮助人们克制私欲,一旦制度出了问题,人心中的私欲就会无限滋生蔓延。
不幸的是,在古代,制度的重要环节取决于一个人——皇帝。
皇帝无能,凭什么我要听他的?其实不只是藩王,每个人都会生出类似的想法。
所以说,一切的根源,还是应该归咎于司马炎硬要立司马衷为皇太子这件事。有句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客观地评价,虽然司马炎是个一统天下的开国明君,但他这个皇帝当得太不进入状态,当他爱子之情泛滥时,就把他应尽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了。
再有,我们不得不提及晋朝的企业文化,像魏朝一样不健康。
众所周知,晋朝的建立是经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不断蚕食皇权才得来的。看看“八王之乱”中的藩王,在史书中多次提到,司马伦掌权后效仿“宣(司马懿)、文(司马昭)辅魏故事”,司马冏掌权后效仿“宣(司马懿)、景(司马师)、文(司马昭)、武(司马炎)辅魏故事”,司马颖掌权后“制度一依魏武(曹操)故事”,这些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前辈都这么干了,子孙后代自然是学得有模有样。
借着公元307年新皇帝司马炽登基之际,我们总结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这场动乱像一次规模庞大的洗牌,把那些利欲熏心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藩王逐一淘汰出局。必须要说明的是,到这个时候,“八王之乱”并不算真正结束,因为“八王”中最后的胜出者——东海王司马越依然健在,还活得欢蹦乱跳呢!
世家的天下:3重生
第五章 王与马的天下
东海王幕府
司马炎总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却硬生生把智障者司马衷托上了皇位。事与愿违,司马衷因此度过了悲惨的一生,最后不得善终。也因为这个荒唐的决定,司马炎寄予厚望的孙子司马遹惨遭儿媳贾南风毒手。过了这么些年,司马炎最小的儿子司马炽居然继承了皇位,这绝对是司马炎始料未及的。
司马炽登基是在公元307年1月11日,按照农历则是此前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这算捡了个小便宜,因为他只要再多等一个多月就算第二年了。到农历正月大年初二,即公元307年2月20日,司马炽宣布改元永嘉。永嘉年会持续五年之久,在这五年里,我们将见证汉族历史上一场重大变革,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也是汉族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劫难。不过在永嘉元年初,也就是司马炽刚刚登基的时候,大部分人绝想不到日后的悲剧,且无不认为局面还有转机。
人们心存希望,很大原因是司马炽口碑颇佳,在西晋这一连串跌宕起伏的政变和战乱中,他始终保持低调,一心苦读圣贤书。
“往后能重现武帝(司马炎)的盛世了。”
世间生出这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意味着“把政权还给皇帝”的政治舆论尘嚣直上。这对东海王司马越而言,绝对不是件好事。
摆在这君臣二人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处理跟对方的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