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2 / 4)
要说穆荇对儿子是防着的,对闺女还真是宠爱,穆明泉这般作死折腾,他也没舍得狠下心骂一顿,只对沈湛又多出些不满。沈安侯听他说起这话也是忍不住摇头:“湛小子其实挺聪明一个孩子,都是被他爹妈教坏了,身上一股子的后宅小家子气。”
他这话说的略毒舌,穆荇却觉得正是如此:“看着他那装无辜的样子朕都烦!也不知道武安是不是瞎了眼,还真觉得他委屈了。”十一岁的翊羽亲卫,还是个亲爹没勋没爵没官职的出身,穆荇已经很给武安公主面子了好吗?“站宁心殿怎么他了?多少人想去还去不了呢!”
沈安侯也是摇头,不知道沈湛到底怎么想的,不过两个小家伙也掀不起大浪来,他们略谈了两句便放开了。在穆荇看来,能聊儿女问题,自己和沈大老爷也算得上“通家之好”,说起话来更放松几分,沈安侯也是投其所好,时不时来个小吐槽小抱怨的,倒让这些日子愁眉不展的圣人笑了好几回,连回到宫中都还带着笑影儿。
这番表现终归是招了不少人的眼,是以圣人旨意一出,世家们忍痛割肉的同时不免又记恨了沈大老爷一回——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是沈安侯给圣人出的馊主意。等到监察御史练过了嘴皮子往各地一撒,连陈家李家这样有修养有底蕴的都免不了在心里狂骂脏话,这是让他们的银钱粮食扔水里都听不到一个响儿,一心给圣人刷好名声么?
沈安侯倒是无所谓这个,在他看来,百姓们能够得到救命粮食,安然度过这一年,他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却不知道圣人此刻正在乾元殿里拿着密奏冷笑——还真有不怕死的人,想拿出钱出粮的事儿做文章,他们就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么!
第178章 圣人的威严
郑氏是雍州的一个二流世家,一直依附着琅琊王家存在。这次被萧家给坑了一把, 他们也被罚了许多田产与粮食。郑家的家主一想就觉得心疼, 忍不住和自家当太守的亲兄弟商量:“要么这放粮的事儿就咱们自家操作起来,直接在姚郡本地给办了!”
光这一条就算犯了穆荇的规矩了,可等钦差御史到了当地, 他把粮食都撒完了, 认错态度也是良好, 穆荇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至少不能再罚一遍, 最多往心里的小黑账里记一笔。
可是坏就坏在这群御史之前查账查的欢,这会儿也还没缓过来,顺手给他们暗访了一回。这一下不得了,查出里头的猫腻来。郑家是放粮了没错,可领粮食的有大半都是郑家找来的人,说白了,那些粮打了个圈儿,又回了郑家人自己的口袋。
偏他们还作死, 在姚郡哭穷, 一边暗示圣人惩罚的没道理,一边说自家如何为郡中百姓牺牲贡献。还真有不少学子得了好处被忽悠了, 恨不得给他们写几篇传世佳作来赞扬一番。可他们也不想想,说自家可怜冤枉大义,不就是说圣人不辨忠奸枉顾贤良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几位御史一商量,直接一封奏章给送进了京城。
穆荇能忍吗?肯定是二话不说, 派人把郑家给收拾了啊。郑家族长得了王家的消息才真的慌了,连夜进京抱王司徒大腿:“求大人想想办法,给郑家寻一条生路吧。”
王家对郑家倒是没多少感情,但利益却有挺多牵扯,真少了这个马前卒,以后办起事儿来就不方便了。尤其是他们当大佬的,手底下的人都保不住,还有谁愿意为他们卖命呢?王司徒想了想,也不敢直接进宫向圣人求情,转了个弯儿的带着郑家家主去找陈相爷了。
陈平这会子也头疼呢,涧河陈家的隐田隐户同样一大堆,要拿出来肯定不行,但拿多少,怎么拿却是个问题——别以为他是个傻的,真当割肉了事儿就算完?割肉了就证明你真的有问题好吗!
看着眼泪汪汪的郑家主,陈相也不免生出几分兔死狐悲的意味来。这几年穆荇越逼越紧,世家的日子已经是很不好过了。今年大旱之年,不仅是百姓们歉收,世家也同样不好过啊,偏穆荇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他们心里哪里会舒坦的?
不是说他们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可是和家族利益相比,那些百姓的死活在他们心中是真没多重要。再者说,救灾是朝廷的事儿,圣人不找度支不找左民,凭什么让世家出力还不让卖个好?那还要朝廷有什么用?
可这话儿能当着穆荇的面说吗?只怕正好给了他收拾世家的理由。陈平一边儿要给朝廷劳心劳力,一边儿还得随时提防着穆荇给他冷不丁的来一下,实在是累的都要喘不过气来。可听了郑家家主的哭诉,他还是只能劝:“你们能弥补就尽力弥补吧,老实认个罪,多吐点儿好处出来,总比被圣人拿来杀鸡儆猴的强。”
他是看出来了穆荇的打算,可郑家家主一听还得出血,那心里更不平衡了。他这头拜别了两位大人,又和郑家在京的几位族人开了个会,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圣人出招了再讨价还价。他就没想到穆荇根本没和他们慢慢磨的意思,直接将郑家家主堵在了王家府上,又一封圣旨到了隶州都督府,抽调精兵一千直冲姚郡,趁着郑家群龙无首一团乱麻,将家里账册田契全查抄了个水落石出。
按说雍州的事儿调隶州的府兵是不怎么合乎规矩的,可圣人这么做了,大伙儿也算是明白他的底线了:哪家不老实就收拾哪家,完全没谈价的空间。便是你经营一郡一州又如何?这天下还是穆家的天下!
穆荇这一手算得上雷厉风行,还真震慑了世家一把。连带着四家五姓,除了不愿混迹官场的楚家,其余一个没逃掉的献出了大笔粮食,算是彻底解除了这一年的粮食危机。楚岷也不是个傻的,光他们一家子特立独行,那是药丸的节奏好吗?没隔几天便主动上表,表示愿意为圣人分忧,粮食满满的大粮仓已经准备好,请穆荇拍天使来接手,“以尽自己绵薄之力”。
圣人靠着银镜的生意没少跟着楚家赚钱,得了楚岷的折子立刻龙颜大悦,直呼“朕之肱骨也。”连带着派出去的人也是楚家的半个亲戚——正是在御史台当了几年谏议大夫、如今换了个名头继续呆都察院的秦江。
与前往其他地方、需要和世家斗智斗勇不同,这趟明显是个优差。同僚看着秦江包袱款款的就上路了,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可谁叫他们没这层关系在呢?想了想不免又嫉妒沈安侯一回,也只有他得了楚家青眼,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还让圣人颇为照顾,连姻亲都能跟着享受好处。
尤其是秦江,若不是娶了沈安侯的妹子,不说如今被圣人钦点去青州赚功劳镀金,光是他一场大病,就要被扔出官场去。更别说亲爹犯事儿还不被牵连、能带着爵位稳稳坐在御史台里混日子的。这不都是圣人看在沈大老爷的面子上给的优待么?
秦江也是个混不吝的,他不仅自己去,还把一家老小都带去了。圣人听他贱兮兮的报备:“那是内子的外家呢,她这几年没少和我抱怨,说小时候一块儿听沈家老夫人讲古,对楚家颇为向往。这几年沈侯爷出去采风,据说也去了两趟青州,回来又让她艳羡一回,偏不能带着她一块儿去。臣就想着这次的事儿也不急,干脆就圆了她的念想。再者两个孩子也大了,正好带过去相看相看,说不得楚家哪位姑娘或小爷能看上他们中的一个呢?”
一听这说话的风格就知道是沈安侯带出来的人。穆荇摇摇手随他去了,反正如他所说,这趟差使出不了什么风波,权当公费旅游了。沈安侯顺势便把沈凌也塞过去:“正好一块儿拎走,昨儿又闹的你嫂子头疼,我是服了他了。”
大夫人恨不得把小儿子扔出去不是什么秘密,何况有沈淑窈作为前车之鉴,沈凌自己也跳的厉害。听说这回是往东而不是往西南,他还不满意,直吼着“我要去找姐姐”,还是沈大老爷把他给哄好了:“楚家的多的是姐姐妹妹,仪容姿态无一不好,你去看过就知道。”
这些不过是小事儿,有听说的人也不过当个笑话,连林内侍都抽空给穆荇学了一回,逗得穆荇直笑。沈汀便在一旁站着死鱼眼看他们,一边小声嘀咕:“谁让沈凌那臭小子一副花心肠的样子呢,我们家太太最讨厌花花公子了!”
穆荇听了又笑,直说沈家出情种都是被逼无奈,还笑着问要不要赐几个美人给他们父子仨,吓的沈汀一头冷汗直叫饶命。
圣人每日里算计着得来的钱粮,看着下头钦差们送来的奏报,是真过了一段舒心日子。便是到了七月,各地传来旱灾的折子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直接大手一挥让钦差们主持救灾去。各地官员才领略过监察御史的杀气腾腾,也不敢阳奉阴违,一个个老老实实的配合着发救济粮,一时间虽然民生依旧艰苦,可百姓们心中都热火朝天,对龙椅上的圣人更是恨不得顶礼膜拜。
从七月到九月,所有州县都被安置妥当。因朝廷准备在前,又应对得当,虽然还是不免有人饿死,但并没有哪里出现民变和恐慌。这在灾年里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不少文人墨客都写下诗赋记载此次盛世,传颂圣人的功德。当然也有人说起这些粮食都是世家所出,不过很快就被人给打回去了:“他们是出了,可这本来就是被他们贪墨的,是属于圣人的东西!若非圣人强压着他们交换出来,难道还能落在咱们百姓们头上么?”
有句话叫“有奶便是娘”,虽然不好听,却也是事实。圣人给他们带来了生机,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百姓便将他当做头顶青天,当做父母,甚至有些人已经暗暗立起了长生碑。穆荇看了暗探传上来的小纸条,心里不免又给沈大老爷记了一笔功劳,等到年底的吏部大考全部完成,他认真在呈上来的册子里给挑了两个不错的上州,让沈淞沈汀一块儿当太守去。 ↑返回顶部↑
他这话说的略毒舌,穆荇却觉得正是如此:“看着他那装无辜的样子朕都烦!也不知道武安是不是瞎了眼,还真觉得他委屈了。”十一岁的翊羽亲卫,还是个亲爹没勋没爵没官职的出身,穆荇已经很给武安公主面子了好吗?“站宁心殿怎么他了?多少人想去还去不了呢!”
沈安侯也是摇头,不知道沈湛到底怎么想的,不过两个小家伙也掀不起大浪来,他们略谈了两句便放开了。在穆荇看来,能聊儿女问题,自己和沈大老爷也算得上“通家之好”,说起话来更放松几分,沈安侯也是投其所好,时不时来个小吐槽小抱怨的,倒让这些日子愁眉不展的圣人笑了好几回,连回到宫中都还带着笑影儿。
这番表现终归是招了不少人的眼,是以圣人旨意一出,世家们忍痛割肉的同时不免又记恨了沈大老爷一回——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是沈安侯给圣人出的馊主意。等到监察御史练过了嘴皮子往各地一撒,连陈家李家这样有修养有底蕴的都免不了在心里狂骂脏话,这是让他们的银钱粮食扔水里都听不到一个响儿,一心给圣人刷好名声么?
沈安侯倒是无所谓这个,在他看来,百姓们能够得到救命粮食,安然度过这一年,他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却不知道圣人此刻正在乾元殿里拿着密奏冷笑——还真有不怕死的人,想拿出钱出粮的事儿做文章,他们就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么!
第178章 圣人的威严
郑氏是雍州的一个二流世家,一直依附着琅琊王家存在。这次被萧家给坑了一把, 他们也被罚了许多田产与粮食。郑家的家主一想就觉得心疼, 忍不住和自家当太守的亲兄弟商量:“要么这放粮的事儿就咱们自家操作起来,直接在姚郡本地给办了!”
光这一条就算犯了穆荇的规矩了,可等钦差御史到了当地, 他把粮食都撒完了, 认错态度也是良好, 穆荇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至少不能再罚一遍, 最多往心里的小黑账里记一笔。
可是坏就坏在这群御史之前查账查的欢,这会儿也还没缓过来,顺手给他们暗访了一回。这一下不得了,查出里头的猫腻来。郑家是放粮了没错,可领粮食的有大半都是郑家找来的人,说白了,那些粮打了个圈儿,又回了郑家人自己的口袋。
偏他们还作死, 在姚郡哭穷, 一边暗示圣人惩罚的没道理,一边说自家如何为郡中百姓牺牲贡献。还真有不少学子得了好处被忽悠了, 恨不得给他们写几篇传世佳作来赞扬一番。可他们也不想想,说自家可怜冤枉大义,不就是说圣人不辨忠奸枉顾贤良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几位御史一商量,直接一封奏章给送进了京城。
穆荇能忍吗?肯定是二话不说, 派人把郑家给收拾了啊。郑家族长得了王家的消息才真的慌了,连夜进京抱王司徒大腿:“求大人想想办法,给郑家寻一条生路吧。”
王家对郑家倒是没多少感情,但利益却有挺多牵扯,真少了这个马前卒,以后办起事儿来就不方便了。尤其是他们当大佬的,手底下的人都保不住,还有谁愿意为他们卖命呢?王司徒想了想,也不敢直接进宫向圣人求情,转了个弯儿的带着郑家家主去找陈相爷了。
陈平这会子也头疼呢,涧河陈家的隐田隐户同样一大堆,要拿出来肯定不行,但拿多少,怎么拿却是个问题——别以为他是个傻的,真当割肉了事儿就算完?割肉了就证明你真的有问题好吗!
看着眼泪汪汪的郑家主,陈相也不免生出几分兔死狐悲的意味来。这几年穆荇越逼越紧,世家的日子已经是很不好过了。今年大旱之年,不仅是百姓们歉收,世家也同样不好过啊,偏穆荇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他们心里哪里会舒坦的?
不是说他们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可是和家族利益相比,那些百姓的死活在他们心中是真没多重要。再者说,救灾是朝廷的事儿,圣人不找度支不找左民,凭什么让世家出力还不让卖个好?那还要朝廷有什么用?
可这话儿能当着穆荇的面说吗?只怕正好给了他收拾世家的理由。陈平一边儿要给朝廷劳心劳力,一边儿还得随时提防着穆荇给他冷不丁的来一下,实在是累的都要喘不过气来。可听了郑家家主的哭诉,他还是只能劝:“你们能弥补就尽力弥补吧,老实认个罪,多吐点儿好处出来,总比被圣人拿来杀鸡儆猴的强。”
他是看出来了穆荇的打算,可郑家家主一听还得出血,那心里更不平衡了。他这头拜别了两位大人,又和郑家在京的几位族人开了个会,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圣人出招了再讨价还价。他就没想到穆荇根本没和他们慢慢磨的意思,直接将郑家家主堵在了王家府上,又一封圣旨到了隶州都督府,抽调精兵一千直冲姚郡,趁着郑家群龙无首一团乱麻,将家里账册田契全查抄了个水落石出。
按说雍州的事儿调隶州的府兵是不怎么合乎规矩的,可圣人这么做了,大伙儿也算是明白他的底线了:哪家不老实就收拾哪家,完全没谈价的空间。便是你经营一郡一州又如何?这天下还是穆家的天下!
穆荇这一手算得上雷厉风行,还真震慑了世家一把。连带着四家五姓,除了不愿混迹官场的楚家,其余一个没逃掉的献出了大笔粮食,算是彻底解除了这一年的粮食危机。楚岷也不是个傻的,光他们一家子特立独行,那是药丸的节奏好吗?没隔几天便主动上表,表示愿意为圣人分忧,粮食满满的大粮仓已经准备好,请穆荇拍天使来接手,“以尽自己绵薄之力”。
圣人靠着银镜的生意没少跟着楚家赚钱,得了楚岷的折子立刻龙颜大悦,直呼“朕之肱骨也。”连带着派出去的人也是楚家的半个亲戚——正是在御史台当了几年谏议大夫、如今换了个名头继续呆都察院的秦江。
与前往其他地方、需要和世家斗智斗勇不同,这趟明显是个优差。同僚看着秦江包袱款款的就上路了,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可谁叫他们没这层关系在呢?想了想不免又嫉妒沈安侯一回,也只有他得了楚家青眼,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还让圣人颇为照顾,连姻亲都能跟着享受好处。
尤其是秦江,若不是娶了沈安侯的妹子,不说如今被圣人钦点去青州赚功劳镀金,光是他一场大病,就要被扔出官场去。更别说亲爹犯事儿还不被牵连、能带着爵位稳稳坐在御史台里混日子的。这不都是圣人看在沈大老爷的面子上给的优待么?
秦江也是个混不吝的,他不仅自己去,还把一家老小都带去了。圣人听他贱兮兮的报备:“那是内子的外家呢,她这几年没少和我抱怨,说小时候一块儿听沈家老夫人讲古,对楚家颇为向往。这几年沈侯爷出去采风,据说也去了两趟青州,回来又让她艳羡一回,偏不能带着她一块儿去。臣就想着这次的事儿也不急,干脆就圆了她的念想。再者两个孩子也大了,正好带过去相看相看,说不得楚家哪位姑娘或小爷能看上他们中的一个呢?”
一听这说话的风格就知道是沈安侯带出来的人。穆荇摇摇手随他去了,反正如他所说,这趟差使出不了什么风波,权当公费旅游了。沈安侯顺势便把沈凌也塞过去:“正好一块儿拎走,昨儿又闹的你嫂子头疼,我是服了他了。”
大夫人恨不得把小儿子扔出去不是什么秘密,何况有沈淑窈作为前车之鉴,沈凌自己也跳的厉害。听说这回是往东而不是往西南,他还不满意,直吼着“我要去找姐姐”,还是沈大老爷把他给哄好了:“楚家的多的是姐姐妹妹,仪容姿态无一不好,你去看过就知道。”
这些不过是小事儿,有听说的人也不过当个笑话,连林内侍都抽空给穆荇学了一回,逗得穆荇直笑。沈汀便在一旁站着死鱼眼看他们,一边小声嘀咕:“谁让沈凌那臭小子一副花心肠的样子呢,我们家太太最讨厌花花公子了!”
穆荇听了又笑,直说沈家出情种都是被逼无奈,还笑着问要不要赐几个美人给他们父子仨,吓的沈汀一头冷汗直叫饶命。
圣人每日里算计着得来的钱粮,看着下头钦差们送来的奏报,是真过了一段舒心日子。便是到了七月,各地传来旱灾的折子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直接大手一挥让钦差们主持救灾去。各地官员才领略过监察御史的杀气腾腾,也不敢阳奉阴违,一个个老老实实的配合着发救济粮,一时间虽然民生依旧艰苦,可百姓们心中都热火朝天,对龙椅上的圣人更是恨不得顶礼膜拜。
从七月到九月,所有州县都被安置妥当。因朝廷准备在前,又应对得当,虽然还是不免有人饿死,但并没有哪里出现民变和恐慌。这在灾年里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不少文人墨客都写下诗赋记载此次盛世,传颂圣人的功德。当然也有人说起这些粮食都是世家所出,不过很快就被人给打回去了:“他们是出了,可这本来就是被他们贪墨的,是属于圣人的东西!若非圣人强压着他们交换出来,难道还能落在咱们百姓们头上么?”
有句话叫“有奶便是娘”,虽然不好听,却也是事实。圣人给他们带来了生机,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百姓便将他当做头顶青天,当做父母,甚至有些人已经暗暗立起了长生碑。穆荇看了暗探传上来的小纸条,心里不免又给沈大老爷记了一笔功劳,等到年底的吏部大考全部完成,他认真在呈上来的册子里给挑了两个不错的上州,让沈淞沈汀一块儿当太守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