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2 / 4)
平定南中,通常称为诸葛亮的南征。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南征?除了表面容易看得出来的理由,也就是稳定后方的维稳需要之外,还有没有深层次的玄机呢?回答是有,而且大大的有。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这场南征,实质上是为后来北伐而做出的重大军事准备,应当视为北伐战争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玄机起码有三点。
其一,它是一场实战性质的大练兵。要想北伐,蜀汉军队必须具备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为什么?因为要进攻曹魏,必须翻越分界线秦岭。而秦岭山脉不仅海拔高,最高超过三千米,而且纵深长,最短的穿越路线也有五百里左右。山路崎岖险峻,还要与对方激烈战斗,没有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可是说是毫无胜算。把军队拉到南中的云贵高原山地上,一面行军,一面作战,正是最好的实战能力训练。
其二,它是一场精锐兵员的大征调。蜀汉的军队数量,大约是人口的十分之一,即十万左右。而曹魏的军队和人口,都在蜀汉的四倍以上,而且拥有最强大的骑兵军团。因此,蜀汉要进攻曹魏,一是必须增加军队的总数,二是必须增加精锐的兵力。而当时的南中,正是蕴藏精兵的地区。当地一个叫做“青羌”的民族,历来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与巴郡一带的板楯蛮,并称益州的两大精兵。此番平定南中之后,上万家的青羌,被迁移到成都一带,改编为五个部分,称为“五部青羌”。这支劲旅在山地作战时,行动快速无比,故而有“飞军”的美名。后来曹魏的名将张郃,就是死在这支飞军手里,下面还要说到。
其三,它是一场战略物资的大开发。大规模战争,必须有战略物资的强大支持。而南中恰好又是盛产军用物资的地区。据《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将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调往朝廷,主要有黄金、白银、朱砂、生漆、皮革,还有耕牛和战马。黄金和白银,直接用于军费;朱砂、生漆、皮革,用来制造药品、兵器、铠甲;耕牛用于运输,战马更是蜀汉军队的急需。
总之,诸葛亮平定南中要达到的深层次目的,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上明明白白记载的八个字:“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大批军用物资不断调运出来,国家在备战上达到充足富饶的程度。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统领大军离开成都北上,前往汉中。持续四年的后方备战时期,到此结束;长达七年的前线实战时期,从此正式开始。诸葛亮在汉中前线的七年实战,是由攻防三部曲组成:1.谨慎初战乐章;2.反复调整乐章;3.冒险一搏乐章。至于三部曲的主旋律,分别是昂扬、努力和悲壮。
那么第一乐章具体进程如何?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和看点呢?
谨慎初战乐章,主旋律是昂扬。只有一场战役,即北伐的初战。建兴六年(228)的春天,诸葛亮派遣赵云、邓芝两员将领,在东边的褒斜道虚张声势迷惑对方。而自己则指挥主力军团,突然进攻曹魏西边的祁山,一时间,对方受到极大的震动。但是,担任先锋官的马谡,因为实战经验缺乏,在街亭高山上建立营寨时,没有考虑到水源供给问题,被曹魏大将张郃击败,造成战局逆转。诸葛亮被迫撤退,回到大本营汉中。这就是战役的大体经过。
谨慎对待开局的初战,乃兵家基本的用兵之道。诸葛亮的谨慎,突出表现在初战主攻方向的选择上。那么他为何要把主攻方向选在祁山呢?
要想弄清楚诸葛亮的意图,必须对军事地理有所了解。当时蜀汉与曹魏的边界,主要是在秦岭的中段一线。边界以北,是曹魏的关中地区;边界以南,是蜀汉的汉中地区。东西走向的秦岭中段,绵延好几百里;而穿越南北的山谷道路,从东到西,依次有四条: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和陈仓故道。注意褒斜道的斜,其读音与“爷”字相同。前三条道路都非常狭窄、崎岖、艰险,只有后一条陈仓故道相对平缓,但是偏向西边,绕道较远。当初刘邦从汉中出来与项羽争夺天下,为了保险,走的就是陈仓故道。但是比起刘邦来,诸葛亮更加谨慎,以上四条道路都没有选,而是选了祁山,其中玄机在哪里呢?
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北的祁山乡,现今还有古代营垒等遗存,是当地的名胜古迹。诸葛亮把初战方向选在祁山,玄机之一,是祁山还在陈仓故道的西边,距离曹魏关中的军事重镇长安,直线距离至少有七百里。这样,就可以避开对方的重兵抵抗,具有避实就虚的好处。玄机之二,是这个方向的道路,比前面四条都更为平缓,有利于大量后勤物资的运输。玄机之三,是这条道路的大部分,都在武都郡的范围内。这武都郡虽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但是人心并不拥护曹魏。后面讲马超时将会说到,武都是氐族的聚居地,十三年前因为支持马超,遭到曹操的残酷镇压,氐族首领窦茂的上万人马,全部被血腥屠杀。所以蜀汉军队在这里通行,安全不是问题。但是,更重要的玄机之四,还在于祁山是通往陇西地区的孔道,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就是想首先攻占陇西,然后以居高临下之势,进一步向东攻占关中平原,这样就比较容易得手了。
总之,诸葛亮选点祁山,是他对初战极为谨慎和重视的表现,从战略上说并无失策之处。他初战失利的原因,是在战术上选择先锋官不够谨慎,用了一个只懂书本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马谡。换句话说,他把谨慎初战彻底贯彻到了战略上,却在次要的战术上疏忽了。战术问题有时也会决定成败,他的教训很是深刻。
初战遭到挫败,诸葛亮当然要吸取教训,改弦更张,于是北伐就转入反复调整的第二乐章,主旋律是努力。这一乐章的表演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调整,主要从主攻方向着手。第二阶段前后经历了四个年头,主攻方向也调整了两次。
第一次调整,是在初战结束当年的冬天。诸葛亮统领大军,从上面所说的陈仓故道,经过散关,对陈仓发起进攻。当时的陈仓县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郊,是曹魏关中平原西端的军事要塞,位于祁山以东直线距离四百里左右。可见此番诸葛亮已经将主攻方向,调整到东面的关中平原,只是方位偏西而已。但是很可惜,镇守陈仓的守将,是曹魏的沙场老将郝昭,事先就将陈仓城池修建得极其坚固。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只得发动艰苦的攻坚战。各种冷兵器时代进攻城池的手段,包括架设云梯,开挖地道,填平护城河等等,全部用上去,也未能得手。二十多天后,眼看军粮不多,对方的救援大军又将到达,诸葛亮只得下令撤退。这一次不成功的调整,证明了一点:关中平原是敌军的中心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相当完善,易守而难攻。因此,就有了再次的调整。
第二次调整,是在三年之后的建兴九年(231)。这年二月,诸葛亮把主攻方向,重新调整回到西边的祁山。虽然是在走回头的老路,但是他也作了新的努力,可以叫做旧瓶装了新酒。新的努力,就是专门针对祁山的道路,设计制造出来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木牛。著名的木牛和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物件,笔者有专文进行研讨,此处不细说。木牛,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木材制作的特殊车辆,载重量像牛那么大,特别适合祁山这种相对平缓的山路。但是很可惜,这一次调整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何没有能成功?关键的原因,在于对方的主帅,已经换了人。就在这一年的三月,曹魏关中战区的主帅曹真,死了。受命前来接替的这一位是谁呢?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采取的方针,可以叫做缩头乌龟战略。他拒不出动主力军团冒险决战,而是与对方比谁的军粮供应更充足。双方对峙到六月间,诸葛亮的军粮耗尽,被迫退军。虽然撤退时,王平率领的青羌飞军,射杀了对方的大将张郃,但是从总体态势来看,重新回归祁山的调整,依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眼看已经年过半百,岁月的危机感,迫使诸葛亮将主攻方向又改回到关中平原,而且选择了比陈仓故道的路程更短,与关中的中心城市长安距离也更近的褒斜道,从而进入了冒险一搏的最后乐章。
最后乐章历时三年,只有一次战役,主旋律是悲壮。但是为了这场人生中的最后乐章,诸葛亮整整准备了两年。第一年,是在汉中休整军队,训练军队,同时开展农业生产,储备军粮。同时专门针对褒斜道的大量栈道路段,设计制造出来一种新的快速运输工具,叫做流马。第二年,是修缮褒斜道的道路,沿途建立仓库,然后大规模运输军粮到前方。
建兴十二年(234)仲春二月,诸葛亮统领大军,从褒斜道杀到关中平原。他在褒斜道北口的一处平坦高地上,建立起大本营。这处高地,就是武功水旁边著名的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南边。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也出动大军,背靠渭河建立营寨,在北面与之对峙。司马懿依然采取比拼粮食多少的乌龟战略,拒不出兵决战。诸葛亮也做好长期打算,分出一部分兵力,就近开展大规模屯田,准备来一个自给自足。可惜因为精力和体力的过度透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最终在寿命上没有比过司马懿。当年八月,他就死在五丈原的大本营中,终年五十四岁。由他演奏的冒险一搏最后乐章,到此戛然而止,宣告了他北伐战争攻防三部曲的正式结束。
诸葛亮去世了,对他在北伐当中的用兵才能,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的北伐行为,准确的心理动机又该如何定位呢?
整个北伐过程中,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发动攻击四次,两次出兵祁山,一次出兵陈仓,一次出兵褒斜道;另外派遣将领陈式、魏延,率领非主力进攻各一次。总共出兵六次,只有两次出兵祁山,后世所说的“六出祁山”,是不合实际的虚构。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在政治上未能实现他宏伟的目标,即《出师表》所说的“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这并不能抹杀他在用兵上的杰出才能。他的才能主要有两个闪光亮点。
其一,是他在军队治理上,具有非凡的综合能力。治理军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军队的组建、训练、管理、指挥等多个方面。在他的严格治理之下,蜀汉军队呈现出来的面貌,《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有客观的记载:“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军容整齐,赏罚严格,号令分明。就连他的对手,曹魏的主帅司马懿,视察了蜀汉军队主动撤退而留下的营垒阵地之后,也不禁赞叹说:“天下奇才也!”
其二,是他在军工技术上,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武器制造,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他主持改进的一种强力弓弩,铁制的利箭八寸长,相当于现今的二十厘米左右,但是一次就能同时发射十支箭,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故而取名叫“元戎”。元戎本来是古代一种大型战车,现今用在强弩上,表明这是弓弩中的老大。为了适应不同的道路状况,他又主持制造出两种新型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木牛载重量大,专门用在祁山相对平缓的山路;流马行进速度快,专门用在以悬空栈道为主的褒斜道。
以上两方面,诸葛亮都撰写了多种军事著作。在三国时期,他军事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可以与曹操相媲美。其中一些篇章流传到现今,使我们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他在军事上倾注的心血。而他在以上两方面的努力,根本目的是要从质量上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蜀汉军队的数量,比曹魏少得多。为了抵消数量上的弱势,只有提高质量一条路。从实际效果来看,他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他的主力军团,多次杀入曹魏的地盘,迫使对方拒不出兵决战,基本上与强大的对手打成了平局。根据客观的战果,进行公正的评价,诸葛亮还是应当评为蜀汉的臣僚当中,用兵才能最为出色的第一统帅,主帅型名将的冠军。
那么他未能在军事上实现其宏伟的政治目标,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天、地、人三大基本因素,对他的全面性制约。天是天时,即现今所说的政治形势。要想消灭一个敌对政权,儒家经典《左传》有四个字的经验总结,叫做“取乱侮亡”。对方的政局出现混乱时,就能拿下它;政局走向灭亡时,就能压垮它。可见政治形势如何,是能否消灭对方的重要条件。然而诸葛亮北伐的七年间,是魏明帝在位的前期。魏明帝牢固控制权力,曹魏政局相对稳定,能够充分调动国家资源来应对蜀汉的进攻,可见天时的条件并不具备。
地是地利。诸葛亮在地利上不仅不占优势,反而处于劣势。发动北伐,必须穿越分界线秦岭山脉。三国之间,有三条相对稳定的分界线,即秦岭山脉、三峡一带和长江沿线。据我多次实地考察,穿越难度最大的,就是秦岭山脉,不仅海拔高,而且纵深长,所以诗仙李白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深沉慨叹。当初曹操为何会把汉中比作“鸡肋”,从而主动放弃呢?正是因为实战经验告诉他:秦岭山脉,是用兵打仗的沉重包袱,主动甩掉才是明智之举。在整个北伐中,后勤军粮的运输,始终是诸葛亮的最大难题,就是因为占不到地利啊!
人,是指人力资源。据史书提供的数据,三国的人口总数大约八百万。其中,蜀汉将近一百万,最少;孙吴二百三十万,中等;曹魏将近四百五十万,最多。蜀汉的人口,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还不到。人力资源少,当然军队数量就少。三国的军队,大体都是人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蜀汉所能动员的最大兵力,不过十万人;而曹魏则是四十五万人。
以上三大基本因素摆出来,情况就很清楚了:你的人口和军队数量最少,却要穿越最为艰难的边界,前去攻打政治形势相对稳定,国家实力在你四倍以上的强劲对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难度就太大了。事实上,能够基本打成平局,已经是军事上了不起的战功。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也是胜利者。 ↑返回顶部↑
这场南征,实质上是为后来北伐而做出的重大军事准备,应当视为北伐战争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玄机起码有三点。
其一,它是一场实战性质的大练兵。要想北伐,蜀汉军队必须具备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为什么?因为要进攻曹魏,必须翻越分界线秦岭。而秦岭山脉不仅海拔高,最高超过三千米,而且纵深长,最短的穿越路线也有五百里左右。山路崎岖险峻,还要与对方激烈战斗,没有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可是说是毫无胜算。把军队拉到南中的云贵高原山地上,一面行军,一面作战,正是最好的实战能力训练。
其二,它是一场精锐兵员的大征调。蜀汉的军队数量,大约是人口的十分之一,即十万左右。而曹魏的军队和人口,都在蜀汉的四倍以上,而且拥有最强大的骑兵军团。因此,蜀汉要进攻曹魏,一是必须增加军队的总数,二是必须增加精锐的兵力。而当时的南中,正是蕴藏精兵的地区。当地一个叫做“青羌”的民族,历来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与巴郡一带的板楯蛮,并称益州的两大精兵。此番平定南中之后,上万家的青羌,被迁移到成都一带,改编为五个部分,称为“五部青羌”。这支劲旅在山地作战时,行动快速无比,故而有“飞军”的美名。后来曹魏的名将张郃,就是死在这支飞军手里,下面还要说到。
其三,它是一场战略物资的大开发。大规模战争,必须有战略物资的强大支持。而南中恰好又是盛产军用物资的地区。据《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将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调往朝廷,主要有黄金、白银、朱砂、生漆、皮革,还有耕牛和战马。黄金和白银,直接用于军费;朱砂、生漆、皮革,用来制造药品、兵器、铠甲;耕牛用于运输,战马更是蜀汉军队的急需。
总之,诸葛亮平定南中要达到的深层次目的,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上明明白白记载的八个字:“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大批军用物资不断调运出来,国家在备战上达到充足富饶的程度。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统领大军离开成都北上,前往汉中。持续四年的后方备战时期,到此结束;长达七年的前线实战时期,从此正式开始。诸葛亮在汉中前线的七年实战,是由攻防三部曲组成:1.谨慎初战乐章;2.反复调整乐章;3.冒险一搏乐章。至于三部曲的主旋律,分别是昂扬、努力和悲壮。
那么第一乐章具体进程如何?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和看点呢?
谨慎初战乐章,主旋律是昂扬。只有一场战役,即北伐的初战。建兴六年(228)的春天,诸葛亮派遣赵云、邓芝两员将领,在东边的褒斜道虚张声势迷惑对方。而自己则指挥主力军团,突然进攻曹魏西边的祁山,一时间,对方受到极大的震动。但是,担任先锋官的马谡,因为实战经验缺乏,在街亭高山上建立营寨时,没有考虑到水源供给问题,被曹魏大将张郃击败,造成战局逆转。诸葛亮被迫撤退,回到大本营汉中。这就是战役的大体经过。
谨慎对待开局的初战,乃兵家基本的用兵之道。诸葛亮的谨慎,突出表现在初战主攻方向的选择上。那么他为何要把主攻方向选在祁山呢?
要想弄清楚诸葛亮的意图,必须对军事地理有所了解。当时蜀汉与曹魏的边界,主要是在秦岭的中段一线。边界以北,是曹魏的关中地区;边界以南,是蜀汉的汉中地区。东西走向的秦岭中段,绵延好几百里;而穿越南北的山谷道路,从东到西,依次有四条: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和陈仓故道。注意褒斜道的斜,其读音与“爷”字相同。前三条道路都非常狭窄、崎岖、艰险,只有后一条陈仓故道相对平缓,但是偏向西边,绕道较远。当初刘邦从汉中出来与项羽争夺天下,为了保险,走的就是陈仓故道。但是比起刘邦来,诸葛亮更加谨慎,以上四条道路都没有选,而是选了祁山,其中玄机在哪里呢?
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北的祁山乡,现今还有古代营垒等遗存,是当地的名胜古迹。诸葛亮把初战方向选在祁山,玄机之一,是祁山还在陈仓故道的西边,距离曹魏关中的军事重镇长安,直线距离至少有七百里。这样,就可以避开对方的重兵抵抗,具有避实就虚的好处。玄机之二,是这个方向的道路,比前面四条都更为平缓,有利于大量后勤物资的运输。玄机之三,是这条道路的大部分,都在武都郡的范围内。这武都郡虽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但是人心并不拥护曹魏。后面讲马超时将会说到,武都是氐族的聚居地,十三年前因为支持马超,遭到曹操的残酷镇压,氐族首领窦茂的上万人马,全部被血腥屠杀。所以蜀汉军队在这里通行,安全不是问题。但是,更重要的玄机之四,还在于祁山是通往陇西地区的孔道,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就是想首先攻占陇西,然后以居高临下之势,进一步向东攻占关中平原,这样就比较容易得手了。
总之,诸葛亮选点祁山,是他对初战极为谨慎和重视的表现,从战略上说并无失策之处。他初战失利的原因,是在战术上选择先锋官不够谨慎,用了一个只懂书本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马谡。换句话说,他把谨慎初战彻底贯彻到了战略上,却在次要的战术上疏忽了。战术问题有时也会决定成败,他的教训很是深刻。
初战遭到挫败,诸葛亮当然要吸取教训,改弦更张,于是北伐就转入反复调整的第二乐章,主旋律是努力。这一乐章的表演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调整,主要从主攻方向着手。第二阶段前后经历了四个年头,主攻方向也调整了两次。
第一次调整,是在初战结束当年的冬天。诸葛亮统领大军,从上面所说的陈仓故道,经过散关,对陈仓发起进攻。当时的陈仓县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郊,是曹魏关中平原西端的军事要塞,位于祁山以东直线距离四百里左右。可见此番诸葛亮已经将主攻方向,调整到东面的关中平原,只是方位偏西而已。但是很可惜,镇守陈仓的守将,是曹魏的沙场老将郝昭,事先就将陈仓城池修建得极其坚固。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只得发动艰苦的攻坚战。各种冷兵器时代进攻城池的手段,包括架设云梯,开挖地道,填平护城河等等,全部用上去,也未能得手。二十多天后,眼看军粮不多,对方的救援大军又将到达,诸葛亮只得下令撤退。这一次不成功的调整,证明了一点:关中平原是敌军的中心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相当完善,易守而难攻。因此,就有了再次的调整。
第二次调整,是在三年之后的建兴九年(231)。这年二月,诸葛亮把主攻方向,重新调整回到西边的祁山。虽然是在走回头的老路,但是他也作了新的努力,可以叫做旧瓶装了新酒。新的努力,就是专门针对祁山的道路,设计制造出来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木牛。著名的木牛和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物件,笔者有专文进行研讨,此处不细说。木牛,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木材制作的特殊车辆,载重量像牛那么大,特别适合祁山这种相对平缓的山路。但是很可惜,这一次调整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何没有能成功?关键的原因,在于对方的主帅,已经换了人。就在这一年的三月,曹魏关中战区的主帅曹真,死了。受命前来接替的这一位是谁呢?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采取的方针,可以叫做缩头乌龟战略。他拒不出动主力军团冒险决战,而是与对方比谁的军粮供应更充足。双方对峙到六月间,诸葛亮的军粮耗尽,被迫退军。虽然撤退时,王平率领的青羌飞军,射杀了对方的大将张郃,但是从总体态势来看,重新回归祁山的调整,依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眼看已经年过半百,岁月的危机感,迫使诸葛亮将主攻方向又改回到关中平原,而且选择了比陈仓故道的路程更短,与关中的中心城市长安距离也更近的褒斜道,从而进入了冒险一搏的最后乐章。
最后乐章历时三年,只有一次战役,主旋律是悲壮。但是为了这场人生中的最后乐章,诸葛亮整整准备了两年。第一年,是在汉中休整军队,训练军队,同时开展农业生产,储备军粮。同时专门针对褒斜道的大量栈道路段,设计制造出来一种新的快速运输工具,叫做流马。第二年,是修缮褒斜道的道路,沿途建立仓库,然后大规模运输军粮到前方。
建兴十二年(234)仲春二月,诸葛亮统领大军,从褒斜道杀到关中平原。他在褒斜道北口的一处平坦高地上,建立起大本营。这处高地,就是武功水旁边著名的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南边。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也出动大军,背靠渭河建立营寨,在北面与之对峙。司马懿依然采取比拼粮食多少的乌龟战略,拒不出兵决战。诸葛亮也做好长期打算,分出一部分兵力,就近开展大规模屯田,准备来一个自给自足。可惜因为精力和体力的过度透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最终在寿命上没有比过司马懿。当年八月,他就死在五丈原的大本营中,终年五十四岁。由他演奏的冒险一搏最后乐章,到此戛然而止,宣告了他北伐战争攻防三部曲的正式结束。
诸葛亮去世了,对他在北伐当中的用兵才能,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的北伐行为,准确的心理动机又该如何定位呢?
整个北伐过程中,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发动攻击四次,两次出兵祁山,一次出兵陈仓,一次出兵褒斜道;另外派遣将领陈式、魏延,率领非主力进攻各一次。总共出兵六次,只有两次出兵祁山,后世所说的“六出祁山”,是不合实际的虚构。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在政治上未能实现他宏伟的目标,即《出师表》所说的“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这并不能抹杀他在用兵上的杰出才能。他的才能主要有两个闪光亮点。
其一,是他在军队治理上,具有非凡的综合能力。治理军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军队的组建、训练、管理、指挥等多个方面。在他的严格治理之下,蜀汉军队呈现出来的面貌,《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有客观的记载:“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军容整齐,赏罚严格,号令分明。就连他的对手,曹魏的主帅司马懿,视察了蜀汉军队主动撤退而留下的营垒阵地之后,也不禁赞叹说:“天下奇才也!”
其二,是他在军工技术上,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武器制造,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他主持改进的一种强力弓弩,铁制的利箭八寸长,相当于现今的二十厘米左右,但是一次就能同时发射十支箭,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故而取名叫“元戎”。元戎本来是古代一种大型战车,现今用在强弩上,表明这是弓弩中的老大。为了适应不同的道路状况,他又主持制造出两种新型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木牛载重量大,专门用在祁山相对平缓的山路;流马行进速度快,专门用在以悬空栈道为主的褒斜道。
以上两方面,诸葛亮都撰写了多种军事著作。在三国时期,他军事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可以与曹操相媲美。其中一些篇章流传到现今,使我们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他在军事上倾注的心血。而他在以上两方面的努力,根本目的是要从质量上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蜀汉军队的数量,比曹魏少得多。为了抵消数量上的弱势,只有提高质量一条路。从实际效果来看,他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他的主力军团,多次杀入曹魏的地盘,迫使对方拒不出兵决战,基本上与强大的对手打成了平局。根据客观的战果,进行公正的评价,诸葛亮还是应当评为蜀汉的臣僚当中,用兵才能最为出色的第一统帅,主帅型名将的冠军。
那么他未能在军事上实现其宏伟的政治目标,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天、地、人三大基本因素,对他的全面性制约。天是天时,即现今所说的政治形势。要想消灭一个敌对政权,儒家经典《左传》有四个字的经验总结,叫做“取乱侮亡”。对方的政局出现混乱时,就能拿下它;政局走向灭亡时,就能压垮它。可见政治形势如何,是能否消灭对方的重要条件。然而诸葛亮北伐的七年间,是魏明帝在位的前期。魏明帝牢固控制权力,曹魏政局相对稳定,能够充分调动国家资源来应对蜀汉的进攻,可见天时的条件并不具备。
地是地利。诸葛亮在地利上不仅不占优势,反而处于劣势。发动北伐,必须穿越分界线秦岭山脉。三国之间,有三条相对稳定的分界线,即秦岭山脉、三峡一带和长江沿线。据我多次实地考察,穿越难度最大的,就是秦岭山脉,不仅海拔高,而且纵深长,所以诗仙李白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深沉慨叹。当初曹操为何会把汉中比作“鸡肋”,从而主动放弃呢?正是因为实战经验告诉他:秦岭山脉,是用兵打仗的沉重包袱,主动甩掉才是明智之举。在整个北伐中,后勤军粮的运输,始终是诸葛亮的最大难题,就是因为占不到地利啊!
人,是指人力资源。据史书提供的数据,三国的人口总数大约八百万。其中,蜀汉将近一百万,最少;孙吴二百三十万,中等;曹魏将近四百五十万,最多。蜀汉的人口,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还不到。人力资源少,当然军队数量就少。三国的军队,大体都是人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蜀汉所能动员的最大兵力,不过十万人;而曹魏则是四十五万人。
以上三大基本因素摆出来,情况就很清楚了:你的人口和军队数量最少,却要穿越最为艰难的边界,前去攻打政治形势相对稳定,国家实力在你四倍以上的强劲对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难度就太大了。事实上,能够基本打成平局,已经是军事上了不起的战功。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也是胜利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