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1 / 4)
“那又怎样?法是我写的。”
“……”
玩笑归玩笑,乔郓哥的推销天分在卫国战争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以至于多年以后,乔老太爷坐拥全国连锁乔记杂货铺,闲时喜欢捋着白苍苍的油头发,跟一群儿孙们回忆往事:“想当年,爷爷我……”
首先召集这几个月经营杂货铺攒下的人脉,市井巷陌里安插了一批“托儿”,每天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来,就出门直奔交引铺中的债券代售点,神秘兮兮地带回些东西,藏在袖子里不让人看。有人问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老百姓们虽然战争阴云压顶,虽然天天盘算着要不要南逃,但该过的生活还是要过,甚至由于是在战争期间,而格外相信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
“……见了那个卖帽子的老黄了么?他今天也去了!去的时候包袱里沉甸甸的,还叮当响,装的是钱!……回来的时候那钱就没了,可是他倒还挺高兴,还吹口哨……”
慢慢的,大伙聚集到“代售点”外面看个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门口竟有几十个排队的,都拎着提着一包包银钱,望眼欲穿往里看,不辞辛苦地站着等。
当然,这其中一大部分是郓哥花钱雇来的托儿,专门负责排队,营造一种抢购债券、人满为患的错觉。
自古物以稀为贵,既然那么多人都凑热闹,总不至于是坏东西。
风声慢慢散出去了:这是朝廷发行的“限量版”战争公债,只要认购,每年返还百分之三的利息,到期一并偿还本金,稳赚不亏!
有那懂行的生意人,压低声音跟周围的人分析:“譬如我花一百贯买了公债,朝廷每年给我三贯钱,十年就是三十贯,到了第十年上,连那一百贯也还给我,我便是一百三十贯到手——这不就是钱生钱么!诶,这事千万别跟别人说,我也是走关系才买到的……”
发行的“公债”,只有十分之一投放了市场。越是有稀缺性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一开始是郓哥雇佣的“托儿”在不辞余力地介绍。等过一阵,老百姓就自发开始传说了。
“这世上真有钱生钱的好事!一百贯变成一百三十贯!——这不就相当于给我们老百姓发钱么!”
还有人为官家这种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发钱”行为找到了理由:“前阵子鞑子兵打得凶,不是说割地赔款么,搜刮了民间那么多钱财。现在新皇帝坐了天下,估计是觉得对不起咱们老百姓,因此把钱还回来……当然不能直接还,那不是扇太上皇的脸么!所以只好用这种迂回方法……”
“不不,你们都错了。其实是官家为了抗战保国,专门做的功德!等过一阵,说不定还要大赦天下哩!”
“那、那为什么先让咱们交钱呢?”
“这你就不懂了,据说是泰山里挖出了聚宝盆……放进去的钱,得沉淀个三年五载,吸天地之灵气,才能变出钱来……不是一日之功……怎么能让老百姓随便去呢?官家当然要垄断……”
以郓哥有限的见识,自是编不出这么多歪理邪说,老百姓的民间智慧不容小觑。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遇到诸多阻力,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但这些潘小园也都放手不管。郓哥知道自己这回参了大赌,不成功便成仁,反倒比潘嫂子还要上心得多。一旦发现某个伎俩没有用处,或是适得其反,马上转换战术,想出更迷惑人的阴谋诡计。
有了稀缺性和谣言,最后一步,就是将买卖公债的行动赋予正当性和高尚性,让老百姓花钱花出风格,花出品位。
剩余十分之九的债券,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投放市场,伴随着响彻市井的口号。
“买国债,保国家,打退北鞑子,大家分钱花!”
“公债保安生,支持子弟兵!一贯钱养一个兵,他上战场我立功!”
“欲抗金矢镞,须造神臂弩,只要十五贯,我给国家捐一弩!”
“城头霹雳炮,其实不难造,凑够百万钱,敌兵轰上天!炮台炮座写我名,论功行赏我有份,不识字也有功名!”
童谣传到潘小园耳朵里,连忙派人去敲打郓哥:“喂喂,有点过了啊,这叫虚假宣传,买国债不附赠功名!”
但心中也不仅佩服乔郓哥的创造力。把一张张没分量的纸,具象化成为士兵、弩机、大炮,不失为争取民心的最好办法。起码让老百姓知道,这些钱被用在了什么地方。
郓哥的推销手段层层递进,不出几日,整个东京城上至富豪,下至小贩,掀起了购买救国公债的狂潮。广告词一天一变。
贞姐儿的工作量骤然提升了好几倍,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记录债券的销售状况。
小姑娘累得眼圈发黑。潘小园心疼,连忙调来三五个脑子伶俐的小吏在她手下帮忙。贞姐倒没有怨言,只是不解:“怎的突然卖出去这么多?” ↑返回顶部↑
“……”
玩笑归玩笑,乔郓哥的推销天分在卫国战争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以至于多年以后,乔老太爷坐拥全国连锁乔记杂货铺,闲时喜欢捋着白苍苍的油头发,跟一群儿孙们回忆往事:“想当年,爷爷我……”
首先召集这几个月经营杂货铺攒下的人脉,市井巷陌里安插了一批“托儿”,每天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来,就出门直奔交引铺中的债券代售点,神秘兮兮地带回些东西,藏在袖子里不让人看。有人问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老百姓们虽然战争阴云压顶,虽然天天盘算着要不要南逃,但该过的生活还是要过,甚至由于是在战争期间,而格外相信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
“……见了那个卖帽子的老黄了么?他今天也去了!去的时候包袱里沉甸甸的,还叮当响,装的是钱!……回来的时候那钱就没了,可是他倒还挺高兴,还吹口哨……”
慢慢的,大伙聚集到“代售点”外面看个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门口竟有几十个排队的,都拎着提着一包包银钱,望眼欲穿往里看,不辞辛苦地站着等。
当然,这其中一大部分是郓哥花钱雇来的托儿,专门负责排队,营造一种抢购债券、人满为患的错觉。
自古物以稀为贵,既然那么多人都凑热闹,总不至于是坏东西。
风声慢慢散出去了:这是朝廷发行的“限量版”战争公债,只要认购,每年返还百分之三的利息,到期一并偿还本金,稳赚不亏!
有那懂行的生意人,压低声音跟周围的人分析:“譬如我花一百贯买了公债,朝廷每年给我三贯钱,十年就是三十贯,到了第十年上,连那一百贯也还给我,我便是一百三十贯到手——这不就是钱生钱么!诶,这事千万别跟别人说,我也是走关系才买到的……”
发行的“公债”,只有十分之一投放了市场。越是有稀缺性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一开始是郓哥雇佣的“托儿”在不辞余力地介绍。等过一阵,老百姓就自发开始传说了。
“这世上真有钱生钱的好事!一百贯变成一百三十贯!——这不就相当于给我们老百姓发钱么!”
还有人为官家这种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发钱”行为找到了理由:“前阵子鞑子兵打得凶,不是说割地赔款么,搜刮了民间那么多钱财。现在新皇帝坐了天下,估计是觉得对不起咱们老百姓,因此把钱还回来……当然不能直接还,那不是扇太上皇的脸么!所以只好用这种迂回方法……”
“不不,你们都错了。其实是官家为了抗战保国,专门做的功德!等过一阵,说不定还要大赦天下哩!”
“那、那为什么先让咱们交钱呢?”
“这你就不懂了,据说是泰山里挖出了聚宝盆……放进去的钱,得沉淀个三年五载,吸天地之灵气,才能变出钱来……不是一日之功……怎么能让老百姓随便去呢?官家当然要垄断……”
以郓哥有限的见识,自是编不出这么多歪理邪说,老百姓的民间智慧不容小觑。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遇到诸多阻力,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但这些潘小园也都放手不管。郓哥知道自己这回参了大赌,不成功便成仁,反倒比潘嫂子还要上心得多。一旦发现某个伎俩没有用处,或是适得其反,马上转换战术,想出更迷惑人的阴谋诡计。
有了稀缺性和谣言,最后一步,就是将买卖公债的行动赋予正当性和高尚性,让老百姓花钱花出风格,花出品位。
剩余十分之九的债券,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投放市场,伴随着响彻市井的口号。
“买国债,保国家,打退北鞑子,大家分钱花!”
“公债保安生,支持子弟兵!一贯钱养一个兵,他上战场我立功!”
“欲抗金矢镞,须造神臂弩,只要十五贯,我给国家捐一弩!”
“城头霹雳炮,其实不难造,凑够百万钱,敌兵轰上天!炮台炮座写我名,论功行赏我有份,不识字也有功名!”
童谣传到潘小园耳朵里,连忙派人去敲打郓哥:“喂喂,有点过了啊,这叫虚假宣传,买国债不附赠功名!”
但心中也不仅佩服乔郓哥的创造力。把一张张没分量的纸,具象化成为士兵、弩机、大炮,不失为争取民心的最好办法。起码让老百姓知道,这些钱被用在了什么地方。
郓哥的推销手段层层递进,不出几日,整个东京城上至富豪,下至小贩,掀起了购买救国公债的狂潮。广告词一天一变。
贞姐儿的工作量骤然提升了好几倍,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记录债券的销售状况。
小姑娘累得眼圈发黑。潘小园心疼,连忙调来三五个脑子伶俐的小吏在她手下帮忙。贞姐倒没有怨言,只是不解:“怎的突然卖出去这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