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几乎都能看见斯基亚帕雷利的坑环了。它的距离还相当遥远,所以,这多半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它还在62公里之外,即便能看见,也是非常模糊的轮廓。
  明天,到了入口撞击坑之后,我就转而向南开,通过“入口坡道”进入斯基亚帕雷利盆地。我来了点餐巾纸计算,结论是坡道很安全。从环顶到盆地的海拔变化是1.5公里,而坡道的长度是45公里,这就说明,坡道斜角为两度,没事。
  明天晚上,我就要沉入全新的低地!
  让我再排练一次……
  明天晚上,我就要在岩石底啦!
  不对,这听起来也不太好……
  明天晚上,我就要在乔瓦尼·斯基亚帕雷利最喜欢的洞里啦!
  好吧,我承认这是在满嘴跑火车。
  ***
  几百万年以来,撞击坑环一直受到无止境的风蚀。正如大河侵蚀高山一般,风侵蚀着撞击坑的石顶。亘古以后,它在边缘上打开了缺口。
  一直受到风力高压的区域,终于有了一个路径来分流。时光流逝,缺口越来越大。随着缺口变大,盆地上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沙尘。
  最终,达到了一个平衡点。沙尘越积越高,直到开始向坑外流出。它不再堆高,而是向外堆远。斜坡不断扩大,直到达成新的平衡,由无数微粒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斜角,入口坡道诞生了。
  气候变化,形成沙丘与沙漠地形。近处新的撞击则带来岩石和巨砾。斜坡开始变得崎岖。
  重力发挥了作用。随着时间流逝,斜坡压紧。但不同区域的密度不同,变紧实的程度也不等。有些区域变得坚硬如岩石,另一些地方却仍跟粉末一样柔软。
  虽然形成了一条通向撞击坑内部的平缓坡道,但这条路本身却崎岖不平。
  抵达入口撞击坑后,孤独的火星居民将漫游车转向斯基亚帕雷利盆地。他没料到平坡竟如此崎岖,他小心地绕过那些小沙丘,更为谨慎地开上大沙丘的顶端。一路上的每次转弯、每个起伏、每处石砾,都得万分小心。路线总是经过再三考虑,他掂量过各种走法。
  但还是不够。
  漫游车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斜坡上下坡时,驶过一处不起眼的隆起。致密、坚硬的沙土突然变成了柔软的粉末。由于整个表面都被五厘米厚的沙尘所覆盖,肉眼根本看不出这么突然的变化。
  漫游车的左前轮陷了进去。这突如其来的倾斜使得右后轮完全离地,大大增加了左后轮的承重,令其抓地不牢,也滑进了尘粉中。
  在旅行者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漫游车已经翻向一边了。与此同时,在车顶堆得好好的太阳能电池板全都滑了下来,像一叠扑克牌散开在地。
  拖车与漫游车通过挂钩相连,加在挂钩上的扭力太大,就算它的材料再结实,也还是像根小树枝一样折断了。连接两辆车的软管也扭断了。拖车一头栽进软土中,倒翻在它的气球屋顶上,被这急停震得直抖。
  漫游车也没那么走运。它继续向山坡下滚去,旅行者在里面犹如烘干机里的衣服。大约二十米后,软尘土开始变为结实的沙地,这才让漫游车颤动着停了下来。
  最终,它侧面朝下。连接阀门的软管遗失,压力骤降,阀门自动关闭。压力密封没有泄漏的迹象。
  旅行者还活着,暂时如此。
  美国西北部的州,土豆产量全美第一。
  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围观马克·沃特尼怎么死.com。
  直径1622公里,机遇号在其西部着陆。中心位置坐标:7.12°s,4°e。
  第二十四章
  各部门头头儿都盯着投影仪上的卫星照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