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3 / 4)
五日后,瑞王一案重开审理,三法司应内阁决议,再度提审裴妍与瑞王之妾秦氏。
裴妍其时虽狼狈憔悴,在堂上与官差对答却还神思清明。可反观秦氏,虽同为女子,入狱时日尚不比裴妍多,此时却已手足重伤、不况人样,早没了花容月貌被纳入王府的神气,对官差讯问皆唯诺称是,与裴妍同堂审讯,也再没了当初的胆子矢口诬陷裴妍。
退堂前,她画押认了因妒误害瑞王一事,经由法司确谳,处了秋后问斩,其供词真乎其真。参与会审的御史台加上刑部,票议压过了主审法司大理寺两票,一同支持了裴妍的释放——这不仅意味着裴妍沉冤得雪、重获自由,也标志着裴党士气的回温、三法司中蔡氏掌控下大理寺的被孤立,以及蔡氏在朝中地位的飘摇。
五日后的早朝上,此决议下放,薛太傅代内阁令大理寺在十日后交付文书、释放裴妍。大理寺卿领旨后,蔡延在内阁首座沉默不言地看向裴钧,目光一如毒蛇般阴寒。
接着,赵太保主持了朝臣对张三入主刑部的票议。票唱到裴钧,裴钧抬头恰见张岭转开了看向他的目光,于是他在一众官员的侧目看顾下显出些犹豫不决来,最后在司礼监的再三询问下,才终于唱了表票。
至此,众朝臣皆以为他表票是因裴妍昭雪而还张岭一个人情,却不知张三获入刑部、成为了开朝以来最年轻的刑部尚书,本就是他与姜越最初的期望。
散朝时,裴钧望向金殿上依旧空空的龙椅,眉头淡淡蹙起,一边想着裴妍那被权势换来的沉冤得雪和李存志案的不了了之,一边与姜越走出司崇门去,在初夏的日头下叹息:“这法、制二物,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姜越转头看向他,听他接着感慨道:“自打裴妍入狱、李存志进京,至如今两案告结,一晃三、四月过去,我们看似是在法中求存,可最终替他们摘脱冤抑的,却从不是法,而是权。李存志的案子胜了,他却没活到看见,南地灾民所求的公正与偿还也迟迟无果,他儿子还得回去笑着磕头受朝廷的封赏;裴妍眼下虽放出来了,可最后一根压垮大理寺的稻草,却不是法司明辨曲直,而是你我向蔡延不断施压后,给了张家一个饵,梅六又盗了商印。”说到这儿他语带嘲讽地笑了,“姜越,有时候站在朝堂上看这天下,我总能觉出份儿凄凉。”
二人走向京兆司方向,入了闹市,姜越引他避开车马贩子,看向他问:“何种凄凉?”
裴钧苦笑:“人自古立法立制,为的是叫百姓有法可依、叫政事有迹可循,那为的该是更好的日子罢?可如今我却愈发觉着,这法、制二物原本无情,无非是朝廷的爪子而已——朝廷想往哪边拨,便往哪边拨,一次一次地,这爪子越磨越利,那百姓不过是这利爪之下的尘土罢了。利爪不止,尘土何以落地?”
姜越深思一时,叹道:“若将百姓比作尘土,那朝中有以尘土为弊者,自也有以尘土为先者。前者只图一己之利,后者却是对天下人心怀悲悯。裴钧,我们如今所想的,便是磨平这利爪,让天下得以尘埃落定。”
裴钧听言莞尔,心中郁结稍纾,回看姜越一眼,听姜越又问:“你方才望向龙座皱眉,可是忧心宫中生变?”
裴钧道:“不错。姜湛心思阴鸷,此时越是没有动向,我怕越是会有大的动向。”
姜越接他此言道:“今晨宫门戍卫说,内朝近日陆续召见了京关四地的武将。”
“武将?”裴钧微微皱眉,“这么说,姜湛已经开始思虑调兵了。如果他是想调兵拱卫京师,必定先令兵部派粮,我们会提前知晓,如此倒还不怕。怕只怕……”
“只怕他不是要调兵回朝,而是要调兵出守。”姜越明白他所虑,凝重道,“曹鸾是姜湛安在你身边的眼睛,姜湛定已知道我二人反意,如今也以你我为患,只是苦于无证发作罢了。由此,为防我二人协力举事,他定要将你我分而治之,最为快捷的,便是将你管控于京中,将我远调塞外。如此,我奉旨即似被朝中流放、无诏不许回京,不遵即是蔑视圣躬的大不敬,两方都是天险。而他一旦有了缘由处置我手中的兵权,则又更是险上加险。”
闹市的人潮喧嚣起来,裴钧为姜越挡过一列行人,听了他的话,思索一时道:“既如此,咱们不如先他一手排兵布将,倒也不怕他作祟。可在此之前……”
“我还要再打蔡延一个巴掌。”
有了尚书的刑部,氛围直似京中的气候,进了五月便一日更比一日热起来。
时隔三月,刑部迎来了张三这位年轻的长官,恢复了主审案件的权力,连日的事务也终于能算入政绩,这使得人人都有干劲。
先前转交大理寺和御史台的案件,被张三一一发函要回了刑部,其中自然包括唐家贪墨案的尾巴。
张三要求御史台将此案中一干未处置的从犯移交刑部审理结案,当中不仅有唐氏余孽,更还有涉案颇深的蔡飏。
原为张三顶头上司的御史大夫,年长张三二十余岁,此时却与张三平起平坐,不免在台中说了些“世家公子轻年资”的愤愤之言来,拖了几日才将文书交付给内阁落批,而文书到了内阁也因蔡延僵持而迟迟未能批复转结。
裴钧在京兆办差听闻此事,正待前去刑部过问张三,却被姜越按下道:“你且坐着,瞧瞧他会如何去处。”不由也将信将疑坐下来,只凑到姜越耳边轻轻道:“那张三若是处不好此事,我便好好处置你就是。”
姜越笑起来将他推开些,一张俊脸都红了起来。正逢杂役入内奉茶,见姜越面赤,还当是同裴钧起了争执,忙悄悄报给了宋毅知道。这引宋毅等几个京兆参司琢磨不定、人人自危,行事都愈发小心谨慎起来,生怕触了二位司长的霉头。
此后仅仅过了两日,张三入宫面圣了。短短一炷香时候他就出来,面皮一如既往的冷静,丝毫看不出喜怒,可当日正午,御史台转交唐家一案的文书却从内阁嘴里吐了出来,连同蔡延当堂发怒的消息一起,被人送到了刑部。
此事在官中暗暗传开,令张三一如当年以头筹考入青云监时一样,被众人称作“前途无量”。可事主张三闻讯,却只是一脸无波地翻开面前案宗,提出了蔡飏那卷来,板正肃穆地道了句:“重审。”
又过了六日,刑部终于迎来了张三上任后的第一宗新案——亦是大案,据查,是京中贩卖私盐的两个贩子与沿海一带私煮贩盐的巨大团伙有关。此事一经张三上报,内阁自然看重当中利益,不由提起十二分劲头关注,张三便借此提议和缉盐司一同前往沿海办差。
缉盐司司长是个勤于孝敬才被闫玉亮调来京中等待致仕的老巡按,司中其余人等也不愿参与这政治风向过于强劲的要案,生怕惹一身骚,于是闫玉亮稍一授意,司长便同意派钱海清随张三前往,令五日内启程。
接下来几日忙坏了梅林玉。他一时要打点沿途中转之地,一时要备办船员一路吃食,偶然还要被裴钧寻去问问粮草、被父亲耳提面命,不免只觉生下来还没这么累过。 ↑返回顶部↑
裴妍其时虽狼狈憔悴,在堂上与官差对答却还神思清明。可反观秦氏,虽同为女子,入狱时日尚不比裴妍多,此时却已手足重伤、不况人样,早没了花容月貌被纳入王府的神气,对官差讯问皆唯诺称是,与裴妍同堂审讯,也再没了当初的胆子矢口诬陷裴妍。
退堂前,她画押认了因妒误害瑞王一事,经由法司确谳,处了秋后问斩,其供词真乎其真。参与会审的御史台加上刑部,票议压过了主审法司大理寺两票,一同支持了裴妍的释放——这不仅意味着裴妍沉冤得雪、重获自由,也标志着裴党士气的回温、三法司中蔡氏掌控下大理寺的被孤立,以及蔡氏在朝中地位的飘摇。
五日后的早朝上,此决议下放,薛太傅代内阁令大理寺在十日后交付文书、释放裴妍。大理寺卿领旨后,蔡延在内阁首座沉默不言地看向裴钧,目光一如毒蛇般阴寒。
接着,赵太保主持了朝臣对张三入主刑部的票议。票唱到裴钧,裴钧抬头恰见张岭转开了看向他的目光,于是他在一众官员的侧目看顾下显出些犹豫不决来,最后在司礼监的再三询问下,才终于唱了表票。
至此,众朝臣皆以为他表票是因裴妍昭雪而还张岭一个人情,却不知张三获入刑部、成为了开朝以来最年轻的刑部尚书,本就是他与姜越最初的期望。
散朝时,裴钧望向金殿上依旧空空的龙椅,眉头淡淡蹙起,一边想着裴妍那被权势换来的沉冤得雪和李存志案的不了了之,一边与姜越走出司崇门去,在初夏的日头下叹息:“这法、制二物,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姜越转头看向他,听他接着感慨道:“自打裴妍入狱、李存志进京,至如今两案告结,一晃三、四月过去,我们看似是在法中求存,可最终替他们摘脱冤抑的,却从不是法,而是权。李存志的案子胜了,他却没活到看见,南地灾民所求的公正与偿还也迟迟无果,他儿子还得回去笑着磕头受朝廷的封赏;裴妍眼下虽放出来了,可最后一根压垮大理寺的稻草,却不是法司明辨曲直,而是你我向蔡延不断施压后,给了张家一个饵,梅六又盗了商印。”说到这儿他语带嘲讽地笑了,“姜越,有时候站在朝堂上看这天下,我总能觉出份儿凄凉。”
二人走向京兆司方向,入了闹市,姜越引他避开车马贩子,看向他问:“何种凄凉?”
裴钧苦笑:“人自古立法立制,为的是叫百姓有法可依、叫政事有迹可循,那为的该是更好的日子罢?可如今我却愈发觉着,这法、制二物原本无情,无非是朝廷的爪子而已——朝廷想往哪边拨,便往哪边拨,一次一次地,这爪子越磨越利,那百姓不过是这利爪之下的尘土罢了。利爪不止,尘土何以落地?”
姜越深思一时,叹道:“若将百姓比作尘土,那朝中有以尘土为弊者,自也有以尘土为先者。前者只图一己之利,后者却是对天下人心怀悲悯。裴钧,我们如今所想的,便是磨平这利爪,让天下得以尘埃落定。”
裴钧听言莞尔,心中郁结稍纾,回看姜越一眼,听姜越又问:“你方才望向龙座皱眉,可是忧心宫中生变?”
裴钧道:“不错。姜湛心思阴鸷,此时越是没有动向,我怕越是会有大的动向。”
姜越接他此言道:“今晨宫门戍卫说,内朝近日陆续召见了京关四地的武将。”
“武将?”裴钧微微皱眉,“这么说,姜湛已经开始思虑调兵了。如果他是想调兵拱卫京师,必定先令兵部派粮,我们会提前知晓,如此倒还不怕。怕只怕……”
“只怕他不是要调兵回朝,而是要调兵出守。”姜越明白他所虑,凝重道,“曹鸾是姜湛安在你身边的眼睛,姜湛定已知道我二人反意,如今也以你我为患,只是苦于无证发作罢了。由此,为防我二人协力举事,他定要将你我分而治之,最为快捷的,便是将你管控于京中,将我远调塞外。如此,我奉旨即似被朝中流放、无诏不许回京,不遵即是蔑视圣躬的大不敬,两方都是天险。而他一旦有了缘由处置我手中的兵权,则又更是险上加险。”
闹市的人潮喧嚣起来,裴钧为姜越挡过一列行人,听了他的话,思索一时道:“既如此,咱们不如先他一手排兵布将,倒也不怕他作祟。可在此之前……”
“我还要再打蔡延一个巴掌。”
有了尚书的刑部,氛围直似京中的气候,进了五月便一日更比一日热起来。
时隔三月,刑部迎来了张三这位年轻的长官,恢复了主审案件的权力,连日的事务也终于能算入政绩,这使得人人都有干劲。
先前转交大理寺和御史台的案件,被张三一一发函要回了刑部,其中自然包括唐家贪墨案的尾巴。
张三要求御史台将此案中一干未处置的从犯移交刑部审理结案,当中不仅有唐氏余孽,更还有涉案颇深的蔡飏。
原为张三顶头上司的御史大夫,年长张三二十余岁,此时却与张三平起平坐,不免在台中说了些“世家公子轻年资”的愤愤之言来,拖了几日才将文书交付给内阁落批,而文书到了内阁也因蔡延僵持而迟迟未能批复转结。
裴钧在京兆办差听闻此事,正待前去刑部过问张三,却被姜越按下道:“你且坐着,瞧瞧他会如何去处。”不由也将信将疑坐下来,只凑到姜越耳边轻轻道:“那张三若是处不好此事,我便好好处置你就是。”
姜越笑起来将他推开些,一张俊脸都红了起来。正逢杂役入内奉茶,见姜越面赤,还当是同裴钧起了争执,忙悄悄报给了宋毅知道。这引宋毅等几个京兆参司琢磨不定、人人自危,行事都愈发小心谨慎起来,生怕触了二位司长的霉头。
此后仅仅过了两日,张三入宫面圣了。短短一炷香时候他就出来,面皮一如既往的冷静,丝毫看不出喜怒,可当日正午,御史台转交唐家一案的文书却从内阁嘴里吐了出来,连同蔡延当堂发怒的消息一起,被人送到了刑部。
此事在官中暗暗传开,令张三一如当年以头筹考入青云监时一样,被众人称作“前途无量”。可事主张三闻讯,却只是一脸无波地翻开面前案宗,提出了蔡飏那卷来,板正肃穆地道了句:“重审。”
又过了六日,刑部终于迎来了张三上任后的第一宗新案——亦是大案,据查,是京中贩卖私盐的两个贩子与沿海一带私煮贩盐的巨大团伙有关。此事一经张三上报,内阁自然看重当中利益,不由提起十二分劲头关注,张三便借此提议和缉盐司一同前往沿海办差。
缉盐司司长是个勤于孝敬才被闫玉亮调来京中等待致仕的老巡按,司中其余人等也不愿参与这政治风向过于强劲的要案,生怕惹一身骚,于是闫玉亮稍一授意,司长便同意派钱海清随张三前往,令五日内启程。
接下来几日忙坏了梅林玉。他一时要打点沿途中转之地,一时要备办船员一路吃食,偶然还要被裴钧寻去问问粮草、被父亲耳提面命,不免只觉生下来还没这么累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