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 / 4)
长庆帝喜道:“苏卿家果然是忠臣、贤臣!”
听到这句赞语,原本不同意的一些官员也只好高呼同意,不同意恐怕就不是忠臣、贤臣了。于是,他们极赞林如海之策,万分赞同,反将贾雨村撇到了旁边。看到贾雨村面色铁青,眼里似喷怒焰,本来不情愿的官员心里顿时舒坦了。
官绅纳税的条例早就拟好了,当朝颁布。
众臣闻之,方知长庆帝早有此意,就算再有不满,也不能表白出来,只得将一腔恨意移到了贾雨村身上。尤其是天底下官绅无数,八成都不愿意纳税,就算朝中官员同意了,他们也很不高兴,遂想方设法地针对贾雨村,扰得贾雨村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除了百姓外,官绅纳税的条例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天下官绅拥护,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只有三成官绅如数纳税,余下七成诉苦欠收,不肯交税。
长庆帝发了狠,派遣心腹官员亲自查账,狠狠发落了二三十个谎报的官绅,方令其他人等人人自危,老老实实地交了税。当然,发落的这些官绅,也都是曾经为非作歹的,未曾作恶却又谎报的官绅,罚交两倍税银。
如此一来,这些人愈加深恨始作俑者贾雨村,哪怕他们都明白是长庆帝的意思,可是他们不敢对长庆帝不满,所以将贾雨村的罪状齐齐送上。
由门子一案起始,牵连甚众。
因为罪证确凿,不可宽恕,于是长庆帝即批革职,判处流放之刑,其家抄没,家眷入官。其实以贾雨村的罪状斩首亦不为过,可是那些官员都对贾雨村恨之入骨,哪会让他轻易死去?倒不如流放到苦寒之地,受尽苦楚,所以有些罪状并未送上。
贾雨村流放的时候,是第二年的冬日,飞絮如棉,寒风彻骨,他穿着囚衣,扛着枷锁,分外单薄,而押送他的官差不是别个,正是当年的门子。
门子抱着手炉,坐在小轿中,冷眼看着帘外的贾雨村一步深一步浅地走在雪地上。
林如海叹息,当年的故事源自贾雨村,亦终结于贾雨村。
自己的一番重生,有的人命运改变了,有的人依然和上辈子无异。
贾雨村事件结束后不久,贾母突然生了一场重病,缠绵病榻数月,于次年二月仙逝,为了宝玉,她比上辈子多活了将近两年。
丧事毕,贾赦与丁忧回京的贾琏扶灵回乡,将宝玉湘云并惜春等都带回金陵定居。王夫人已死,宝玉和宝钗也得回乡守孝,不过因为贾母方滞留京都,二则惜春的亲事已经商议定了,且连家在江南,等出了孝期好出嫁,有窦夫人和陈娇娇做主,自然不会叫她寒酸出阁。至于湘云,抵达金陵后,贾赦便将史湘云连同其嫁妆送回了史家。就是贾母健在,史湘云也该由史家照料,没有让他们这门表亲照料的道理,何况贾母已经不在了。
林家好容易才从贾母仙逝的伤感中回过神,俞老太太忽然无疾而终,又是一番忙乱。
俞老太太仙逝,俞恒和两个叔叔皆报了丁忧,后者很有些不舍。其中俞恒虽是长房独孙,但实际上他并不是长孙,上面还有一位长兄,那才是需要守孝三年的承重孙,不过他是长房独孙,承继宗祠以及长房香火,仍旧上旨守孝三年,并带着黛玉扶灵回南。
如今朝堂安稳,边境暂无战火,长庆帝便允了俞恒的旨意,又道:“三年后回来,朕有要紧的差事交给你,在这三年里,可不能懈怠了骑射文艺。”
俞恒满口应承,拜别出京。
送走他们后,林如海不免十分寂寥,闷闷不乐了好些天,这日正瞅着黛玉的小像以解思女之苦,忽然见到贾敏兴冲冲地走来,喜气洋洋地道:“老爷,睿儿来信说,睿儿媳妇有喜了,咱们就要有孙子了!我盼了好几年,终于盼到孙子了。”
林如海莞尔,侧头道:“也许是个孙女儿呢!”
林睿于他是意外之喜,他恍然发觉,意外之喜的长子居然也要做父亲了。
贾敏嗔道:“大年下快别说这些话!就算是孙女,先开花后结果,总有我抱上孙子的一日!现今睿儿我不愁了,玉儿我也不愁,只剩智儿了,老爷有什么打算?上回见到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她们还是惦记着智儿呢。”
林如海微笑道:“姨丈家的小孙女莹莹甚好,夫人觉得如何?”
他的姨丈汪祯早已过世多年,表兄中年方中进士,在翰林院当差,二三十年下来,已升到了从四品,但因他才干平平,少有建树,在京城中颇不起眼,其他兄弟也没有十分精明能干的人物,他们家已落为三等人家了。
林如海说的汪莹莹是这位表兄年将半百才得的小女儿,今年十五岁,因她母亲生她时难产而亡,其父又未续弦,自小抚养在老祖母跟前,生得伶俐标致,爽朗活泼,那年黛玉出阁时她随着祖母前来道喜,亲戚间厮见时,林智一眼就看中了,私下说与黛玉知道,黛玉又同林如海说明,父女二人仔细打听过,皆极满意。
贾敏想了想,喜道:“倒是一门好亲,咱们家到了这样的地位,很不必再和高门大户结亲,所以纵使南安郡王府的郡主好得不得了,我都没有答应。”她对这些门道十分清楚,既然林如海提出对汪莹莹满意,想必汪莹莹极好,她自然不反对。
林如海拉着她的手,笑道:“等忙完智儿的亲事,咱们就清闲了。”
贾敏颔首赞同,然后反手握着林如海,抬头看他,嫣然一笑,眼波流转,恍如当年新婚时,映着纱窗,人如玉,景如画。
☆、第105章:番外一 ↑返回顶部↑
听到这句赞语,原本不同意的一些官员也只好高呼同意,不同意恐怕就不是忠臣、贤臣了。于是,他们极赞林如海之策,万分赞同,反将贾雨村撇到了旁边。看到贾雨村面色铁青,眼里似喷怒焰,本来不情愿的官员心里顿时舒坦了。
官绅纳税的条例早就拟好了,当朝颁布。
众臣闻之,方知长庆帝早有此意,就算再有不满,也不能表白出来,只得将一腔恨意移到了贾雨村身上。尤其是天底下官绅无数,八成都不愿意纳税,就算朝中官员同意了,他们也很不高兴,遂想方设法地针对贾雨村,扰得贾雨村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除了百姓外,官绅纳税的条例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天下官绅拥护,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只有三成官绅如数纳税,余下七成诉苦欠收,不肯交税。
长庆帝发了狠,派遣心腹官员亲自查账,狠狠发落了二三十个谎报的官绅,方令其他人等人人自危,老老实实地交了税。当然,发落的这些官绅,也都是曾经为非作歹的,未曾作恶却又谎报的官绅,罚交两倍税银。
如此一来,这些人愈加深恨始作俑者贾雨村,哪怕他们都明白是长庆帝的意思,可是他们不敢对长庆帝不满,所以将贾雨村的罪状齐齐送上。
由门子一案起始,牵连甚众。
因为罪证确凿,不可宽恕,于是长庆帝即批革职,判处流放之刑,其家抄没,家眷入官。其实以贾雨村的罪状斩首亦不为过,可是那些官员都对贾雨村恨之入骨,哪会让他轻易死去?倒不如流放到苦寒之地,受尽苦楚,所以有些罪状并未送上。
贾雨村流放的时候,是第二年的冬日,飞絮如棉,寒风彻骨,他穿着囚衣,扛着枷锁,分外单薄,而押送他的官差不是别个,正是当年的门子。
门子抱着手炉,坐在小轿中,冷眼看着帘外的贾雨村一步深一步浅地走在雪地上。
林如海叹息,当年的故事源自贾雨村,亦终结于贾雨村。
自己的一番重生,有的人命运改变了,有的人依然和上辈子无异。
贾雨村事件结束后不久,贾母突然生了一场重病,缠绵病榻数月,于次年二月仙逝,为了宝玉,她比上辈子多活了将近两年。
丧事毕,贾赦与丁忧回京的贾琏扶灵回乡,将宝玉湘云并惜春等都带回金陵定居。王夫人已死,宝玉和宝钗也得回乡守孝,不过因为贾母方滞留京都,二则惜春的亲事已经商议定了,且连家在江南,等出了孝期好出嫁,有窦夫人和陈娇娇做主,自然不会叫她寒酸出阁。至于湘云,抵达金陵后,贾赦便将史湘云连同其嫁妆送回了史家。就是贾母健在,史湘云也该由史家照料,没有让他们这门表亲照料的道理,何况贾母已经不在了。
林家好容易才从贾母仙逝的伤感中回过神,俞老太太忽然无疾而终,又是一番忙乱。
俞老太太仙逝,俞恒和两个叔叔皆报了丁忧,后者很有些不舍。其中俞恒虽是长房独孙,但实际上他并不是长孙,上面还有一位长兄,那才是需要守孝三年的承重孙,不过他是长房独孙,承继宗祠以及长房香火,仍旧上旨守孝三年,并带着黛玉扶灵回南。
如今朝堂安稳,边境暂无战火,长庆帝便允了俞恒的旨意,又道:“三年后回来,朕有要紧的差事交给你,在这三年里,可不能懈怠了骑射文艺。”
俞恒满口应承,拜别出京。
送走他们后,林如海不免十分寂寥,闷闷不乐了好些天,这日正瞅着黛玉的小像以解思女之苦,忽然见到贾敏兴冲冲地走来,喜气洋洋地道:“老爷,睿儿来信说,睿儿媳妇有喜了,咱们就要有孙子了!我盼了好几年,终于盼到孙子了。”
林如海莞尔,侧头道:“也许是个孙女儿呢!”
林睿于他是意外之喜,他恍然发觉,意外之喜的长子居然也要做父亲了。
贾敏嗔道:“大年下快别说这些话!就算是孙女,先开花后结果,总有我抱上孙子的一日!现今睿儿我不愁了,玉儿我也不愁,只剩智儿了,老爷有什么打算?上回见到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她们还是惦记着智儿呢。”
林如海微笑道:“姨丈家的小孙女莹莹甚好,夫人觉得如何?”
他的姨丈汪祯早已过世多年,表兄中年方中进士,在翰林院当差,二三十年下来,已升到了从四品,但因他才干平平,少有建树,在京城中颇不起眼,其他兄弟也没有十分精明能干的人物,他们家已落为三等人家了。
林如海说的汪莹莹是这位表兄年将半百才得的小女儿,今年十五岁,因她母亲生她时难产而亡,其父又未续弦,自小抚养在老祖母跟前,生得伶俐标致,爽朗活泼,那年黛玉出阁时她随着祖母前来道喜,亲戚间厮见时,林智一眼就看中了,私下说与黛玉知道,黛玉又同林如海说明,父女二人仔细打听过,皆极满意。
贾敏想了想,喜道:“倒是一门好亲,咱们家到了这样的地位,很不必再和高门大户结亲,所以纵使南安郡王府的郡主好得不得了,我都没有答应。”她对这些门道十分清楚,既然林如海提出对汪莹莹满意,想必汪莹莹极好,她自然不反对。
林如海拉着她的手,笑道:“等忙完智儿的亲事,咱们就清闲了。”
贾敏颔首赞同,然后反手握着林如海,抬头看他,嫣然一笑,眼波流转,恍如当年新婚时,映着纱窗,人如玉,景如画。
☆、第105章:番外一 ↑返回顶部↑