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值此大胜之机,秦帝武功必深入民心。之前长安的种种, 亦将因此战而淡化。”
  “如陛下此时动兵, 一则会打破盟约, 予人不诚把柄;二来, 很可能大失北地民心。倘若遇有心人推波助澜, 对陛下大为不利。”
  要统一中原,恢复华夏,势必要起兵北伐。
  换做一年前, 长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秦策急于巩固君权,却被朝中文武和豪强蒙蔽牵制,竟至逼得唐公洛造反,使得朝廷大失民心。
  火上添油的是,唐公洛之事平息不久,夏侯氏突然在长安举兵,险些动摇秦国根基。最终,秦氏兄弟率兵剿灭叛贼,结束叛乱,驻守各地的西河旧部却开始人心浮动。
  这个时候举兵,正当时机。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高车乌孙突然大举南下,威胁中原。桓容左右衡量,同谢安等人商议,为大局考量,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战机。
  现如今,秦璟初登基,就取得对乌孙和高车的大胜,平息边患,安定边州。只要不发生意外,不出昏招,班师回朝之后,必定大得民心。
  尤其是朔方等地的百姓,更将感念天子恩德。
  纵然北地天灾连连,并州、青州流民成风,只要有这份功绩在,短时间内,实无法动摇秦氏的根基。
  谢玄逐条分析,话中透出对秦璟的敬佩。
  无论双方立场如何,马踏草原、荡平贼寇的豪杰总是令人佩服。
  “谢侍郎所言句句在理,朕也知道战机重要。”
  谢玄担忧之事,桓容早有思量。
  秦璟得胜还朝,必将民望大涨。此时出兵北伐,肯定会经历一番苦战。然而,赶在胡贼入侵,威胁中原时出兵,桓容更不愿意。
  他同秦璟有约定,无论谁胜谁负,恢复汉室为先。
  有这个前提在,华夏之地不会落入外族之手,更不会重演五胡乱华的惨剧。
  如果反其道而行,岂非违背初衷?
  想到这里,桓容暗暗叹息,莫名生出一丝苍凉。
  “陛下,”谢安沉默良久,终于出言,“依臣之见,北伐之事宜早不宜迟。如今的长安,不比武烈皇帝在位时,拖得越久,恐会愈加麻烦。”
  在秦璟威望大涨时出兵,固然会遇上不小的阻碍,甚至可能遭遇北地百姓自发反抗。但情况摆在眼前,犹疑不定,拖下去只会更加麻烦。
  在夏侯氏叛乱中,长安朝堂的文武少去大半。
  新帝登基之初,即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
  然而,窘境背后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有旧部老臣牵制,没有豪强联手阻碍,提拔干才轻而易举。
  秦璟率兵扫北,秦玒暂代朝政。
  谢安留意北地传回的消息,对于长安的变化,既在预料之中,却也有几分意外。
  他曾与王彪之商议,秦璟在位,秦氏内部拧成一股绳,长安朝堂英才和能臣聚集,恢复气象不过早晚的事。
  “想要取北,必得尽早起兵。”
  桓容放弃之前的机会,谢安并不感到遗憾。
  在此之前,建康士族高门之所以对天子让步,对官员考试、兴办学院等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取其长,合力加以推动,概因桓容以大局为先,所行是以“天下”和“百姓”为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